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就了一个这样的杜甫?

文丨《那些年》瑞格格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

然而李白与杜甫又是那样的不同。说到李白,我们会脱口而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样的句子。而提到杜甫,想到的则总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的诗文。

文字不会说谎。杜甫的忧国忧民与大慈大悲,源自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大势,也源于他自己颠沛潦倒的人生境遇。

曾是少年

杜甫也并非生来就会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这样的句子,他也曾“年少轻狂”。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这是北方有名望的大士族。远祖是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为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说家世显赫,一点没毛病。

虽然杜甫很小时母亲就去世了,但他的少年时代是富足而安定的,“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和所有孩子一样爬山、上树、摘梨、打枣。而且,他天资极佳,七岁能作诗,“开口咏凤凰”,是个天才少年。

“读万卷书”到十九岁,杜甫开始“行万里路”。二十四岁那年,顺便在洛阳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落榜了,但似乎杜甫也没觉得这是啥了不得的大事,继续游历四方。行至泰山,他大笔一挥,写下了千古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你看,我们印象中那个眉头紧蹙、忧国忧民的小老头,也曾年轻热血。不然何来“登泰山而小天下”?不然怎会写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让多少读书人热血沸腾的句子?

可是,渐至中年,杜甫开始饱尝时代与生活赠与他的一杯杯苦酒

仕途坎坷

746年,35岁的杜甫带着一腔抱负来到了长安,并在第二年参加了“制举”考试。此时的杜甫文学上已小有造诣,想必落笔交卷那一刻真的有壮士收刀入鞘的自豪感。

然而,放榜时,杜甫傻眼了——“零录取率”,所有士子全部落选。实际上那一年的科考就是一场闹剧,由宰相李林甫一手导演,因为他转头就向唐玄宗汇报“野无遗贤”,咱们人才选拔工作做得好,有用的人才都已经招进咱单位了。

功名无望,紧接着父亲去世,让杜甫失去了生活来源。无奈之下,杜甫只好在长安一带流浪,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生活。

又过了四年,唐玄宗举行祭祀大典,杜甫献《大礼赋》,玄宗甚是高兴,命其待制在集贤院,等候分配。可是巧了,主试者还是宰相李林甫,结果杜甫仍没能得到官职。

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愿赴任,朝廷遂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说白了就是兵器库的看门大爷。杜甫从了,为了糊口。

好歹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可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妻子悲戚的哭声,他们的小儿子饿死了。中年丧子,何其痛哉!

这是杜甫来长安的第十个年头,从而立到不惑,本打算献身于社稷,却奈何亲见帝国腐朽将倾,自己也痛失至亲。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中就有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紧接着,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带着一家人开始逃亡。一路风餐露宿,尝尽艰辛。刚安顿好家人,杜甫又听闻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于是只身北上,结果不幸落入叛军之手,被抓回了长安。又一次妻离子散。

两年后,757年,杜甫逃了出来,到凤翔投奔肃宗。肃宗感动,授其右拾遗。后来,杜甫的好友宰相房琯被罢免,杜甫为他求情,触怒了肃宗,被贬往华州......

这一时期的杜甫就是这样,几番任命再贬谪,没什么像样的官职,倒是让他见识了人间百态、黎民疾苦。于是那个曾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少年,笔风一转,写下了传唱千古、令人潸然泪下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晚年时光

杜甫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遂辞官辗转来到成都。当时,杜甫的好友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给了杜甫不少接济,并且授杜甫为工部员外郎。后来严武去世,杜甫又得夔州都督柏茂林照顾,算是安居了几年。

这段岁月,是杜甫后半生中难得的安生日子,也是杜甫非常高产的一段时期。文字中似乎也有了一些闲情雅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但其实,那份心系苍生的执念,一直都在。所以,当他去拜谒成都西北的诸葛亮武侯祠时,忍不住老泪纵横,“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所以,哪怕风雨掀翻了自家陋室的房顶,他想到的还是那些仍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黎民百姓——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后来,杜甫思乡心切,欲乘舟北归。但行船北上谈何容易,最终,他兜兜转转,终没能如愿。在船上漂泊了两三年,时常食不果腹,770年冬,他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九岁。最后岁月之凄苦,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已有如是写照,“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走了,恐怕是带着太多太多的遗憾而去。遗憾至死没能北归故土,遗憾昔日辉煌大唐日渐破败,遗憾此生未能庇护家人周全......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他把那么多的美丽馈赠给历史,而他的实际人生却基本无助。”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大诗人就这样走了,留得后人无限追思。鲁迅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闻一多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生得潦倒、走得潦草,却心怀家国、大爱苍生,我们似乎能透过历史的背影看到他眼中常噙的泪水。艾青有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这个深爱这土地的人,也该被我们深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