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伦读通鉴(1-4)

读通鉴(1)理想主义之光

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解读

司马光写通鉴为什么从这一年开始,这一年发生一件大事,周王迫于无奈承认了三个非正式的大夫为诸侯。

旧秩序被终结,新秩序是什么?周王室已经没有能力提出。

天下开始进入谁强横谁就当王列侯的时代,土鸡瓦狗纷纷登场谋自己的命运,再没有人觉得守旧的规矩规矩、讲周朝的礼节。谁能提出新的秩序标准?成了当时社会上最大的发展问题?天下人心不思静守,而谋动!

王道理想主义的太阳正式落山,最后一道光熄灭。

大家不再考虑积德,近悦远来,一个猴子,都敢树一个大旗说自己是“齐天大圣”。

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是秩序,秩序越稳定,组织分工越明确,效率就越高。而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称王称圣,称王也是不靠读书懂礼成圣,本来每一个层级都有其自身的使合和任务,上下级关系没有了,大家都能一夜之间成为老大,这就给齐国换老大有了榜样,给后世造反者提供了样板,人类历史就是不停学习的过程,前面有人做过成功了,后面就会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地去照搬。

背叛夺权尤其是动力大,每一个朝代都有诸王造反,认为自己制作一个大旗就是大王,立个牌子就是齐天大圣。

以自由的名义可以破坏一切,以成王败寇的笔法可以行一切可行的罪恶。

今天,我们看到秩序败坏的后果都非常严重。

你不让我聚会,我就要聚会,你让戴口罩,我就不戴!

你不让我去水库游泳,我就要去,不让进山,我就要进去!

资治通鉴是中国文化精英的理想之光,司马光就是要把这个历史大事件当成重要的节点,让后世所有的人都戒之,慎之!

司马光估计也是仰天长叹,才写下整篇最长的历史评论。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注:司马光眼里的天下秩序,是中国圣贤的理想。

中国文化里把统治者称天子,代天来搞秩序的人,天子这个词,是中国文化的大思想,秩序是天地乾坤运行的规律,人要遵守天地运行之规律,守道。

古圣把秩序称为礼。随着中华文明发展,人口增长越来越多,占地越来广,秩序也不断升级,其纲领却一直是要符合天道。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注:这段是陈述组织秩序的原理,中国思想家讨论国家重在秩序,而西方的思想家则重在利益,如何协调大家的利益?比如胡克说国家为什么会形成?

胡克认为人们之所以结合成一个国家,是出于两个动机,一是与他人建立紧密的联系,二是制约人的败坏,因为“为了解决相互间的不满、伤害和不法行为,唯一的办法是在他们中间达成和解协议,具体途径是确立某种公共治理形式并让自己服从于这样的治理。”通过协议协商达到对政府顺从的自愿性。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注:类似于,美国的自由民主是名,而自由女神是器。美国的天下等级是靠豪车资产的多少等来划分的,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崇洋的人越是要奢侈品来装点自己,因为这就是器的作用。

列代的官职用帽子,衣服的颜色来划分等级,这也是器。

川王上台后要打破过去的很多名器,为什么?因为按过去的名器划分,他这个层次就是暴发户,不能掌重要的位置,只能出钱捐款。

当川王把所有西方国家的名器都当成阻碍自己行动的路障,其打破这些就成了第一要务。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注:周王任命这三家列侯,三家基本盘就稳了,否则三家要靠自己宣称自己是侯,增加的困难就不是一点点了。

拿破仑说过:“路易十四战败一百次还是国王,我战败一次就不是皇帝了。”

司马光说三晋得名之不正,叹周王的软弱无能。叹天下的生民悲苦!

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注:今天的世界还是那个基本局面,以智力相雄长,靠的是什么?无数生民的血泪尸骨。而圣贤却再也难登天子之位!

有点像晋朝人叹息的那样:世无英雄遂使竖子称雄!

一个竖子获得权力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因为他会拿权力当成自己的玩具,甚至因此随意破坏为乐。

司马光这段话,也间接评价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皇帝皆非圣贤之后,亦非圣贤之才。司马家野心一直挺大的!

读通览(2)政治的目的?

注:智伯登场。

当初,智宣子准备立以智瑶为继承人。智果劝说:"智瑶不如智宵。瑶有厉害之处,超出常人的地方有五个,但也有致命缺点一个。

美鬓长大则贤,(相貌堂堂,形象好)

射御足力则贤,(武功很不错)

伎艺毕给则贤,(知道的事情很多)

巧文辩慧则贤,(特别能讲,会洗脑)

强毅果敢则贤,(做事果敢勇猛)

如是而甚不仁。

但是因为他有很多过人之处,常会以此陵人,习惯于靠五个方面的影响力得到好处,就会忘了从政的初心,忘了家族的安危,忘了别人感受,其谁能待之?若一定让他当政,智氏家族一定会灭亡的。"

弗听,智果分家改姓辅氏,与智氏划清界限,别族于太史。

注:生存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稍不努力,就可能灭宗。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智果为了保留宗族血脉,另开一支,这是后世一些大家族效仿之道,大家族就是要多方做备胎。智氏被三家分之而灭宗,辅氏幸存了。

智氏灭宗的原因是立后,继承人的选拔是任何组织的大事,选拔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件复杂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标准,以什么标准来定人。

智瑶:“不仁”,这个仁,很多人认为仁政就是弱势政权,仁,是指从政的出发点,任何一个政治都有一个目的。中国人认为政治是为了天道,所以称为天子,替维护秩序。这是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统治的人可以凭性子任性做事,只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提升整体家族或者民族的品质!

赵简子之子,老大叫伯鲁,老二叫无恤。各家都要立一个继承人,这个赵简子也为此头疼,不知道应该立谁为好。最后赵简子写了一段训戒给两个儿子(那时没有纸,用的是竹简),对两个儿子说:"认真去照做并且时刻牢记之。"

过了三年把两个儿子找来问训戒的内容,大儿子伯鲁不能举其辞,问他竹简在哪里,说丢了,找不到了。

小儿子无恤,是倒背如流,问他竹简,马上就从袖中拿出来献上。

赵简子觉得这个小儿子挺用心的,于是立无恤为赵家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去晋阳管理土地财产。尹铎临走前请示简子:"我这次去是以赚取财富为目标,还是做长远打算,提升赵家整体实力为目标?"

简子说:"作为赵家的策应根基!"尹铎损其户数。施惠于晋阳百姓。

简子对无恤说:"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注:赵简子选拔后人的方法是看谁有学习的能力,大家都在赌后人是否乎上进,赵简子还给这个无恤留了后路。每一个家族都需要依靠力量,这些力量的建立和发展是组织发展的根本,也是道路问题。

英国在宗教改革的那些年,也出现过一个大的争论,政治的目标是什么?一种观念认为应该以提升整体民族的品质为目的,一种观念认为应该是增大个人物质上的成就为目的。

这两种观念在我们国家也一直是有争议,赵简子在选继承人上是用心布局的,一是选贤不选长,二是给其留条后路。损其户数的目的,就是不让对手知道晋阳的虚实。

等到智宣子卒,智襄子(智瑶)掌权,智瑶在蓝台设宴请韩康子、魏桓子。

这个宴会上出现一件事,这个智伯故意戏弄韩康子,并且侮辱段规。

智果知道这件事后,劝谏智瑶说:"我们要早做准备防止别人发难,不准备别人一定会加害的!"

智伯说:"我还没有对他们发难呢!我不搞他们,他们应该庆幸了?他们哪里敢主动搞事呢。"

智果说:"任何事都要一分为二看。《夏书》里就有这样一段话说:'人都会有很多过失,别人的怨恨不会都罢在明面上,只有做好准备让其不敢有所图。'君子能够防微杜渐,才能不会发生大的患难。今天主上设一宴就将别人老大和老二都羞辱了,羞辱之后做了准备还好,现在不做任何防备,只是一厢情愿认为别人不敢兴难,这怎么行呢!蜹、蚁、蜂、虿,皆能害人,何况有势力君上和丞相!"

弗听。

注:智瑶知道这个智果对于自己上位是不满意的,所以对于他的劝导也会不以为意,智家的任务是代晋而立,智瑶上位的任务首先要将其他魏赵韩三家给灭了,智瑶这次属于试探,是否可以强取豪夺。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士大夫有势力都强横盖主,强取豪夺来的,大家不是好惹的,只要有机会都知道要置对方的宗门于灭顶之灾,所有的势力都在积累力量准备战斗。

智瑶不听劝,不是不作防备,而是自大轻敌,孙斌说的三种失败的人之一,自恃也。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康子不打算给。段规说:"智伯好利,任性,自以为是,不给他地,肯定会以此为借口讨伐韩;不如给之。他平白得地觉得容易,一定会找别人再去要。他人不给,智氏肯定用兵伐之。这就给我们有准备的时间,又不会成为主要攻伐对象,还可以见机行事,时机成熟再动。"

康子说:"好。"派人划了万家之邑给智伯,智伯悦。

智伯又要求魏桓子给他地,桓子打算不给。

任章说:"何故不给他呢?"

桓子说:"无故索地,哪有说要就给的。"

任章说:"没有任何理由强取土地,所有手上有地大夫都会心理恐惧,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到自己头上;我们给他地,智伯必定骄心起。他生骄心而轻敌,大家因为害怕则会联合团结。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上不如与之地从而让智伯生骄傲之心,然后可以择有实力的势力建交,慢慢图谋智氏。为什么让我们单独成为其眼中钉呢?"

桓子觉得有道理:"善。"也给了智伯一万家之邑。智伯又指明要蔡、皋狼之地,要求赵襄子给他,襄子不答理。智伯大怒,亲帅智氏大军和韩、魏的部队进攻赵氏。

注:智瑶经过第一次酒宴测试,就来第二次,升级了要土地,再次试探。结果这两家都给了他地,他觉得,韩魏两家不过如此,这个时候就剩下赵家,赵家不给,必须出兵,一是本来就灭三家,总要找一个理由,从哪家开始,智瑶并没有什么战略计划,赵家不给地,就从赵家开始吧。

相比于智氏,韩魏都是老狐狸,智家无故向他们要地,就是来试探的,大家都知道,保地需要实力,都想知道对方的底牌。

智家向魏韩要地都得到了,向赵家要地,没有得到,这正是魏韩所想要看到的结果,智伯马上带人攻赵了。彼此的试探结束,大家牌都明了,就比实力和耐力,比选时机的能力。

襄子准备逃亡,问跟着的人:"我们现去哪里最有利?"后面的建议说:"长子离得近,而且城墙厚实没有破绽。"

襄子说:"老百姓建这个城用尽了财力物力,现在又要他们毙死以守之,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条心呢!"

下面的人再建议说:"邯郸粮多。"

赵襄子说:"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注:天下人心,其实都是很简单的,每一个组织是靠什么维系人心?坚城利炮,都只是表面的功夫。这里从者,指跟在后面的人,赵家身边的智库相对韩魏要弱,韩有段规,魏有任章,赵家后面的人说了两个逃亡地点,赵无恤最终选择了晋阳,晋阳这个城市在通鉴里常会被提到,越是乱世,越是显示其作用。

智韩魏三家带人将晋阳围起来,并且引水而灌之,晋阳城三次被淹。居民灶台上都驻了青蛙,但是大家依然团结一致,没有背叛的。

智伯去视察水淹的情况,魏桓子驾车,韩康子坐在副驾驶。

智伯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智伯的本意可能也有吓一下这两人)

桓子用肘部顶了一下康子,康子则踩了一下桓子的脚,以汾水可以灌魏国的安邑,绛水可以灌韩国的平阳。

絺疵对智伯说:"韩、魏一定要反。"

智伯说:"先生怎么知道的?"

絺疵说:"站在人性的角度分析到的。我们约韩、魏一起带兵来攻赵,赵亡,下一个可能就是韩、魏。现在约定打胜,就把赵地三分。现在城被淹了三回,城里人马相食,打下晋阳城不远了,但这两位大夫面无喜志,反面有忧色,如果不是想反不会这样?"

第二天,智伯对韩魏两个老大说了絺疵昨天对他说的话,二子都说:"这家伙不地道,肯定是为帮赵氏说话,使主上怀疑我们二家,这样攻赵氏就会出现懈怠。要不然,我们二家眼看着要分赵氏的地,舍易从难,却冒险去做更危难而不能可成功的事?"

二子出,絺疵进来说:"主上何以将臣的劝告又说给他们二人听了呢?"

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

答:"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没有任何悔改的意思。絺疵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就找个借口出使齐国。

注:培根在《新工具》一书里说过“人类理解力的共性缺陷”有6条:

1)倾向于设想世界的秩序和规则,而且总有一种把“规律”过分简化的冲动。

2)总是先入为主,一旦认可就想方设法加以证明,对反例视而不见。比如总认为按什么“理论”就能成功,但是对失败案例自动屏蔽。

3)人类很容易被正面的东西激发,但是很难被反面的东西激发。

4)最容易被突然看到并引发想象力的一些事物所牵动。

5)刨根问底,钻牛角尖。

6)理解力被情绪干扰,创造出一大堆“一厢情愿”的学说,他相信,只不过因为他希望那是真的,就排斥质疑。

智伯这个人自大而蠢,只不过是看上去聪明。底下的人说有人反了,这是一件大事,他不仅不想办法争取团结这些人,反而把底下的人话对这两家说,很多企业老板,单位领导经常也是这样,认为这样能拉拢人心。

人心是需要争取的,不会理所当然的就会帮你,或者理所当然的害怕你,一切都来之不易,部下、员工的忠诚尤其如此,没有人会忠诚,这刻忠诚,下一秒因某一件小事就会反你。员工的忠诚也需要努力争取的。

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见韩魏两子,说:"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末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赵襄子乘黑夜派人杀了智氏守堤之官兵,而决水返灌智伯大军。智伯大军被淹而乱,韩、魏乘机从两边发起攻击,赵襄子将兵从正面进攻,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注:这就是典型的用人上的大意,智伯心里也知道韩魏对自己有二心,或者畏惧不服,但又对两人不设防,临阵被杀,都是用兵上的问题。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至少要让三家不能联合起来,即使联合也相互猜忌,这仗才有胜算。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注:司马光这段用人的评论,很是精彩,天底下自认为自己才高八斗的人,怀才不遇的人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具有聪察强毅之才,正直中和之德。这段翻译了会失去原文的意思。

读通鉴(3)魏文侯的改革与周边国家的衰败

赵韩魏三家共分了智氏所拥有的土地。赵襄子对智瑶特别痛恨,把智瑶的头骨上漆,做成饮酒的器具。

智伯家里有一个叫豫让的臣子,听说这件事,特别愤怒,发誓言人要为智瑶报仇。

第一次,他假装成太监,混进赵家后宫。带了一把刀躲在厕所里等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动手。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突然感到有危险,就下令搜索厕所,抓获了带刀的豫让。下面的人准备杀之,赵襄子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人,而此人不过是个智伯的臣子,却要为其主报仇,是真义士!我怎么能杀义士呢,大不了我让着他吧。"

命人将豫让给放了。

注:赵魏韩三家得天下都不义,相当于犯上作乱而得国,所以这个地方赵襄子所作就有演戏的成分,这是给天下人看的,也是给其部下看的,这是求仁不得而取义以治国!三家分晋,都害怕其下属再来一个有样学样,所以三家开始建国的几个都还相当厉害,赵襄子和豫让说不定也是在演戏,都需要得名,上厕所心跳这是故事性的。

后面的魏文侯引儒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非常厉害,后世儒家一直不愿承认儒家曾全力以师魏强魏,认为魏的改革是法家,就是因为魏的国来得不正,名不正言不顺,辅佐这样的国家属不义。

第二次,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路上遇见一个友人,其友认出他来,见他将自己弄成这个样子,眼泪都流下来,劝他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

豫让说:"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赵襄子外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命人搜索,抓到豫让,遂杀之。

赵襄子一直认为自己继承人之位应该是哥哥伯鲁的,虽然自己有5个儿子,却一个不立。而封哥哥伯鲁的作子于代,叫代成君,代成君死得早,襄子又立其子赵浣为赵氏继承人。赵襄子卒,襄子的弟弟恒子把赵浣赶走自己当国君,一年后死了。赵家人一起商量:"赵桓子是自己抢的位,并非襄子生前的意思。"于是大家杀恒子的后代,复迎浣而立为继承人,是为献子。

注:有了赵襄子不杀豫让这件事,赵家臣子就稳住了,赵襄子立后是出问题的,但下面的人却能稳定大局,没有出现乱局,也没有给其他国家有可乘之机。

豫让说的这段话,也反应了春秋战国时代上下级关系,那个时代人命都不值钱,大家活着都不易,一旦投奔别人,相当于就签了生死协定,互相之间都是以生死相托的,一方给其富贵,另一方就要为其出生入死。

献子生籍,是为烈侯。

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

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侯。

注:三家封侯的,就是这三个人,上面这段大概将三家分晋因果交待了一下。

魏文侯以卜子夏(儒家子弟)、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文侯与群臣饮酒,特别兴奋,这时候天上开始下雨,文侯命令起驾准备去城外打猎。

左右都很奇怪,对他说:"今日大家饮酒很快乐,天又下雨,我君为何要出去?"

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一起打猎,今天虽然很快乐,但怎么能失信于人!一定去见一下吧!"

去了之后,虽然没有打猎,但守信之名却立起来了。

韩国向魏国借军队准备攻赵国。文侯说:"寡人与赵国,兄弟之国,不敢闻命。"

赵国也向魏借军队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后来知道文侯的理由,都觉得文侯是大哥,于是都把文侯当老大。魏国从此主持三晋的事务,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将中山封给其子魏击。

文侯问于群臣说:"我算是哪种君王?"

大家都说:"仁君。"

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

文侯又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

翟璜说:"臣听说君仁则臣直。刚才任座说话这么刚直,臣从这件事才知道的。"文侯转怒为喜,让翟璜召任座而回来,亲自下堂迎接,以为上客。

注:魏文侯身边人才济济,核心原因,还是他胸怀宽大,以仁者为师而得。三晋中第一个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并取得相当大的成效。为魏国战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秦国后来重用的很多厉害的人物都出自魏国。

魏文侯是第一个用实力获得地位的战国国君!

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

文侯知道是笑自己,担心说错了音符,问:"为何笑?"田子方说:"我听说,当国君的只要知道怎么用人,不必知道音是否准。今天看到君侯对音符非常精通,我担心会不再把心思放在选人用人之上。"

文侯赞道:"说得好。"

太子魏击外出,在路上遭遇田子方,下车伏谒。田子方不答理他,也不还礼。太子魏击大怒,拦着子方问:"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田子方答:"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太子魏击马上拜谢。

注:创业者状况也类似,一个老板创业失败后总不能去竞争对手那里,为什么有一些老板创业失败会走极端,甚至自杀,国君失其国就不会再有国让他待了,大夫失其家也是一样的,创业者失败,只能想尽一切办法东山再起,别人那里得不到任何同情!

文侯找到李克说:"先生尝有言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要选一个国相,要在魏成和翟璜二人中选一个,该选谁呢?"

李克说:"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可能知道太多的细节。)

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

李克说:"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个方面可以把一个人才能德行全都看透,其实不需要问我李克!"

文侯说:"先生请回去休息,我选定了国相了。"

李克出来正好碰到翟璜。翟璜说:"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结果谁当到了国相?"

李克说:"魏成。"

翟璜脸色变了,忿然作色说:"西河太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怎么比魏成差了?"

李克说:"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注:智伯因为自负而德不胜才而导致智氏灭宗,司马光因此对用人问题提出德才兼备的观念,但一个人德才怎么才看出来,这是一个大问题。

这段李克说了五个方面,也是儒家做人的标准。

居视其所亲,平时看这个人有哪些朋友,在家里是打游戏,混日子,还是在读书奋进!

富视其所与,富而不骄。

达视其所举,达则兼济天下,是指其不担心举贤而使自己的位子不保,能让贤。

穷视其所不为,穷则独善其身,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穷是指困境中,遇到问题能不能担当。比如王夫之在清军入关,明亡而无力回天的时候,既不能委曲求全去当个汉奸,又不能无所作为而在家等死,他为保中华道统,而奋发写下《船山文集》。

贫视其所不取,这里是贫困,不吃嗟来之食!

读通鉴(4)吴起的建功之路

吴起生于卫国的一个商人家里,因为想要改变命运,赴鲁国拜曾参为师,学《春秋》。后被曾参的儿子逐出师门,吴起改学兵法。并在鲁国从军,田齐要夺权,鲁国是个障碍,周王室的一个思想堡垒,齐国伐鲁,是田氏测试自己的能力,姜氏在齐国虽然有位子,却有名无实。

鲁国选将的过程中,有人推举吴起。反对的人说吴起老婆是齐国人,万一临阵对鲁国不利怎么办?吴起马上回家杀了妻了。

吴起的军事才能非常高,如愿带领鲁国军队大破齐师。

注:吴起因为出身不好,想在礼制社会等级森严的贵族阶层有一席之地,非常难。为什么战国时期礼制会被破坏?下层的人要上位,上层的人自己腐朽不堪,根本没有才能和德行担任社会顶层大位。

而底层的人再有能力,仅因为出身不好,这一条就否定了全部。吴起是抗争而成功获得历史地位的,其他太多的底层人,只能当个无名义士,后面盗杀楚王,这些盗大多数是不能留名的。吴起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杀妻而得将,也为他后来在魏国未能干到底留下手尾。

实际上,古今中外,每个时代只要社会稳固,人们就要讲出身地位的。

吴起打赢了并没有振奋鲁国的士气,反而让很多人不高兴,就对鲁侯说:"吴起一开始拜曾参为师,其母死,曾参要求他回去守丧三年,吴起认为三年时间太长,耽误其学习而不愿意,所以被曾参赶出师门,现在吴起又杀妻以求功名,虽为鲁国带兵打赢了。我们要看到吴起这个人心性残忍,待人寡恩薄行。而且以鲁国区区小国,现在承担战胜胜大国齐国的名气,会成为诸侯眼中钉。"

吴起听到这些之后,对鲁国非常失望,也害怕被政治迫害。

注:鲁侯是有多糊涂?鲁国上层建筑已烂到根子,在那种四面环敌的时代,人才本来得之不易,吴起这样军事天才本应成为国家之宝,竟然因打仗赢了而有罪了,难道打输了破国灭家才能让他们心满意足!

你会发现,我们但凡一个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群这样的人,专门不干正事,找别人缺陷,证明自己有眼光,我们把这个称为大公司病,干事的人越干越难,因为他们干事必然会有破绽,不干事的人,坐在家里说风凉话最容易。

让这个说话的人带兵到第一线去抵抗齐师,他第一个跑路投降。

吴起听人说魏文侯有有求贤之名,用人能不拘一格,放弃鲁国而投奔魏国。文侯拿不准该怎么用吴起,就问李克。

李克说:"吴起贪功名而且好女色,但是带兵打仗,司马穰苴(孙武的祖上,写司马法的那个大神)在世也比不上。"

于是文侯以吴起为将军,带兵攻秦。吴起的大军连拔秦之五城。

注:任何一个社会,有秩序维护者,也有秩序的破坏者。有很多的人是打着维护的大旗在破坏,当然也有一些在重建新秩序,列国中改革最早的就是魏文侯,他用李俚制定新法令,改设郡守,这些探索为后来的商鞅变法提供了大量的现实资料数据。

吴起出身不好,找到一个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就非常难,哪怕他属于军事天才,讲等级的地方都很难容得下他。

这就是为什么珠三角的特别受年青人欢迎,而东三省成了投资者的恶梦。旧的秩序要想打破重建,需要的勇气就极大。司马光是保守派,他看不到春秋时期,旧的礼制造成的社会固化,他一直反对王安石搞改革,因为改革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顶层人物自我革新。

魏文侯能搞新的制度,还是因为他本身的政权就有打破旧制度而来的。

我们今天看英国有保守派,也有改革派,这种新旧秩序的斗争,从新教改革传到英国开始,英国人一直在寻求新秩序和旧秩序的平衡。所以英国人喜欢制造地缘矛盾,其实是他们自己几次社会秩序变革中体会到的。英国的保守党相对来说是维护旧秩序,而工党则一直试图建立一个新秩序。

吴起当将军,能与最底层的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骑马为骑,乘车为乘,言起与士卒同其劳苦,行不用车马。)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有个小兵背后长疮,吴起亲自用嘴帮他吸脓。小兵的母亲听说了大哭。

旁边的人说:"你儿子,不过是一个小卒,而将军亲自吮其疽,你为什么还哭?"

小兵的母亲说:"你根本不知道情况。前些年我丈夫背后生疮,吴公就吸过一回,这以后我男人在战场上就不知道后退,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他会死在哪里,所以想想心生悲痛而哭之。"

注:吴起在魏国有知遇之恩,所以也是尽心尽力的工作,这里记载了故事只是一个很小的事,实际上,吴起帮魏国改革军制,建立了一支新军,称为魏武卒,这支部队从装备,到建制都不同于列国旧军队,这支部队令列国闻风丧胆,一点也不为过。无论是秦国还是齐国都是被吊打,所以齐威王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孙子后人,他要组建一支新式军队。而秦国更是要大搞改革,从举国体制上形成了军事制。就是被魏武卒逼迫得厉害。

司马光在写历史,凡是有改革的地方能不写就不写,这个人私心可见一般!

魏武卒阵型和打法都和过去完全不同,这支部队最终在庞涓手上被孙斌所灭。

  燕湣公薨,子僖公立。

胡三省注:愍,读与闵同。谥法:使民悲伤曰闵;小心畏忌曰僖。

注:燕国、鲁国在列国制度尤其僵化,这和他们的先辈有关,周公和召公是建周朝的重臣,一直在朝中辅佐周王,周公制礼,召公行之,这两人所封之地自然也是顽固派的大本营,三晋换血,齐国也换血,还有一线生机,而燕、鲁则腐朽到极至,燕国没有灭亡是有秦国背后用心,也有齐国自己的不争气,不然齐国就将这两国都吃掉了。

  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402年

  王崩,子安王骄立。

  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胡三省注: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姓芈氏,居丹阳,今枝江县故丹阳城是也。括地志曰:归州秭归县丹阳城,熊绎之始国。其后强大,北封畛于汝,南并吴、越,地方五千里。自熊绎至声王三十世。索隐曰:声王,名当。悼王,名疑。諡法:不生其国曰声。注云:生于外家。年中早夭曰悼。注云:年不称志。又云:恐惧从处曰悼。注云:从处,言险圮也。〕

注:楚国是自己称王的,列国中唯一不服周王的,而且司马光说的三家分晋遇到齐恒晋文会如何如何?楚国称王,列国也是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

楚国的破败同样也是他们自己不争气造成的,屈原会因此气得投江。楚国的政治比周王也不相上下,当年吴国在孙武的带领下,攻下楚国都城,楚国就退出了统一列国的阵营,开始在南方苟且,楚国那个阶段实现的政策是,谁强打谁,只要大家都不强,就相安无事,各自腐朽。

魏国起来后,楚国遇到魏武卒却也十分害怕。

史上记载这段说是盗杀楚声王,按理,楚王的护卫应该是有实力的,一个盗杀,说明楚国相当的乱!

吴起后来在魏国被陷,转投奔楚悼王,在楚三年直到楚悼王死,吴起亦被害。

当年吴国重用了孙武,而称霸诸侯,不仅打败了越国,还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后来是靠秦国的军队收复了失地,但其元气也从此大伤。站在鲁国的角度,其上层腐朽透了,既没有发展的远见也没有发展的决心,同时抱残守缺,过一天是一天。

今天的很多小国,寻求改革的有没有,有的,卡扎菲寻求改革,身死道消,而萨达姆寻求中东霸主,也烟消云散,一个方面是国小力弱,另一个方面,没有先进的思想,不能得到天下人心的支持。国家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

吴起在鲁国,如果得到重用,鲁国说不定就借着田氏代齐国而翻盘消化吸收了齐国,而成地区一霸的可能性,鲁国将吴起供手让给魏国,就是等死。

(0)

相关推荐

  • 名将吴起:付出不等于回报,拒绝婚姻的背后却是坎坷的人生

    战国时的某一天,魏国的魏武侯将西河郡守吴起召进宫,说道:"吴爱卿,本王有个妹妹,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吾有意将她许配于你,你可愿意?" 吴起陷入了深思中-- 就在前一日,宰相公叔将吴 ...

  • 读通鉴(88)读假书的淮南王刘安

    读通鉴(88)淮南王刘安读假书 注:淮南王有喜欢读书的名声,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极少,大多数人是假读书,假装在读书,外部的压力大,没有办法只能读书.淮南王是读假书,他在读书之前就将自己预设进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

  • 读通鉴(147)假装很忙

    读通鉴(147)大家都在虚张声势 解读:博弈论说,很多时候博弈中却并不是全都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有的时候只能选择当下最优,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不能介意一时的成功与失败,更不会在意对一部分人好,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