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课堂回顾:传播经典,我们是认真的!
亲爱的粉丝们,2017已近岁末,不知你们是否总结了这一年的收获?小编细数这一年里可是收获满满!自去年12月28日,我们陆续开展了张建会、张继的隶书班和王友谊、刘颜涛的篆书班,四位名家,各有千秋,所授内容皆是篆隶经典碑帖。同时老师们削繁就简将每篇经典分解成单独要义。先从笔画入手,中以结体过渡,最后以章法收尾。深入浅出,寓教于乐,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气韵和内涵。
在这一年中,周三的来临便是学员们最期待的事情,每次看到大家热情洋溢甚至激情澎湃的留言,小编就愈发的信心满满,不负我们传播经典的初心。
敲黑板啦!!!大家是否对学习的内容还记忆犹新呢,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回顾那些经典章节。
张建会老师主讲:简析《礼器碑》与《张迁碑》
俗话说:“写好第一笔,好写每一笔。”,张建会老师从横、竖、撇、捺四个最基本的笔画讲起,再到横折、竖弯勾等复杂笔画,起笔、运笔、收笔等细节处理都为大家详细讲解,随后结合了《礼器碑》和《张迁碑》的一些范字,深化了对两个碑帖不同特征的解析和把握,最后讲解何为临帖的关键,即意临,为我们进入创作阶段打下深厚基础。
张建会老师 “隶书”之我见
1、我感到初学隶书,要从规范入手,在隶书这个学习创作当中,我认为就是把握三个层面,一是法度,二是气象,三是意蕴。《礼器碑》和《张迁碑》都是东汉时期,具有庙堂之气成熟的隶书,它们在法度上最为规范,是我们入门学习隶书的优秀范本。同时我们要注意,隶书还注重气象,只注重法度缺失气象,我们的隶书也不会达到一个高度。第三是意蕴,我们从简牍帛书当中去体会,我们现在比清以前的书家要有眼福,看到大量出土的简牍帛书,就是汉人的墨迹,我们可借此体会古人的笔墨意蕴。
2、隶书在结体上跟楷书和行草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取势。我们知道。楷书和行草取斜势,一般来讲都是左低右高,比如写一个横画,它是左面低右面高的,隶书在取势上相对取平势,也就是说,要写得水平一些,切忌用楷书和行草偏倾的取势来写隶书。
学员之收获
冄冄
首先,感谢”三品名家”推出的这项惠民活动,给我们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其次,本次推出的”正书六家”可以说是当代书坛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对当代正书创作起到了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再次,张建会老师对传统的理解和吸收是创造性的,值得大家学习和体会。最后,让我们为繁荣书法,传播书法,继承书法不懈努力!
無齋
抢沙发,看见三品课堂更新就来看建会老师了,果然精妙,这种节奏确实静。赞个
妪痴乐
《古风.有感张建会老师的书法作品》
秦汉古风眼前新,求拙弃浊笔下惊。软毫挥出墨中将,硬功洒落纸上兵。提按点划恭迎让,纵横疏密显机灵。笔短意长孕故事,字沉珠珍屡舒情。
妪痴乐作于2016.1.30.
学员之作品(节选)
@天天
@尚书未央
@小门神
张继老师主讲:简析隶书摩崖经典《石门颂》
张继老师为大家讲解的《石门颂》是汉代摩崖刻石的代表,相较其他隶书更加恣意宽博,笔法中多了一些篆籀之气,更具凝重特质。张继老师依然从笔画入手,详细分析其字形结构,使我们掌握了书法中动、静态以及综合处理的手段。最后分析了《石门颂》的墨法和章法,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体会到《石门颂》的独特之处,感受到汉代摩崖刻石的魅力。
张继老师 “隶书”之我见
1、《石门颂》通篇给人一种写意的感觉即摩崖特质,这使它区别于其他碑刻。但学习隶书《石门颂》并不适合入手,如若对隶书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基础后,像《石门颂》这种比较率逸、朴茂的风格应为最佳选择。我们通过学习《石门颂》并掌握了它的艺术创作手段后,打破了对隶书静态、拘谨的认识,发现隶书同样是书写性很强的一种字体,同样能表现出与草书、行书一样的笔墨情趣,同样能抒发我们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2、对于隶书在墨法的变化上,需要注意用墨的节奏感、用墨的空间感和用墨的错落感三个方面。用墨的节奏感则是指墨色变化应该有它的节奏,不是突然的重或者突然的轻,也不是一味的重或一味的轻,是在变化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用墨的空间感则体现在墨色的变化,轻重关系的处理,使得一些墨色比较重的字或笔画有着向前来的视觉效果;而墨色较轻的有退后的视觉效果。这就使人们在平面中产生了纵深感、空间感。而在一件作品中墨色的变化要有错落呼应的关系,不要使墨色的轻或重处在一条线上,或者形成过于明显的规律。我们要在变化中去寻找它的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它的变化,即用墨的错落感。
学员之收获
見山
現在還在跟張建會老師學習禮器碑的基本筆法,對隸書有了簡單的瞭解。現在又見識到了石門頌,石門頌不似禮器碑那般法度森嚴,略微顯得朴茂又顯得靈動。是另一種不同的風格。張繼老師對石門頌可謂爛熟於心,寫起來非常飄逸的感覺,希望能跟張繼老師學好石門頌。
马有前
听张老师讲课如沐春风,是一种享受。看张老师神写字,令人拍案叫绝,其下笔果断迅疾,而线条洒脱凝炼,古朴厚重沉雄,使余一改写隶须慢旧识,脑洞大开。
幽拙斋主人(红松)
一位初学书法的童生的心里话: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三品名家公众号,先是参加了张建会老师的礼器碑的临习课程,一路下来,从笔画到结构,老师的视频笔法介绍,收益匪浅!现在有幸有加入张继老师的石门颂的临习班学习,衷心感谢三品名家提供这一学习平台,也感谢张建会与张继老师无私的奉献,让书法初学者找到方向,从基本笔画开始,从基本笔法开始.自己的学习感觉一下找到了,原来对着字帖临习,摸不清笔画的运行轨迹,现在呢有了老师的写字视频,就容易多了.同时老师又系统的逐步介绍,让我们五湖四海的书法爱好者,如身临其境,学习的劲头十足!最后再次感谢三品名家及两位张老师,还有默默无语奉献的微信群的管理员老师,自己也保证按时完成每日一字,遵循教学规律,逐步提高个人书法水平,在书法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学员之作品(节选)
@路?在脚下
@时光你慢些走
王友谊老师主讲:浅析《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金文的典型代表,王友谊老师带领我们从中锋、裹锋、方笔、圆笔等八种笔法开始学起,再来分析《大盂鼎》铭文的字形结构,最后比较分析了《沈子它簋》、《令鼎》、《墙盘》、《散氏盘》等同时期铭文,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金文的发展和演变,为我们探寻篆籀笔意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友谊老师 “篆书”之我见
1、《大盂鼎》虽已初具圆浑朴茂的金文线质,但在书写上又多有殷商甲骨锲刻遗风,线条起止虽然偶出锋芒,但修饰之感已将这种锋芒逐渐掩盖。直线刚挺劲健,顺其自然;曲线则刚柔相济,悠长而连贯,在点画之间平添了一种运动的美感,这也是早期金文的重要特征之一。
2、《大盂鼎》铭文在结字上的最大特点是字形大小渐趋一致,各部分的安排妥贴适应,不事张扬,不求缜密,而自然疏阔、严谨。结体以字的笔画多寡而自然变化:笔画多者,其结体大而不拥挤,笔画少者,任其体小而不使其松散,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的字大多结合紧凑,同时又通过笔画的穿插避让,使其顾盼生情,俯仰自得。
3、《大盂鼎》的章法:有行有列,左右顾盼,纵横有序。使每一个字得到一个相对等量的空间,书写者书范时必须高度注意字形大小及空间、位置的安排。充分运用避就、挪让、疏密、收放等方法来处理这种章法的统一与和谐。
学员之收获
在水之洲
入学 王友谊
非常敬佩三品以及背后不计名利的书家,正是你们为这个商品经济的社会带来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梁蕃永
谢谢王老师!王老师的的讲座很精彩!有分析,有指导,有示范。分析细致入微,指导有章可循,示范到位而精致。在《书法报》里刊登的文章,对每一个字都用《说文解字》进行了注释,对其结构、笔顺、笔法等也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可见王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用心良苦!对后学的无比厚爱和对传播优秀的书法艺术的无私奉献!在此,我对王老师衷心说一声:"王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青竹堂
非常感恩三品课堂为书法爱好者打造这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让我们在书法学习上少走弯路。所请名家进行的每一个讲座都做的那么经典,让我百听不厌,尤其近期听了王友谊老师的篆书讲座,分析透彻,知识丰富,示范实用,让我喜欢上篆书并越发产生了学篆书的强烈想法。再次感谢三品名家,再次感谢王友谊老师。
学员之作品(节选)
@本源
@河南车建超
刘颜涛老师主讲:《墙盘》与《毛公鼎》简析
篆书为各种书体的源头,写好篆书为将来学习其他书体提供了保障,刘颜涛老师在本次课程中以《墙盘》和《毛公鼎》为例,从点画着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篆书各个笔画的写法,再以结体过渡,使我们了解了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不同结体的书写法则,最后以章法收尾,加以《墙盘》、《毛公鼎》以及《石鼓文》的对比分析,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篆书独具一格的魅力。
刘颜涛老师 “篆书”之我见
篆书用笔,正合宾虹老人说的:“平、圆、留、重、变”五字法。通常说到的“玉箸”、“铁线”为代表的小篆线条时,其关钮则是善于于空中使笔,寓动于静,要笔笔送到,受力均匀,而不可使其柔弱,这才是“平”。平非板实,如水有波折,而不妨碍其平,用笔要外现平稳而内含波澜、暗流涌动,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动,才能见线势,方可得到“平”的要义。
起笔须要逆锋藏头,收笔须要回转护尾。篆法起讫要做到首尾衔接,势取全圆,而圆浑中仍不失润丽和柔媚。所谓如折钗股,此为“圆”之法。
用笔之法,要做到笔欲向右,势先逆左;笔欲向左,势必逆右,即先蓄力而后发力。笔画由积点而成线,遒劲沉着,所谓如屋漏痕者,此为“留”之法。
“重”并不是重浊,亦不是重滞, 在以笔杀纸中又能做到金至重而取其柔;铁至重而取其秀,使气而不逞强,不以鼓弩为力,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得到了“重”的法要。
笔笔之间须有左右回顾,上下呼应之势。笔随势转,情由势生,法而无法,无法而法,其不拘于成法的生动活泼正是其“变”之法。
学员之收获
蓦之
劉顏濤老師首先講授《牆盤》詳盡講了講解和分析了《牆盤》基本點畫。從細微之處入手,講授了合種點畫的寫法特點,同時分析了該點如是寫法的道理。見微知著,受益匪淺!講清楚了點在篆書書法中的獨到作用,讓學生從學習伊始,就重視點畫書寫。三品課堂真正是我們學習篆書書法的好課堂,能請劉顏濤這樣的書法大家為我們的老師,真的從心底感激您!
唐如
向刘老师学写金文,受益匪浅。以前网上乱搜,都是一星半点,亦或长篇大论,只是文字,不知如何下笔。照贴临写,亦不知是古风如此,还是字迹受损,说不定是拓片出错,这边还拼力描画。谢谢刘老师。
見山
刘颜涛老师是正书六家中最年轻的,但是却是白头发最多的人。因为参加正书六家巡展,在三品美术馆与刘颜涛老师有一面之缘。当时我拿着第二巡回展他的作品集找他签名,本以为他也会只是写上自己名字,没想到他很认真问了我的名字,写上某某方家雅鉴。虽然只是多了六个字,却从一个小的方面体现了刘老师平易近人,德艺双馨。在网上课堂里,我们只能学到刘老师的一点点皮毛,我们还要多加钻研,学习刘老师的艺技,也学习刘老师的品德。
学员之作品(节选)
@顾如平
@西西李
隶 书
篆 书
好了,小编就先带着大家复习到这里了。各位网友不要忘了课下勤加练习,所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各位网友也不要忘记在字外多下功夫。接下来的三品课堂,为大家带来的是王学岭老师和管峻老师的楷书课堂,希望大家可以继续跟随我们的脚步,学习书法,传播经典,弘传统文化之正大气象!
-----藝 無 止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