民间中医方子拾遗(一)

(1) 健身固表散组成:黄芪40克,白术20克,防风20克,百合40克,桔梗30克;功能:补益脾肺,强卫固表。主治:气虚治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因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用法:以上诸药共为细末,每次服9克,每日2~3次,开水冲服,7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或改为汤剂(照上方剂量各药减半),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一般服3~5剂即可。加减运用:若素有慢性鼻炎而见鼻塞不通者可加辛夷15克。

(2) 肩痹汤组成:黄芪18克,威灵仙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海桐皮18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片姜黄18克,甘草6克,豨莶草20克,生姜5片、大枣4枚;功能:疏风祛湿,散寒活络,通利关节。主治:肩臂凝痛,不能平抬高举,亦不能向背后伸展,甚则牵引项背强痛,头颈转动受限,口和,苔淡白,脉紧。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为一疗程,连服3~5个疗程。

按:综合诸药,既能疏风散寒祛湿,又能消炎逐瘀解凝,壮筋骨而旺代谢,从原因着手治疗,于是风湿去而气血调和,关节利而筋骨健壮,痹痛之症,自烟消云散矣。加减:项背强痛,加秦艽、葛根;寒湿偏盛,肢指冰冷或肿痛,加附片、桂枝、薏米、防已等。

(3) 祛障明目汤组成:熟地15克,党参15克,黄精12克,云苓15克,菊花12克,炒山药15克,制首乌12克,川芎12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女贞子12克,制桃仁12克,车前子10克,神曲10克,夏枯草10克,陈皮6克;功能:滋补肝肾、健脾和胃、活血化瘀、平肝明目。主治: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饭后两次分服。加减运用:肾阳虚者加菟丝子、肉苁蓉;脾气虚加黄芪、白术;阴虚重者加玄参、麦冬、石斛;肝胆热甚者加龙胆、栀子;若便秘可加草决明、火麻仁等。

(4) 温阳解凝方组成:熟附块10克,麻黄5克,熟地12克,白芥子10克,炒黄苓10克,苍白术各10克,汉防已12克,泽泻10克,独活10克,牛膝10克,炙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功效:温阳利水、祛风止痛。主治:鹤膝风。加减运用:膝肿明显,加蒲公英15克,倍防已,疼痛明显,加仙灵脾10克,倍附块;日久成瘀,加白花蛇舌草30克;体虚者加黄芪15克。病由肝肾不足,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节所致,一般病程日久,治疗颇为棘手,本方攻补兼施,往往一、二诊即获显效。阴虚、有邪热之症者则不宜于用本方。在症状好转,肿痛减轻,活动灵便后,可改用四物四藤汤加减,以收全功。

(5) 花椒回乳民间常以花椒回乳,笔者曾试用多例确有大奇效。用法:花椒10克,加水一茶杯,浸泡一刻钟,煎煮浓缩成半茶杯,加红糖一汤匙,于断奶当天趁势顿服,每天一次,约一至三次即可回奶。

(6) 温经止痛散组成:川乌80克,草乌80克,麻黄60克,细辛40克,羌活70克,白芷70克,肉桂40克,干姜60克;功能:温经散寒,通络除痹。主治:经久缠绵难愈之寒湿痹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骨质增生,全身关节拘挛疼痛、腰背胸胁痛、痛经、疝痛、扭伤、阴疽、瘫痪、痿证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症,均有良效。用法:上药8味共500克,置于锅内,微火烘脆共为细末,贮瓶备用。取药末500克,加60度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做成药饼。趁热敷贴于患部,外以油纸或薄膜盖定,绷带包扎,至局部及全身发热或微汗出为度。每日1~2次,每次2~4小时,3日后更换新药。取药末250~500克,加60度白酒适量润湿,置于锅内炒热,纱布包裹,做成药枕或药袋。置于患部,外以电熨斗或电吹风热熨患部,使药力直透肌腠筋骨,以局部觉热为度。每日3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更换新药。

取上述生药粗末250~500克,置于瓶内,浸泡于60度上等白酒2000毫克中,密封避光,每日振摇一次,7日后备用。用时将药酒快速涂于患部,迅即用手掌拍熄,并揉擦患部,以局部潮红为度。

(7) 病毒性心肌炎单药可愈每日取黄芪30~~50克水煎服,连服三至五个月痊愈。为特效专方,已救人无数,万勿轻视。

(8) 益气通瘀汤组成:太子参15克,枣仁15克,苏木15克,降香15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川芎5克,甘草5克,石菖蒲15克。功用:益气宁心,活血祛瘀。主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20剂。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15克,莲子心2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20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12克,郁金12克,枳壳10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20克,白芍15克,僵蚕、夏枯草12克。

(9) 逐瘀调经汤组成:当归10克,赤芍10克,五灵脂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益母草15~30克,肉桂3克[后下];功能:逐瘀通脉,化脱子宫内膜。主治:较重的血瘀性痛经,血瘀性出血痛证,如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性月经过多。使用本方必须掌握时间,行经的初期[1~2]天或行经的中期[2~3]天为适合。加减运用:腰酸明显者,加用川断10克,杜仲10克,狗脊10克;加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促子宫内膜之化解和脱落。神疲乏力,小腹中作坠,大便偏溏者,加用白术10克,黄芪10克,煨木香5克,党参15克,以健脾益气、温运中阳,既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腹疼剧烈,胀疼拒按者,加入延胡索10克,炙乳没各6克,景天三七10克,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经量过多、头昏心慌者,加入炒蒲黄6克(包煎),血竭粉6克分吞,花蕊石15克,以增强化瘀止血的作用。胸闷烦躁、舌苔黄腻,加入制苍术10克,炒柴胡5克,炒丹皮10克,钩藤15克,以清除肝经湿热。若烦热口渴,大便干燥者,可加枳壳10克,大黄6克(后下)。

(10) 化瘀止漏汤组成:当归20克,山楂20克,川芎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功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消积止漏。主治:产后恶露不止、腹痛阵作,或在流产、早产之后漏下淋沥,腹痛日久不止。加减运用:热者加黄芩、黄柏,寒者加桂枝、泡姜,脾虚气弱者加黄芩、白术,肺肾两虚者减去五灵脂与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相合。虚寒相兼者,减去五灵脂、蒲黄,加入党参、桃仁、炮姜、炙甘草。腰腹痛重者加延胡索索、续断。如属胎盘残留或死胎不下者,用原方与桂枝茯苓汤(桂枝、茯苓、丹皮、桃仁、白芍)相合。日久不愈,并发感染者,更加银花、连翅、土茯苓、炒贯众等。日久滑脱者,将蒲黄炒用,或生、炒各半,更加乌贼骨,或龙骨、牡蛎。凡有身热、头痛者,酌加葛根、紫苏叶、荆芥穗等。如上加减法,亦可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及继发性痛经,兼有瘀滞症者,服用后有缩短经行期,减少血流量之功效。

(11) 清热化瘀汤组成:柴胡12克,黄芩15克,当归9克,赤芍12克,蒲公英15克,虎杖12克,北沙参15克,薏苡仁18克,苏梗12克,白薇15克功能:和解表里,清热化瘀。主治:手术后发热不退。加减运用:病在上中焦者加大青叶、蚤休、生石膏。病在中下焦者加滑石、黄柏。发热惊厥者加羚羊角粉。

(12) 通经除痹汤组成:丹参15克,当归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姜黄10克,鸡血藤15克,威灵仙10克,地龙10克,制川乌10克,南星10克,连翘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功效:活血通络、搜风祛寒、除湿化痰。主治:颈椎综合征、臂丛神经痛、肩周炎、肌纤维织炎等。加减运用:病在肩颈、上肢者,加葛根、羌活、桂枝、桑枝:病在腰背者,加杜仲、川断、狗脊;病在下肢,加牛膝、独活、木瓜。

(13) 通脉化瘀汤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紫草10克,丹皮10克,石斛10克,秦艽3克,公英30克,泽兰15克,忍冬藤30克,生姜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利湿。主治:血栓性静脉炎。加减运用:患肢肿胀明显者加苡仁、连翘;红肿明显者加天花粉、银花;病在下肢者加牛膝、防已;病在上肢者,加桑枝、姜黄。

(14) 除痹逐瘀汤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片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桑枝30克,胆南星9克,白芥子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有一剂,服六剂休药一天,十二天为一疗程。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除湿涤痰主治:颈椎病加减运用:气虚体弱手麻明显加黄芩30克;项背强急加葛根24克;热郁经络加双花藤30克;湿热内蕴,心烦口苦加黄芩9克或栀子9克,胆草5克。

(15) 化瘀解瘫散组成:黄芩50克,葛根20克,川芎20克,益母草20克,毛冬青4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地龙10克,陈皮15克,天麻15克,秦艽10克,连翘20克,石菖蒲15克。功能:补气活血,化瘀消栓宁络。主治:中风之中经络,以半身不遂,语蹇口涩为主证者。适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或脑栓塞出现中风之中经络者,及暂短性脑缺血发作。用法:诸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10克重,日服2~3次,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散剂每服4克,温开水冲调,每日2~3次。更可作煎剂服用。禁忌:脑血管病有出血倾向,妇女月经期、孕妇均忌服。

(16) 通冠宣痹汤

组成:瓜萎实15克,薤白15克,半夏10克,丹参30克,檀香15克,砂仁10克,红花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细辛3克,荜菝10克,田七10克(为末冲);功用:本方具有通阳宣痹,活血化瘀,泄浊化痰,降逆和胃之功。主治:胸痹胸闷,心悸心痛,痛彻胸背,气短喘促,不足以息,咳痰浊唾,呕逆烦满,脉缓或沉细,舌质淡紫,苔薄白。加减运用:

(1) 心动悸不得眠加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

(2) 惊悸心慌多梦加龙齿、磁石各30克。

(3) 胃脘痞胀加化桔15克,积实15克。

(4) 心律失常,脉结代加太子参10克,苦参10克。

(17) 活瘀消积汤组成:柴胡8克,荆三棱(炒)10克,蓬莪术(炒)10克,青皮(炒)10克,枳壳(炒)10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鳖甲(醋制)15克,牡蛎(生用先煎)20克。功能:养血活瘀,疏肝止疼,软化肝脾。主治:痞积块,肝脾肿大或肝缩脾大,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变。证见:脘腹胀满,两肋胀痛,腹大青筋,或有少量腹水,面色黧黑,或见蜘蛛痣、肝掌,唇青舌瘀或舌质暗红,脉细涩。用法:将生牡蛎先煎20分钟后,投入全方药物,加水至淹覆药面,置火上煎煮,沸后20分钟,滤渣滓取汁,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次。加减运用:腹水甚者加四苓汤(白术、泽泻、猪苓、茯苓)。腹胀甚者加广木香、槟榔。衄血者加蒲黄炭、阿胶、茜草、白茅根。肋痛者加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

(18) 热痹饮组成:当归12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忍冬藤12克,海桐皮12---15克,生甘草12---15克,生苡仁24克,防风12克,防已12克。右药9味水煎,一剂煎二次,上午煎头煎,下午煎二煎,煮开煎半小时,每次煎成一小碗,饭后一小时服,一日一剂。功能:清热利湿,宣痹通络。主治:湿热为主,风寒为兼,寒热虚实错杂,气血流行不畅的热痹证。加减运用:热胜者,加知母12克,栀子9克,羌独活各12克;湿胜者加苦参15克,滑石15克,半夏9克,秦艽12克阴虚者,加生地黄18克,知母12克,苦参12克,半夏9克,滑石15克。

(19) 清热宣痹汤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甘草5克,桂枝10克,防已15克,忍冬藤30克,天花粉30克,威灵仙30克,稀莶草15克,黄柏12克。功能:清热通络,宣痹胜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热痹),证见高热,关节肿口渴,苔白腻或黄腻,血沉增速和抗链'O'升高。用法:上药先煎石膏,约半小时后,将其余药物一起兑入,再煎半小时取服,每剂煎2次,日服1剂,分二次温服,如病情严重,可日服2剂,分4次服用。加减运用:咽痛明显加射干、野芥麦利咽解毒;热毒炽盛,高热不退加水牛角30至50克以凉血清热;兼夹温邪加苍术、伸筋草燥湿通络;风邪盛加羌活、防风祛风通络;上肢关节疼痛明显加桑枝,下肢关节疼痛明显加牛膝舒筋活络;痰多加白芥子、广地龙豁疾通络;疼痛明显而剧烈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若日久不愈,久病入络或疾瘀凝结者酌加虫类搜剔之品,如全蝎、僵蚕、地龙等;若热势已挫,出现气、血、阴虚者则去生石膏、知母、桂枝、天花、黄柏,气虚加黄芩、党参,血虚加熟地、当归、鸡血藤,阴虚加生地、白芍、玄参。

(20) 逐痹汤组成: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威灵仙10克,白芷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玄胡10克,细辛4克,鸡血藤15克,五加皮10克,豨莶草10克,甘草10克。服法:将药加水600毫升,浸透,煎取约300毫升,分两次温服。功能:养血行血,温经散寒,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腿足屈伸不利,或痹着不仁,四肢关节疼痛,以及颈椎病、肩周炎所致的颈肩疼痛。加减运用:行寒肢冷者加附子15克,桂枝10克。疼痛以上肢为主者,加羌活10克,片姜黄10克。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牛膝15克,防已10克。湿盛者加薏苡仁20克,苍术10克。若痹证日久,体倦乏力,舌淡脉弱者加黄芩20克,党参15克。

(21) 三柴调心汤

组成:紫石英15克,紫丹参15克,紫参15克,琥珀末5克,淮小麦30克,合欢花10克,柏子仁12克,广郁金12克,生卷柏12克。

功能:润燥宁心、活血调经。

主治:继发性闭经,月经停闭逾三个月,且为明显的精神因素所致。证见性情忧郁,心烦又易躁,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夜寐不宁,苔薄舌质暗红,脉細涩。

煎服方法:先将紫石英加水入煎,沸后30分钟,除琥珀末外,将其它药加入共煎,合欢花后下。两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溫服,琥珀末亦分两次吞服,每日一剂。

加减运用:心火旺者,加焦山梔12克,寸麦冬10克;心肾失济者加交泰丸30克(包煎)。

(22) 益心健脑汤

组成:黄芪30~60克,葛根15~30克,桑寄生15~30克,丹参20~40克,生山楂9~15克,川芎6~9克。

煎服法:将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两次,取汁約300~400毫升。每日一剂,分2~3次溫服。

功能:补气活血,益心健脑。

主治:气虛血瘀之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以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

加减运用:主要根据病证的变化和兼证的多少而进行相应的加减。如出現畏寒肢冷;加桂枝6克,炮附子9克;出現口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阴虚证,加麦冬12克,生首乌15克;体倦、神疲、气短等气虛证明显者,加党参30克,五味子6克;血瘀气滯疼痛明显者,加香附12克,元胡9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

本方在用量上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23) 益心汤

组成:党参20克,紫丹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龙眼肉10克,郁金10克,炒远志10克,菖蒲10克,柏子仁10克,瓜萎15克,薤白15克,葛根15克,生黄芪20克。

功能:养心安神、化瘀通痹。

主治:心悸气短、胸闷憋气,早博,心前区痛,心房纤颤,失眠,脉结代或沉細或涩,舌质暗或紫暗苔薄。

煎服方法:汤剂共煎30分钟,两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溫服,每日一剂。

加减运用:便干者加肉苁蓉30克,心火偏旺者加炒山梔10克,口干者加元参10克,石斛10克,夜寐多梦者加夜交藤30克,下肢浮肿者加在泽泻20克。

(24) 心痛饮

组成:紫丹参30克,三七粉2克(冲服),真降香5克,薤白10克,远志10克,琥珀粉2克,(冲服)醋柴胡5克,杭白芍10克,五味子5克,青橘叶10克,卧蚕草10克,党参10克,炒枳壳5克,桔梗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早晚两次服。晚间服药时以药液冲服琥珀粉、三七粉。

主治:血瘀气机不调之冠心病急慢心绞痛发作,伴心绪不宁之焦虑失眠的患者。

加减运用;如心绪不宁焦虑失眠,可去琥珀、五味子;多汗者加浮小麦30克,生牡蛎30克;舌苔厚膩者加清半夏8克,若兼见食无味、纳呆可去清半夏而用半夏曲10克。

禁忌及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宜进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大便通畅。

(25) 益气活血养心汤

组成:炙贡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功能: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气不足,血脉瘀滞,胸闷胸痛,心悸乏力。

加减运用:心不藏神,出現心悸怔忡,善惊易怒者,加龙齿30克,磁石30克,琥珀粉1,5克,(吞服)。血脉瘀阻、出現胸闷胸痛者加五灵脂12克,山楂12克,降香9克。心肾阳虚,浮肿明显,面色幌白者,加熟附子9克,万年青根9克,姜皮3克,车前子30克。心脉痹阻、肺失肃降,出现喘息气急者,加苏子9克,白芥子9克,降香9克。肺络瘀阻,出现咳嗽咯血者,去桂枝,加旱莲草30克,鲜苇根30克。血不养心,出现头晕心悸,面色少华者,加龙眼肉9克,大枣15克。

(26) 通脉宁心汤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萎15克,丹参15克,川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主治:冠心病、心肌炎、膀胱炎及前列腺炎属心火亢盛所致者。

加减运用:心气虛者去郁金加党参、黄芪;心血虚者加当归、何首乌;不寐者加枣仁,远志;胸痛者加元胡、川芎。

注:心肾阳虚者,长期腹泻、滑精者本方慎用。

(27) 大道通心针方

穴组:心俞、灵道、通里,大钟。

主治:躁狂、忧郁、失眠、多梦、惊风、子痈、瘖哑、喉舌耳鼻病、脘痛、咳喘、呕吐、乳少或乳病、脉伏或无脉、自汗、盜汗、下腹及妇产病。

用法:心俞灸,余可针,以针与灸交替应用为宜。

(28) 甘温宁心汤

组成:桂枝10克,炙甘草15克,党参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炒枣仁18克,炙远志10克,生姜6克,大枣6枚。

功用:温阳宁心,调整心律。

主治:心阳不振所致的心悸不安、胸闷、气短、胃冷、脉细缓或结代等症(心律失常:如心过缓、过早搏动、房室传导阻滞以及风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齐者)。

加减运用:身恶寒、四肢冷者,加熟附子6克;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12克,菖蒲10克;胸痛明显者,加薤白15克。

(29) 养心宣痹汤

组成:丹参25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郁金10克,夜交藤15克,鸡血藤15克。

服法;水煎服,日二次、早晚服。

功能:养心通窍解郁宣痹。

加减运用;若胸痹气滞者在本方內加旋覆花15克(布包),清半夏10克,降香6克,(旋覆花汤之意)。胸痹痰阻者加全瓜萎、薤白(瓜萎薤白白酒汤之意)。胸痹时痛(心絞痛)此方加金鈴子、元胡(金鈴子之意)。心悸失眠者加北沙参、五味子、寸冬(生脉饮之意)。胸痹怔忡(早搏)加桂枝、炙甘草(桂枝甘草汤之意)。肝热头痛者加珍珠母、钩藤。惊悸不安烦燥者加生牡蛎、生龙骨。呃逆不畅加生代赭石、旋覆花(旋覆代赭石汤之意)。肺气壅闭,郁而不宣而喘促者加葶苈子、苏子(苏葶泻肺汤之意)。

(30) 滋阴养肝汤

组成:南沙参30克,全当归10克,杭麦冬10克,甘枸杞10克,熟地黄10克,杭白芍10克,制鳖甲10克,鸡内金10克,霍山石斛10克,北五味5克,广郁金10克,青陈皮各10克

功能:滋阴养肝

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型,证见两胁隐痛口苦咽干,手足心热,头昏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細。

加减运用:口苦甚者加酒炒黄连以清热,失眠者加酸枣仁、琥珀以安神定志,腹胀纳差者加炒三仙以助运化,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加桃仁、红花、三七以活血通络。

禁忌:肝胆湿热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0)

相关推荐

  • 【内科名医方系列(216)刘姓名医一方集(上)25首】

    【内科名医方系列(216)刘姓名医一方集(上)25首】

  • 【内科名医方系列(17)裴正学内科方10首】

    裴正学,男,1938年生,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 ...

  • 【哈荔田:妇科惯用方】

    哈荔田(1911-1989),男,回族,河北保定人,其父哈振冈长于妇科.出身中医世家,早年师从国医泰斗施今墨,20世纪30-40年代便享誉津门,在中医诊治和理论研究上造诣颇深,尤擅长妇科.为中医妇科专 ...

  • 名老中医好不容易奉献出的独家秘方,一定要收藏研究

    王玉生的" 脂肪肝要方 " 组成郁金15克,丹参30克,枳实12克,泽泻20克,大黄10克,赤芍15克,虎杖15克,香附15克. 功效疏肝化湿,活络泻浊. 主治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 ...

  • 民间中医方子拾遗(二)

    (31) 加味半夏泻心汤 组成:党参15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黄连9克,干姜9克,枳壳9克,甘草6克,瓦楞子20克,海螵蛸20克,大枣5枚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功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调和 ...

  • 压箱底干货:收集到的民间中医方子!

    健 身 固 表 散组成:黄芪40克 白术20克 防风20克 百合40克桔梗30克功能:补益脾肺,强卫固表.主治:气虚治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因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用 ...

  • 收集到的民间中医方子

    活血舒肝湯組成:當歸10克,炒柴胡10克,黃芩 6克,赤芍10克,紅花5克,桃仁7克,枳殼 10克,大白10克,大黃10克,甘草2克功能:活血祛瘀,疏肝理氣.主治:傷後瘀血,癥見局部腫疼,胸脅不利,腹 ...

  • 压箱底干货:收集到的民间中医方子!(2

    逐 痹 汤 组成:当归 15 克.白芍 15 克.川芎 10 克.威灵仙 10 克.白芷 10 克.独活 10 克.秦艽 10 克.玄胡 10 克.细辛 4 克.鸡血藤 15 克.五加皮 10 克.豨 ...

  • 收集到的民间中医方子 2

    学中医 慧生活 活血舒肝湯 組成:當歸10克,炒柴胡10克,黃芩 6克,赤芍10克,紅花5克,桃仁7克,枳殼 10克,大白10克,大黃10克,甘草2克 功能:活血祛瘀,疏肝理氣. 主治:傷後瘀血,癥見 ...

  • 民间中医秘传方子 “ 三两三 ”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病要好的快,须用三两三",可见广大患者对"三两三"的评价很高.中医里面名为"三两三"的方剂很多大都属于秘传,多捷效.虫 ...

  • 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民间中医,送我一个方子说...

    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民间中医,送我一个方子说是保护牙齿的"神方",年轻时根本不把这当回事,事隔9年后,它帮我朋友圈扬眉吐气了一番. 作为一名中医,难免有朋友会咨询各种健康问题,筋骨疼痛 ...

  • 民间中医土方子,治腰椎间盘突出,一种野草根加白酒,十天就痊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些自己不情愿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有很多时候又不可避免,比如疾病.我们的一生中会患大大小小各样的疾病,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因为在他们的工作中常常 ...

  • 三个方子治疗老年人夜尿多 | 民间中医趣话

    三个方子治夜尿多 最近,同事老朱一直在为晚上频繁跑厕所而烦恼.临床上,与老朱有着同样烦恼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正常的起夜为0-2次,尿量不超过300-400毫升,超过的就属于夜尿多. 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