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侬辛丑夏日书作十幅

凤箫声动/赠字

临海望山/赠字

紫气东来/赠字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校友书

装裱后

以文常会友,惟德可为邻/嘱请

静坐得幽趣,清游快此生/嘱请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嘱请

陈家/嘱请

托裱后

缘/自题

好一个“缘”字了得

——书后记

文/金侬

去奥森走步,出一身臭汗,回来洗个澡,便就开始坐下来,静静写一会儿字。

这一次写的时候,不知动了什么妄念,竟看起了微信,目光一下子就停留在我微信头像老早写的那个“缘”上。

突然觉得此字写得是如此不好,就决定重新写一个,把它换掉。

顺手拿起一支毛笔,也就是平时练字普通的那种,蘸上墨,不假思索地就写,写出来的就是这个字。

却十分地让我满意。(是我满意,不代表看官您满意——金侬注)

因为“晕墨”效果好。

细细观察,整个字的线条是有里外之分的,就像做了X光透视,或者更先进的CT和磁共振一样,有骨有肉,骨肉分明。

里面“骨”的部分是浓墨,外面“肉”的部分是淡墨。

所谓的“晕”,就是“肉”的淡墨,附着在“骨”上,包裹着“骨”,使得硬朗的“骨”多了一层柔软,外圆内方,刚柔兼济。

刚柔兼济,也是书法的高境界,所谓“遒媚”,是也!这是书圣王羲之先生的境界。前人以“遒媚”论王书,意即王书既有刚劲有力,又有温柔妩媚,水一般无坚不摧的软功夫。

硬功夫在骨。

软功夫在哪里?

当然在肉。

杨玉环何以魅倒唐明皇?靠丰腴之肉。

千万不要迷恋模特!这些“衣服架子”,多骨少肉,近距离触碰,硌人!

“晕墨”之晕,仿佛月亮“长毛”。这不是分两次写出来的,更不是涂鸦般涂出来的,而是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自身体会,很不容易!

它首先需要稔熟,也就是说要能写得快。写得不快,或者说,写慢了,写哆嗦了,就可能写成老百姓说的“虾米”。专业地讲就可能是臃肿的“墨猪”。

说句实在话,备受书法爱好者推崇的明人王铎,他使用的某些“晕墨”、“涨墨”就有“墨猪”之嫌,只不过此公被日本人炒作过后,头顶巨大光环,使观者生出了眼障,把缺点和失误当成了美艳的创新。

其次是对“墨性”有相当的了解,不但能把墨分成五色,更要能把五色调和到一起,方能成晕。

还要会用纸。“晕墨”的制造,离开中国宣纸,是没可能的。

只有独特的中国墨,加上独特的中国纸,加上独特的中国笔,再加上——这最后一点是关键中的关键——执中国笔的那个人会使用“中锋”,方有可能营造“晕墨”效果。

当然,效果再好,也仅仅是形式,即如音响设备,效果再好,播放敲打铁锅的刺耳声音,或许更能使人狂燥。

所以,优美的书写,最终决定了效果的价值。

看看,是不是真的不容易。(是我觉得不容易,不代表看官您觉得不容易——金侬注)

——记于2021年7月25日

关于金侬:

本名张扬,书法落款名金侬,常用笔名废墨。

著名书法家,知名影评人、记者,资深媒体人,小说家,编剧。

  中国文联编审,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民盟书画院会员,中国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会员,清华附中特聘专家级书法教师,文化部老年大学特聘书法教授,原《大众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更多资讯,可搜寻头条百科金侬词条,百度一下金侬书法,或可关注金侬头条号——金侬自媒体。

本公众号每周六日更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