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透:如何拥有[识人]的能力?
用思考对抗迷茫,用行动解决焦虑
这是我写给你的第99篇文章
如果一个女孩朋友圈里全是她去各种高级场所的照片,一定不能追。 或者还可能会有她去全国各地5A级风景区的摆拍照,根据多年经验来看,这种女生都不是善茬。 在陌生的场合小动作多,眼神飘忽不定的人很可能不自信。 大家都在讨论事情的时候,动不动就要插几句话的人,往往是内心不够自信,怕没存在感。
常去夜店的女人大概率放荡;
判断一个人是否单纯要看ta前任的数量;
在公共场合说话大声的人往往缺乏同理心;
笑起来温暖的人往往真诚友善……
为什么这种“通过单一小事做出全面大判断“的所谓识人技巧都是狗屁?
因为他们首先否定了人的立体性,而是在把人脸谱化,标签化。
常去夜店的有可能只是朋友圈子比较西化,前任数量少也未必是因为单纯,反而可能是因为太多算计;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习惯了一个需要大声讲话的场合,至于笑容,蛇蝎美人不要太多。
这种片面的判断太容易被反例所驳斥,因为人不是二维的平面画。类似的标签化认知还有学历低的往往学习能力不行,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真的让人大无语,麻烦都请跟着厨余垃圾一起被回收好么。
所以——
如果这些东西不可信,我们应该相信什么?
02.
识人的原则:惯性,行动,选择,时间
时间,行动,选择,惯性,在复杂的人性面前,这是唯一可供信赖的金线。
林生斌可能是个深情的男人,也可能不是。但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个精明的男人。
这个属性不光体现在他利用“天降人设林爸爸”的“意外运气”来创品牌赚钱(同样是天降人设,信小呆就没这个脑子);
也不光体现在他抢在7月1号之前发微博(利用国家大事的热点对冲,将个人事件的讨论度降到最低);
也不光是他处理遗产及赔偿金时,“字字皆合法”但“处处不合情”的处理方式。
而是,从他在事故发生后当即顺势利用媒体及群众情绪为自己造势,一手打造出”老婆孩子在天堂“的账号来获取舆论支持,硬生生和绿地集团刚出上亿的赔偿金开始,就体现出了这个人在办事层面的精明、坚毅/冷酷。
这就是“行动的惯性”。
精明本没错。
通过精明,他漂亮的赢了这场“正义之战”,得到了巨额赔偿,让老婆孩子的死至少得到一个公正的结局。
但是,当精明的算计落在了感情的头上,落在了未亡人头上,落在了对大众情绪的操弄上,甚至和生命的代价交织在一起后,在“感情vs利益”的选择碰撞中,他的选择暴露出的就是其人性最主导面的底色——自私,贪婪。
这就是“时间拷问下的选择”。
如林生斌所说,他没那么好,也真的没那么恶。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确实有过善良,我也不怀疑他当时的悲痛。
但,这些都抵不过其人性中精明、自私、贪婪的一面。
而这些都不是靠其说的话、短时间的行为、一时的判断就可判断出来的。
所以这就引出了识人原则中的底色规则:
就事论事,慢点判断。
比如,知道某个人在做慈善,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觉得这人好有爱心、好善良,那你就是在就事论人。
因为可能接触后你会发现,他做慈善只是为了最快速低成本地逃税或者拿一个虚荣的头衔。
慈善不一定就等于善良,也有可能等于精明,等于虚荣。
所以,怎么避免这种事呢?
一个建议是,在素材量不够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不要盲目去支持什么人,而是支持某件事。
比如,支持4年前的林生斌为妻女上诉呼吁公道,这件事本身毫无问题;
但是对这个人本身,应当谨慎给与仅限于事情本身的共情——他确实是一个死了老婆孩子的男人,但这不是我给他花钱的理由。他卖的衣服如果质量不好,该退还是要退。
做一个理性的热血者,对事情报以热情,但对人保持冷静。
但遗憾的是,这恰恰是我们今天的“快社交”所严重缺乏的。
人们往往希望通过一件事、几句话、几天乃至几小时的交往就给对方下一个触及灵魂深处的判断。交浅却言深,其实是自己将自己推入不安全的禁区。
识人,与其说是增加某种能力,不如说是增加理性克制的耐力。
03.
识人的术与道:判断与归因
所以说了那么多,到底怎样才能提高识人的能力?
首先,在标准层面,接受复杂拒绝片面,接受多元归因拒绝脸谱标签;
其次,在原则上,以行动、判断、惯性、时间为根本原则,就事论事,慢点上头,积累足够多的素材之后再综合对人做判断。
第三,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同时提高自己对[人性]的认知水平。
具体如下:
一、从“道”的层面,首先要做的是养成识人的习惯。
也就是经常性的去思考:这人为啥会这样?如果是因为A原因,那ta还会做出别的什么事儿?
这是非常有效的练习,不论是针对身边交往频繁的朋友/同事,抑或是对对已经报道完全的热点人物做行为分析,都有效。
其次,通过读以下三类书提高自己对人性的认知:
1,历史类;
2,心理学类;
3,立足于现实的小说或电影。
前两个不必赘述,简单解释一下第三个。
一切优秀的小说和电影,其本质都是对于人性的探讨和呈现。
比如《呼啸山庄》中讨论的其实就是极端型人格;
电影《幸福来敲门》里完整地展现了一个人“乐观”和“坚毅”的品质在各个时刻的呈现。
《我不是药神》中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帮所有病人运药”的好人,又为什么会“变坏”,这其实都是基于主角最根源的“利益至上”与“怯懦”。
在这些效仿自生活的故事里,通过作者上帝之手的呈现,可以更清晰地对人性加以了解和剖析。看的越多,越能理解什么叫做“惯性”,以及为什么是选择决定了一个人。
所谓“识别”,本质就是锻炼出一种对人性进行“正确归因”的判断力。
而真正的能力内化到最后,就会成为一种长期判断训练出的直觉,从而可以快速做出识别。
当然,如果你自己看不懂的话,去看一些优质的影评解读也很有帮助。
此处推荐B站的电影最TOP,以及杨宁老师的文学课。再想进阶的话就可以去读对文学人物的剖析论文,是很好的提升。
二、从“术”的层面,有以下几个方式是我自己常用的,可以帮你获取有效信息:
1.和ta讨论一些相对复杂有深度的问题,包括哲学、历史、政治、对矛盾人物的判断等。
观点是其次。
重点是通过对方的思考和表达行为,可以看出其思维水平及思考能力。
问题来源可以是一起看完电影或者聊到某本书时的拓展发问,或者对一些事物定义的探讨,比如:什么是剥削?怎样看待内卷?
如果是和聪明人聊天,在对话过程中甚至能够看得到他脑内高速运转的跳转过程,很有意思。
2.询问ta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对身边事情的分析及判断。
同样,观点是其次。
重点是ta做分析时的出发点和“分析”这个行为本身。这种下意识的判断和分析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的三观立场如何。
是基于利他还是利己?是冷漠还是热情?
如果ta对这件事不熟悉呢?没关系,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行为。同样是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有人会信口开河,有人会直接下判断“这是xx的错”,也有人会说“我对这个事情的了解不充分,只能说如果xxx的话,那么有可能xxx”,
3.跳出两个人的关系限制,去多角度了解一个人的行为,而不仅仅是一件事、一个角度。
比如前文提到的“深情但不忠诚”,这二者之所以不矛盾,是因为忠诚的表现从来都不是深爱,而是有较高的自我约束标准和守信的能力。
这不仅仅是在两性关系中才有的特质,而是一种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表现出来的惯性。
比如一个对朋友守信、在工作上言出必行、平时就会拒绝诱惑的人,在感情上也大概率比较忠诚,这是一种性格上的惯性。
4.对于重要的人,要有意识地分析、复盘ta长期以来的行为,寻找共性。
什么是重要的人?——需要你投资的人。
投资时间,金钱,精力,感情,一切需要你付出的都需要做认真的考量。
时常想一想,ta为什么要这么干?ta对我无心的贬低是源于对自身自视过高的傲慢,还是出于利益至上的功利心?
5.有机会的话,制造一些行动的机会和场合,看对方的应对。
这里说的不是找个朋友当小三去测男友是否会出轨这种脑残操作,而是看ta在利益面前、在困难面前、在贫穷时、在富有时,会怎么去做。
比如,一起出去旅游,去参加活动,去做有点难度的事情——比如登山或者尝试某个新事物,去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
或者最简单的,和ta去高消费场所但不消费,看ta是坦然还是怯懦。
越是在困难和利益面前,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
6.观察ta交往的朋友,或者欣赏的人
“居视其所亲”出自《资治通鉴》,意思就是平时看他跟怎样的人亲近。
ta对人的判断,表现出的就是ta的价值取向,以及ta属于怎样的圈层。
这个和出身无关,和所处的环境也无关。
哪怕一个人出身再差,学校再烂,也总能找到正直、乐观、善良的朋友,在生活中碰到和自己脾气相投的人也会忍不住来往。
就算实在碰不到,也会对这类人心向往之,欣赏并且努力靠近。
最后。
回到开头,为什么我会说那些片面的判断“不算是错”?
因为通过行动去判定一个人背后的动机和属性,本身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这些碎片呈现出的孤立的、短期的、过分笃定单一的逻辑关联。
对一个人没有一年以上的交往,都不要对对方做出任何深层次的判断。
通过一些言行举止快速判断出这个人你是否愿意相处,能够共事,这是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想要通过所谓的识人技巧去断定人性,福尔摩斯怕也没有这么狂妄。
归根究底,人品,人性,都是太难以捉摸的东西。没有时间的考量,没有利益的考验,一切判断都显得浅薄。
在此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保持克制的热情,理性的友好。只有不轻信,不盲目把自己交出去,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因“识人不明”而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