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情思 郭进拴

清流澈底湛天光,

  皓月何分上下方。

  倒影双丸寒跃彩,

  俯临十尺净含芒。

  龙宫此夕宜浇酒,

  兔窟何人独捣霜。

  特地乾坤新世界,

  一般都向镜中望。

  这是《直隶汝州全志》中记载的古人为《龙泉夜月图》题写的诗句。每当我读到这首诗,就想起了龙泉寺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

  对于龙泉寺,我是熟悉的。因为我高中毕业后,曾在那里当过一段代课教师,那里留下有我甜蜜幸福的初恋和我走上人生道路的一串脚印。

  龙年中秋节,我重访了龙泉寺。龙泉寺是古代“汝州八景”之一“龙泉夜月”所在地。遗址在今汝州市临汝镇冯店村西南。相传,过去有一个石龙头伸出地面,龙头后有股清泉,翻涌而出的泉水泛着晶莹的涟漪,流经一片含翠欲滴的竹林,流入牛涧河。公元一三五九年,有一禅师慕名远道而来,在此积德行善,修筑寺院,并取名为龙泉寺。又说龙泉寺是因寺址在五龙山腰,因此取名龙泉寺。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原是一片十年九旱的穷乡僻壤,寸草不生,老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老天爷为拯救一方百姓,就派了五条龙来这里降雨,可那大雨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结果旱象仍未解除,五条龙一气之下,就落在地上,变成了五个山头,山腰间还生出一口山泉,因而,人们就称这座山叫“五龙山”,把这泉叫“龙泉”。自从有了这龙泉,下游万亩良田旱象解除了,年年五谷丰登。老百姓为了纪念龙王的大恩大德,就在山腰盖了寺院,叫“龙泉寺”。人们还在龙泉前边砌砖垒石,组成了一个弧形水池,池内泉水莹然,清澈可鉴,池旁植满翠柳,山风吹拂,婀娜多姿,活像一个妩媚多情的妙龄少女,令人一见钟情,不酒而醉。明代汝州进士张政有幸欣赏到了龙泉夜月,留连忘返,挥笔写下了“汉主中兴天下归,龙泉涌出紫骝嘶。一轮明月擎苍翠,万古团圆影不移”的诗句。

  中秋节观赏龙泉夜月,更有一番意趣。当我来到龙泉寺时,月亮也笑着走来了。晚上的月儿格外明,格外亮。银轮般的明月,洒着明晃晃的清辉,习习的秋风,送来阵阵醉人的芳香;草丛中的蟋蟀、金钟儿、纺织娘……奏着动听的乐曲。那蓝蓝的天空,像一潭清澈的春水;那闪烁的星斗,像浸在水中的宝石,晶莹透亮。那月儿像一个落落大方、举止洒脱的美妙少女,谁不为之动情!忽听一阵小提琴曲飘了过来,那旋律,是那么婉转优美,是那样牵人情怀……我循着声音,绕过一段“曲径通幽”的甬道,来到了一株美人发丝一样的翠柳下,啊!竟是她!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十二年前的一个月夜,龙泉寺中学的教师都放假回家和亲人团聚了,我这个民办代课教师留校看大门。那天晚上,我一时心血来潮,打算构思一个短篇小说。两盒一毛八分钱买来的“汝河桥”被我吸剩下了最后一根,还没想出头绪,屋里烟雾缭绕,空气沉闷,我便到学校前边的龙泉周围散步,忽听一阵悦耳动听的提琴曲飘了过来,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我们学校的音乐教师凤仙在拉小提琴。凤仙是龙泉寺西边的七O四厂一位领导的女儿,是我高中时的同学,说起我来当代课教师,还有她的功劳呢。这个学校是七O四厂和驻地几个大队联合办的,正好缺个语文教师,凤仙就向她爸爸提议,让我来代课。我边想边向她走去。凤仙一看是我,就停止了拉提琴,从兜里掏出两个还带着体温的月饼,命令我吃。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到这里来,刚才我从你窗前路过,看你正在皱眉头呢!怎么样?大作家,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了?”我说:“还没影呢!”

  她用眼睛盯着我看,看得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谁知她又出入意料地出了个题目:“咱对诗吧!今晚月儿真明,咱就对带‘月’字的,谁输谁请客。”于是,“明月溪上见青山”、“月是故乡明”、“秦时明月汉时关”、“八千里路云和月”、“抬头望明月”、“海上明月共朝生”、“杨柳岸,晓风残月”、“行宫见月伤心色”等等带“月”字的古诗词,都被我们拉了出来,足足有上百句之多。回到住室后,我灵感大发,挥笔连夜写下了一篇散文《月夜》,第二天,凤仙看了,又帮我修改了几个地方,然后抄清寄给了一家报纸副刊,很快发表了出来,那便是我的处女作。

  后来,恢复了高考制度,凤仙考上了一家音乐学院,我又回村里当起了牧羊人。起初我们还经常通信联系。时间长了,她父母也发现了我们中间的秘密,极力反对这门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我母亲也托人给我介绍了一位山村姑娘,逼我们尽快成亲。我也觉得人家是大家闺秀,怕误了人家的前程,便草草和那个农村姑娘结了婚。就在我们举行婚礼那天,她回来了,但是木已成舟,她只好哭着走了……

  想不到,今天晚上又在这儿遇上了她。她说她大学毕业后,又要求回到了龙泉寺中学,她离不开这片土地。自从我们分手后,她不断给我寄书,鼓励我写作。等我发表了一些作品,转为国家干部后,我们便断了联系。今夜故地重逢,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凤仙不愧是大学毕业生。月光下,她仍然是那样苗条健美,沉静温柔。我们互相介绍了自己的近况,便又踏着明月洒下的银辉,漫步在当年对诗的草地上,久久找不出一句话来。这时,从桥那边涌过来了一群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他们一边赏月,一边说说笑笑向龙泉寺仅存的几间大殿涌来。殿前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原来是由七O四厂改为豫西煤机厂的厂工会和龙泉寺中学,正在这里联合举办中秋文艺晚会呢!凤仙当然是这台文艺晚会的活跃分子,她唱了一曲《十五的月亮》,又拉了一曲我刚才听到的那支提琴曲,我发现她拉得很动情,双手颤抖着,两眼淌出了大滴大滴晶莹的热泪。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只好独自一人来到龙泉寺北面的一座高坡上。只见月亮映出了叠嶂奇峰的轮廓,山峦都披着朦朦胧胧的灰衣,像瑶池的仙女,裙连着裙地簇附在主峰周围,用一只只巧手托起了像玉盘一样的明月,把五龙山顶峰构成了一个以天幕为背景的云空舞场,恰似众星捧月。由于山峰遮挡的缘故,五龙山上时明时暗,时浓时淡,时隐时现,不禁使我想起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名句来。放眼山下,万家灯火,银河灿烂,闪闪烁烁,奇幻无穷,天上没有一朵浮云,碧澄澄的天幕上,满缀着钻石般的繁星,一颗、一颗,一闪,一闪,汇成了星的礼花,光的海洋。这地下灯火和天上群星交相辉映,煞是好看,令人思绪奋飞,灵机浮动。

  我正要往前走,忽听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扭头一看,啊!是她,凤仙!我望着她,她望着我,望着望着,她靠近了我……哦!不!我已经不配她爱了。于是,我急忙向着山下走去。她仍站在原地。我回头望了她一眼,她的泪水在月光下闪烁,永远永远地闪烁在我的心上……(郭进拴)

(0)

相关推荐

  • 老一中招聘代课教师

    滕州一中西校高一招聘临时代课教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证. 工资由学校统一发放(基础工资+津贴补贴). 人数:语文1人,物理3人. 联系人:李主任,☏13516328857. 转发到朋友圈将获 ...

  • 《我的代课愿景》

    民间不文学,只记沧桑,只写远方--

  • 中秋趣事:宋神宗看完《水调歌头》后说,苏轼还是爱我的!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首先我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可以说是中国人必过的重大节假日,其重要性可以说和春节不相上下,既然是这么重要的日子,那么无论是居家团圆,还是在外孤单,无论 ...

  • 关庙情思 郭进拴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员大将,他不仅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其"湖汉表神功,扶纲伸浩气"的精神名扬天下,被后代帝王屡加追封,受世人无限崇敬.''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唯公 ...

  • 郭进拴||桃花谷情思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 ...

  • 【总第293期】《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文学评论《一颗感恩心 一腔赤子情——读杨德川先生散文集《龙泉湖畔》有感》

     杨德川,河南舞钢人,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先后任舞钢市财政局局长,平顶山市财政局副局长,调研员,平顶山市拔尖人才,平顶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智囊团财经组组长等职,在省级和国 ...

  •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武侯祠情思》

    [郭进拴原创]武侯祠情思 1998年3月25日上午8点,我与汝州市磊裕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火秀,副总经理桂丙银一行4人,从南阳宾馆出发,游览了武侯祠.    一提起武侯祠,我马上就想到了刘 ...

  •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竹林情思》

    自幼爱竹,尤爱竹笋! 今年入春以来,我和我们2012年在平顶山市委党校学习期间的老班长--现平顶山市政法委副调研员高宏亮先生每天早上沿新城区湖光路,过长安大道,便来到了湖滨公园.只见绿竹环绕,新竹万杆 ...

  • 郭进拴:原创散文《武侯祠情思》

    1998年3月25日上午8点,我与汝州市磊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火秀,副总经理桂丙银一行4人,从南阳宾馆出发,游览了武侯祠. 一提起武侯祠,我马上就想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 ...

  • 郭进拴|月季湖观鱼

    春暖花开时节,我又一次来到了平顶山市新城区的月季湖.湖面上都是凋谢的花瓣,在无风和水流静止的时候,花瓣静静地躺在湖面上,别有一番景色.正应了乾隆皇帝在"花港观鱼"碑阴面所题诗句中的 ...

  • 郭进拴|母亲节的思念

    郭进拴原创<清明节的思念--母亲逝世十六周年祭> 古往今来,母亲和儿子,儿子和母亲,这中间有一条终生走不完的路,这条路是一条息息相通的衷肠,是一道光照人生的彩虹. 母亲,是爱,是仁慈.善良 ...

  • 郭进拴|音乐喷泉

    郭进拴:原创散文<音乐喷泉> 郭进拴        平顶山新城区市民广场的音乐喷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晚上就会准时开放. 又是一个周末,我早早来到了市民广场音乐喷泉的观看台,一眼望去,只见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