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与马尔克斯: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孙娟
好的音乐不在于技巧繁复,而是在干净清澈中将人带入愉悦的感受中,如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同样好的文章不仅仅是立意新颖,更在于简洁的文字表达中,带着美妙的韵律感,如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音乐家在用音符作曲,作家在用文字作曲。
与其说表达的是思想,其实在思想背后,真正表达的是感觉。
关于生活真正的智慧在于感性。
每一个天才和出类拔萃的人都有出众的感性思维。哪怕是极度强调逻辑思维的领域,真正的卓越者也必然有感性的特点。
比如工程师沃兹尼亚克,企业家乔布斯。
在著名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所做的传记中,乔布斯在早期探索宗教,经历灵修,直到后来感知他人,运用直觉,这些都说明他有强大的感知能力。
他能够兼收并举,特别善于学习别人的能力,就是他能够感知到自己思维结构之外的东西。
“敏感”是人类的卓越能力。
如同李银河所说,有些人的灵魂强烈,深厚,充满活力,总是兴致勃勃地追求着爱与美,既快乐又痛苦,既苦又甜,由于敏感,对摄入眼耳鼻舌身的一切感观都放大了十倍;
有些人的灵魂微弱,浅薄,木木迟迟,活得浑浑噩噩,对各类摄入的感觉都缩小了十倍,几乎无感,既无强烈的快乐,也无深切的痛苦,不苦不甜,味同嚼蜡。
然而,这样出众的思维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所以大众才会强调理性。
其实理性只是现代科学和商业的产物,想要出类拔萃,光有理性是不够的。
因为缺失了感性能力,所以人们往往把情绪和感性混为一谈。
其实感性是一种高于理性的思维能力,而情绪却是人在应激下的本能反应。二者关系不大。
如同这些人类历史上天才们所做的经典艺术成果。
巴赫的曲子,对位工整,但又总是能够让人躁动的心,浸入安静清明的湖泊之中,而最能带给人享受的,是大小提琴无伴奏。
有人说,巴赫的音乐有建筑性。
如同站在哥特式大教堂前面,比如科隆大教堂, 阳光从教堂的侧面开始,一米一米慢慢从东爬向西,有几十层楼的纵向高度全面渗入推进。
哥特式教堂线条本身就繁密犬牙,所以光影跟随缓缓变化。
a点升起, b点落下, c点升起,d点落下, 一切都在持续变化。
但是你却看到的是安静与秩序。
所以,在午后,深夜。放一首巴赫的曲子,你的神经就会在这样安静的韵律下放松安定下来。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恐怕是我所读过的所有文学作品中最让人震撼的作品。
马尔克斯善于非线性的叙事,同时又会巧妙的将大量细节和感觉糅合在一起。
感受他的讲述,并不需要分条缕析的来分析事件。
单单使用感觉,从整体上来把握,就会感受到他的作品犹如一曲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场面宏大,韵律极强。
好的文学作品从不堆砌华丽辞藻,但是必然有隐藏其中的音乐美感。
马尔克斯是一个天生敏感的人,他对音乐,美术,舞蹈,文学都从小热爱,也都很擅长,只是最后他选择了用文字来表达他在这些艺术中感受到的美感。
在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也提到:
“……我们躺在地毯上,用心聆听大师,弃绝学术思考。
我在国家图书馆偏僻的小音乐厅里萌生的爱好就此起步,终生难忘。
如今,我听过所有能听到的音乐,最多是浪漫室内乐。被我看做所有艺术形式的顶峰。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间,我在墨西哥创作《百年孤独》时只有两张唱片。
用字母分类似乎过于老套,于是我决定按个人习惯,用乐器排序。
大提琴是我的最爱,从维瓦尔第到勃拉姆斯;
小提琴从科雷利到勋伯格;
古钢琴和钢琴,从巴赫到巴托克。
直到我发现了一个奇迹: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
包括洗碗池里锅碗瓢盆的声音,
只要它们能满足幻象,让我们看到生活正往何处去。
……然而,时光流逝,好音乐走进家门,我学会了为写作挑选合适的背景音乐。
平缓的段落听肖邦的小夜曲,幸福的下午听勃拉姆斯的六重奏。……
……他们发现我的第六本小说《族长的秋天》和贝拉巴托克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我在创作这本小说时,确实反反复复的听过它,
……但我从未想到,它对我的影响,竟然渗入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