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认知能力的三重境界
一说“认知能力”,还“三重境界”,肯定会有人想到王国维:“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王国维定义的人生三重境界,很诗意哈!——但这次讲的不是这个。
也有人会说是不是“看山”的那三重境界呢?也不是啦,——看来看去到底是不是山,其实终究也没把问题说清楚。
今天我是想借用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帕克“思维模式的三个阶段”来帮助你理解这个貌似很大的命题。所谓的“思维模式”,在我看来就是“认知能力”;所谓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三重境界”:
第一阶段“无知的确定期”——学到什么相信什么,该阶段一定要接触可靠的常识;第二阶段“有知的混乱期”——接触到的所有学派知识认为都有道理,某种无体系的相对主义,很多所谓的业内人士其实就停留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批判性思维期”——能够通过取证、分析、推理等方式作出理性判断,这是思维真正成熟的阶段。
之于茶,绝大多人其实是被卡在了第一阶段——“有知的混乱期”。因为自己对于茶的“无知”,所以当“有知”出现时便“不得不”被动接受,——否则你连“知”都没有,虽然这个“知”还尚不确定是“真知”、“正知”或是“妄言”。
所以这个时候最需要接触到“可靠的知识”。但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却极难满足。这里有主动、被动两方面的原因,先说被动原因:
从种茶、制茶者的角度而言,他天然有推广茶、销售茶的责任,但却没有教授茶知识的义务。一来,他知道您也并非是真想专门的深入学习,而只是浮皮潦草的听个稀罕而已;二来,种植、加工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不是坐在那里这么一说、您那么一听就能了解的,更何况卖茶者往往也并非种茶、制茶者,所以多少会有些“强人所难”;三来,出于某种小小的私心,其实人家也不大愿意买茶者把茶了解得太明白,用人家的话说就是“把茶喝得那么明白,就没意思了……”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您很难从种茶、制茶,乃至于卖茶者那里获得充分详实的相关知识。
再从您自己一个品饮者、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并非正知、正见很难获得,正相反,它们非常之丰富!!有很多甚至是免费的!我就曾专门聆听过茶学老前辈徐亚和老师的茶学讲座,他严谨、客观、平实、专业素养高。讲座内容逾百期,系统、全面、详实。从茶地的产区分布、水土气候、田间管理,到茶树的品种特性、生长周期、种植维护、光化反应原理,再到采摘加工、茶样审评。如此宝贵的学习资料,着实难得!所以,我都是做了笔记的。
但问题是,在我看来是如此珍贵的学习资料,打开量能有多少呢?——平均每期50~60次,算上此前两年的那回首次推送,打开量也不过每期200~300次。别说100000+了,连上千都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无知”的大众并没有判别内容价值的能力,所以对真正专业的东西也就无所谓了。况且,如此系统的种植学、加工学内容,非我这般打算在茶专业上一条道跑到黑的,是很难意识到其价值的。同样,还有很多农学院茶学专业的二手教材,都是非常廉价且极专业的学习资料,但鲜有几个人去啃这些书的。他们则更愿意通过看一些“蛮有调调”的杂文、随感类书籍来习茶,更轻松些。这也就注定了他们只能停留在“无知的确定期”。
再说“有知的混乱期”,这是很多业内人士或所谓“资深爱好者”的状态:谁的课都上,谁的话都听,谁的茶都喝,说来也是阅人无数,但张口闭口间你却总能听出些个自相矛盾的地方。追根究底之下,要么也一脸茫然,“唉,也是啊……”要么嬉皮笑脸一番,顾左右而言他了。这就是那些所谓“半瓶醋”的“专业人士”。说到底,就是没有建立起系统认知。
这里需要提一句的就是那些“基于品牌的茶学理论”,看似系统,却往往会流于局限与片面,原因明白着,就不废话了。所以就算是要习茶也不能指望着跟品牌学习就能建立起自己的系统认知,——至少不能只跟一个或两个品牌学。
最后,“批判性思维期”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一个开拓性的现代茶人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你敢不敢问为什么?“何为'越陈越香’?会是什么香?陈化标准有没有?陈化环境标准有没有?南北方的陈化诉求是否一致?在这些尚未达成共识之前,何以'越陈越香’?何以'保值增值’?”
“如果茶被定义为食品类,那为什么大家还在拿样本的理化分析说事,而不去关注茶的入口体验呢?”
“作为传统的文化形式,茶是独立出来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呢,还是将其融入到现有的传统文化门类中去应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呢?而这个标准又会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
这样的追问是带有思辨性的,带有批判性的,带有开拓性的。我们并不是要把一个人问到无言以对,但当一个真正的茶人也被问得沉默,也就意味着他开始了真正的思考……
好了,这就是认知能力的三重境界,——您,又在哪层呢?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