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爱在房子里放置"屏风"?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

“屏其风也”,是为屏风,是一种放在中国古代建筑物内部专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屏风”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诗“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可见屏风已成为白居易生活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到了明代,在仇英所绘的《博古图》中,画中的主要人物被两扇大屏风所包围,占据了整幅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分割两个世界。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中,屏风作为一种家具已经俨然成为文化承载。那么,为什么古代人如此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呢?

一、屏风的历史

中国古代屏风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在明代罗颀所著的《物原》中便有记载:“禹作屏。”传说屏风是大禹发明的。而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就是有记载了孟尝君在前面与宾客谈话,他的侍史就在屏风后买你记录谈话内容。

由此可见,屏风在战国时期已经是常设家具了。在《礼记》中说到:天子在户牖之间设置斧依。斧依就是指的斧纹所饰的屏风,《礼记》中的屏风是一种彰显天子身份的象征,成为君臣之分的一个庄严的礼仪空间,象征着权力地位。

秦汉之迹,屏风就是不只是天子和诸侯的专属了。在汉代,有钱有地位的人家都设有屏风。《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为太子的时候,专门建立思贤院来招揽宾客。在苑中中房屋建造的非常奢华,房间内还有华丽的屏风帐幔被褥。”可得知太子的幕僚都可以使用屏风。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汉代的屏风除了前代的独扇屏之外,出现了多扇拼合的曲屏又称为叠扇屏,常常与床榻结合使用,显然成为汉代卧室里的装饰品。

屏风在魏晋到隋唐五代时期更加流行。在东晋顾恺之的《烈女传图》就可以看到图中的屏风变为当时流行的三扇屏风,通体描绘山水,在画中可见,当时使用屏风的场景,除了起装饰作用,更重要的还是遮蔽挡风的作用,此类折叠屏风使用方便,没有独扇屏风的宽大笨重的缺点。隋唐五代时期,在屏风上做书画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使屏风更具文化元素。

《新唐书》的记载屡见不鲜,其中《新唐书·魏征传》就有这样的记载:“帝以旗上疏列为屏障。”唐太宗将旗上疏列装饰到屏风上,以作警示。此时还有一种连排屏风,将“君臣成败五十种”, “君臣事纪十四篇”书于屏风之上,作为备忘警示,而且这种屏风不受数量限制,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减。据传说: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曾经将七十面屏风作画,用活动钮进行连接,随意施展摆放,在他晚年就以这七十个屏风做组成的空间作为休息的场所,叫做屏宫。

时间到了宋代,此时的人们不但室内摆放屏风,屏风也从室内流行到了室外。宋人说,“今人称士大夫之家,必曰门墙,曰屏著,是矣。”可见在宋人的士大夫之家里,摆放屏风已经蔚然成风。宋人柳永曾作词曰:“榴花帘外飘红。藕丝罩、小屏风。”这样的描述让屏风极具美感,甚至有点暧昧的气氛,让人无限遐想。宋代的屏风上通常以精美的书画做装饰,将分隔空间与装饰美观融为一体。

宋代屏风在造型装饰上,地盘采用屏框内分割小格的作法,格内镶板,浮雕绦线,屏心做出书画装饰。值得一提的是,屏风的意义在宋代发生变化。在宋代,屏风的审美象征意义已经开始超过其遮档的实际用途,成为精神层面的象征,屏风成为歌功颂德、说教警戒的常设载体,摆放在房屋之中。

明清时期,随着中国古代家具达到顶峰,屏风文化也盛行起来。屏风已成为富贵之家必须的装饰品,在《红楼梦》中描述中,屏风已成为送礼之物,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在当时,凡富贵人家,家里必摆放有各种类型的屏风。据传说,明嘉靖时期,内阁首府严嵩私人物品中,仅屏风一类就多达四百件。从现存于世的屏风藏品中,我们不难看到明清时期的技艺高超、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

二、屏风的作用

纵观屏风的发展历史,屏风最初是为隔断所用,之后发展成为宫廷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当屏风在民间流传起来的时候,隔断的作用更加明确,将屏风摆在室内,隔绝互相影响,同时又比两个房间更易于交流。

随着时代的变迁,屏风隔出两个空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恰恰符合古人那种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意境,让这时的屏风在装饰上更为突出,屏风上装饰以各种彩绘,文字,图案精美,丰富多彩。屏风上记录了当时历史故事、人间百态。

此外,古人对住所又特定的风水的讲究,古人认为房屋中最大的忌讳的就是房间直来直去,所以作为隔断作用的屏风,就跟“影壁墙”的作用一样,将厄运挡在前面,同时起到纳福、聚气的作用,保护着主人的财富、地位、健康。

三、小结

屏风作为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凝聚着古代工匠的精巧技艺,屏风放置与室内,将分隔、美化、风水等融为一体,同时又与古代家具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和谐气氛。屏风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是人们生活起居所向往的状态——安谧、和谐,让人们倍感舒适,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哲学和人文关怀。因此,古人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来营造出这样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史记》、

《礼记》、

《新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