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系列 | 他在帮会中挥洒拳棍:郑证因《鹰爪王》

郑证因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有两个∶一是他将武侠小说带进了帮会;二是他写武功技击最为出色,很多学者称他的小说是"技击武侠"。
1942年11月北京书局出版郑证因的《风尘三杰》,上面有一则插页广告
谁都知道郑先生对于武术有高深的研究,一位富于武术学识的人,所著作出来的小说,当然是地道的作品,郑先生在武侠小说上的成功,也就基于这点特色。
郑先生在他的小说中所描写的武技,完全是实情实理的表演,同时还给我们详尽地解析出武术的理论,使人读了比目睹其事更为痛快。
本书为郑先生最近的精心杰作,内容曲折生动,故事悲惨雄壮,描写细微入画。全部共三十余万言,分为四集,陆续印行中。
郑证因小说的广告比较多,这则广告比较珍贵,是由武侠小说资料专家顾臻先生提供。
郑证因其人
广告很明确地提供了一个信息∶郑证因是个会武功的武侠小说作家。
现代文学中的武侠小说铺天盖地,大多纸上谈武,真正的会武之人写武侠小说,一个是向恺然(平江不肖生),一个就是郑证因了。
据说郑证因太极拳打得很好,会使一手漂亮的九环大刀。
郑证因出生在天津运河的一个古村落西沽。郑证因家族世居于西沽"郑家大楼后"一带。这个地方是天津江湖色彩最浓郁的地方之一,脚行林立。
原来这里是郑氏的地盘,后来"大混混"杨氏在此发迹,郑,杨两大家族开始争斗,地方上帮会厮斗极为惨烈。到了近代,西方文化进入此地,建立了不少教堂,最有名的教堂是西沽教堂。
八国联军进入中国时,将清政府建立在这里的武库摧毁。1912年在武库的旧址上创建了北洋大学。因此,西沽又成为了天津中外雅俗交融之地。
郑证因创作武侠小说是受白羽的影响。
郑证因祖辈经营木材生意,郑证因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
1938年后,白羽创作武侠小说正盛,郑证因为了糊口,作为"技击顾问"参与了白羽的创作。开始时曾为白羽捉刀,后来自己进行武侠小说创作。
据有关专家考证,他最早的武侠小说大概是 1938年出版的《武林侠踪》。现在列有郑证因之名的武侠小说近百种。
他的武侠小说主要有《鹰爪王》系列,《太白奇女》系列,《铁狮王》系列,《女侠黑龙姑》系列等。
《鹰爪王》
郑证因的小说被人称作为"帮会技击武侠小说",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从他的《鹰爪王》中可以充份感受。
《鹰爪王》是郑证因1941年起连载于北平《三六九画报》上的长篇小说,流传于当时的津京地区,是他"帮会技击武侠小说"的代表作。
《鹰爪王》主干情节很简单∶ 号称鹰爪王的淮扬帮主王道隆早年与凤尾帮结怨,眼前徒弟又被凤尾帮所掳,新仇旧恨聚集在一起,使得他寻找凤尾帮总舵所在地"十二连环坞"决战。
小说就是以这样的主干情节为线索,枝枝蔓蔓地引出了各类江湖人物,再从这些江湖人物身上演化出各种江湖故事,形成了煌煌150万字的武侠巨著。
小说写得最精彩当是江湖帮会的描写。
帮会不同于门派和镖局,它组织严密,帮规森严,行事并不分什么黑道,白道,也不遵守什么江湖规矩,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办事,杀富济贫,杀人越货,什么都干,属于江湖世界中的黑帮组织。
《鹰爪王》中的凤尾帮,有外三堂,内三堂,"所有老一辈的,不掌职司的,全请进福寿堂,由本帮养老。"每堂上有总舵主,下有众多分舵和香堂。
为了统制整个帮规,设立十大戒律,首动尾摇,触一点而引发全身,俨然是一个组织严密的黑社会。
小说并没有在淮洋帮与凤尾帮之间分出正邪和善恶来,而是客观地写了一场帮会的争斗。
鹰爪王王道隆挑战凤尾帮虽是夹隙而来,却是意气居多,凤尾帮虽是得罪在先,也是帮中小人,败类所做。小说写了不少凤尾帮剪除帮中小人,败类的事情。
如双头鸟姜建侯犯了七大门规,被帮中七老按门规砍了七段,手段是残忍,赏罚却分明;如女屠户陆七娘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掳来淮扬帮弟子,引起两帮之争,其行为也为帮中大多数人所不耻。
如书中人物所言∶"盗亦有道"。既是江湖中的黑帮组织,就有它的神秘性。凤尾帮见尾不见首,王道隆要"拜山"凤尾帮,首先就要找到总舵所在地;凤尾帮组织严密,要找到总舵所在地,还要了解凤尾帮的组织结构。
当一层层神秘的外衣被剥开之后,王道隆等人来到了凤尾帮的所在地∶ 雁荡山的十二连环坞。
展示在他们眼前的是按照八卦生克之理修建的庄院,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地。其他武侠小说作家作品也有写到帮会之争的,但是如此正面地写两帮会之争,并且写得如此详细,如此到位,《鹰爪王》首屈一指。
帮会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它有自己的组织原则,也有自己的行话,这些行话被称为"切口"。
郑证因对这些"切口"相当地熟悉,在小说中如数家珍。
如"并肩子!敌人扎手,扯活!"(弟兄,敌人厉害,快走);
"并肩子念短吧!,火窑外可有鹰爪子趟过来了。"(弟兄,别说话,店外面有官兵走过来 。);
"火窑里跟他照照像,弟子看也保不定他们就许已着了道儿。"(店里面跟他会会面,弟子看来他们已经中了计了);
"踏青子,斩盘带推包。"(串茶馆,相面带治病)。
帮会中除了武功高强的舵主,分舵主和众多的香主之外,还有各种身怀绝技的奇异之人。
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论,小说中写得最成功的是三个人。
一是万柳堂。他是鹰爪王王道隆的师弟,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医道高明,被称为神医。他在杀富济贫的同时,还救死扶伤。他为人厚道,聪颖过人。小说写出了他的"神",在他身上作者演化出很多神医解难症的故事。
二是胡半颠。这是一个武功高强的术士。小说中他的照面不多,看似满嘴谶语,一派胡言,细想想,却蛮有道理;看似手舞足蹈,脚跟不稳,仔细一看,招招都在点子上。半颠半颠,似颠不颠。
三是女屠户陆七娘。小说中她是淫欲的象征。她不但被淮扬派追杀,由于触犯帮规,也被凤尾帮追杀,但每次都逢凶化吉,靠的就是她做出的娇态和淫态。
这个人物时隐时现地出现在小说的始终,每一次出现都有不同的表演。这样的帮会语言和帮会人物演化的形态各异的帮会故事,使得这部小说的帮会气息十足。
武侠的美学语言

小说中涉及到的江湖人士不下百人,每人都要施展一套武功,但写得决不雷同,这完全得益于作家的武学知识。
如"龙形穿手掌","燕子飞云纵","没羽无声神火针","一百七十三手神拳"等等,这些武功的名目有些可能来自武学典籍,有些可能就是作家自己的创造。
但是不同的名目就有不同的招数,不同的招数就有了不同的美学语言,如"黑虎伸腰","金丝倒缠腕","—鹤冲天","懒龙翻身"等等。
作家根据这样的美学形体细细地描绘,整个武打场面就有了舞蹈的成分。
这些打斗的地点也不相同,或是在悬崖上打,或是在屋檐上打,或是在水下打,或是在在竹尖上打,每一场打斗,又都要借形,借物,借势,形态不一,煞是好看。
有时候收不住笔,作家干脆就来一段武功描述∶
胡灿使的是抹眉刀法,魏振邦却是五虎断门刀。这两把刀上下翻飞,劈,剁,扎,拿,压,展,抹,砍,勾,滑,一招深似一招,一式紧似一式。
这位乾山续命神医万柳堂施展开淮扬派空手入白刃的工夫,施展的是短打七十二式中的三十六式进手的招术,搂,打,腾,封,踢,弹,扫。变化无穷,虚实莫测。
眼,身,法,步,腕,胯,肘,膝,肩,疾徐进退,刁拿锁扣。体似飘风,忽隐忽现,忽进忽退。就凭这两柄刀,依然占不了上风。
有些卖弄,但不得不说郑证因技击套路的熟稔。
武侠小说少不了武功的描写,郑证因显然将中国武侠小说的武功描写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它没有了吞云驾雾,驭剑而行的神话色彩,而是以中华武术为摹本写了实实在在的武功;它描绘的武功也不是或是点穴,或是掷镖等一二个招式上,而是样样都写,招招皆神,武功描写走向了广泛化。
中国武侠小说在现代如此地繁盛,一个重要原因是江湖人士被一些党团所重视。
在清末的"驱除鞑虏"的口号中,江湖人士参加了很多革命党起义。
于是一种江湖与党团结合的"会党武侠小说"开始出现。这种小说可以看作为现代武侠小说一个旁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