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与机器人共舞的博士
学霸的苦恼
27岁时,山东汉子贺志武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结束了自己长达21年的求学生涯,在清华大学拿到了固体力学的博士学位;他没有继续自己的传统力学科研生涯,而是选择进入职场打拼。为此,他离开了生活近十年的北京,南下来到了气候迥异的广东佛山。
这些变化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北方人来到潮湿温润的南方,生活环境需要适应;校园里的便利生活没有了,喜欢冬泳和跑步的他暂时没找到合适的运动场地;而初入职场,他更需要努力转变自己的心态去适应新的身份。
但这些都不是最困扰贺志武的东西。上下班的路上、饭前饭后的等待与休憩中、睡前的台灯下,他的脑海中总是充斥着一个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那个在颠簸中行走的机器人前端的执行机构比较平稳?怎样解决一直打滑的双抹盘的运动控制问题?
这些问题可太难了,全世界都找不到几个可以学习的对象。他们曾经看到过一个日本团队发在网上的视频,发现日本人做得还可以,就把日本团队请到国内交流,结果人家的经验和想法没办法复制到自己的场景中。
一项技术难题解决不了,贺志武心里好像有一块大石头,身上也像生病了一样不舒服——这是学霸才会有的苦恼。他脑子里总是想着那台机器人,那是一台需要自己在刚刚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地面上行走的机器人,因为混凝土地面刚刚打到施工板面上,还未完成抹平整平的工作,地面上有双层钢筋,人走在上面都能感受到很大的起伏,而贺志武和他的同事们需要自己的机器人在上面行走时还能在内部维持住一个与水平面极致平行的平面。
如果觉得太复杂,你可以这样想象:机器人就像一艘行驶在海面上起伏不定的船,而贺志武他们需要在船内放置一个永远稳定平衡的平面,任由船身如何翻覆,它自岿然不动。
传统地面整平施工与博智林地面整平机器人施工场景对比
对“平衡性”有如此之高的要求,对工程建筑有所了解的人应该会知道,他要创造出来的机器人就是一台用来从事地面整平工作的机器人。在混凝土施工被广泛应用的这些年中,此类整平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相似的,工人们需要拿着一个外表类似耙子一样的混凝土抹平刮板,弯着腰,一下一下、一寸一寸地将地面刮抹至光亮平滑。虽然现在有厂家发明了带电动功能的整平机,前面的整平刮板可以贴在地面上电动振捣,但仍需要工人们弯腰手持它一点点推进。
刚来广东的第一个月,贺志武就被派去了工地,现场体验这项工作有多辛苦。他拿着一个木制的刮板,学着工人大哥们的样子,一下一下地在混凝土地面上振下然后拉回。试了小半间屋子后,他也体会到了工人一直弯着腰做这个动作会有多累。
闯进建筑行业的“陌生人”
尽管“机器人”与“自动化”等概念在制造业中已不新鲜,但对于中国当下的5000万建筑工人来说,他们的工作仍然是这个时代对“艰苦奋斗”的最好体现,“汗水”、“力气”及“辛劳”等词汇用来描述建筑行业仍然毫不过时。
博智林科创大厦
来广东之前,贺志武从未接触过建筑业,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就是“看过一些类似的视频和介绍”,完全不知道盖一栋房子需要哪些步骤。和他同一时间来到广东的谢军差不多也是同样的状态。2018年下旬,二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到了来自碧桂园集团人力资源部的电话,被邀请加入碧桂园新组建的建筑机器人研发公司博智林。
谢军那时已经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一名在职研究人员,从事的是与军工相关的精密仪器研发工作。刚接到碧桂园那边打来的电话时,他也一头雾水,赶紧上网查了查这是不是诈骗电话。几轮交流下来,他们才确定,原来是碧桂园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竟然“突发奇想”,想要将机器人引入建筑行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的生产状态。
可来了佛山碧桂园总部面试,谢军才发现,他们这70多位被邀请来的博士竟然所学各异。“我是学机械结构的,还有很多学计算机、自动化和电气这些不同工科专业的。”谢军说。
谢军
心中疑惑并未消除,但经过沟通与考察后,贺志武与谢军都做出了加入这家新公司的决定。这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可能遇到了一株刚刚开始萌芽的小树苗,而这株小树苗将来会长成参天大树。
“你只需要想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工业领域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到了工业4.0的阶段。但建筑行业在这一块仍然非常落后,只能叫做'建筑1.0或1.5’。如果我们能做出些成绩,一方面能够改变中国这么广大的建筑体系,另一方面也能改善那么多建筑工人的生活,这对我们这些做科研的人来说太有诱惑力了。”谢军后来感叹说。
于是,贺志武没有继续自己的传统科研之路;谢军不顾父母反对,辞掉了体制内稳定的工作。他们决意在建筑工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建筑世界”。
贺志武描述自己心里的“未来建筑世界”
下工地的博士
刚来佛山时,新公司的大楼还没建好,周边全是荒地,他们只能栖身于一栋二层临时板房。“坦率地说,当时心里还是有落差的。”贺志武回忆。但更要命的地方在于专业上的不确定。
“一开始的时候,我心里也很没底。”力学博士贺志武初入建筑机器人领域,心里在打鼓,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很快,他被分入了混凝土地面抹平机器人项目组,项目组中大概十三四个人,大家来自天南海北,专业也基本不一样。他觉得自己落入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地方,“没有任何的技术储备,没有任何的研发基础,相当于就靠我们这帮人在一张白纸上去搞研究。”
没什么捷径,贺志武决定从认识工地开始入手。正好公司附近有一个施工项目,他和同事们进入项目组后没多久就跑到了工地上。虽然已是10月,但广东的秋季不存在“秋高气爽”之说,白天的施工现场仍然像一个“大锅炉”,很多混凝土施工工作都要等到晚上进行。为了看到具体场景,贺志武第一天就在那里待了将近24小时,从前一天下午开始到第二天下午,从浇筑到整平,再到收光养护,将一块混凝土地面的施工全流程一步一步地看了下来。
了解了施工的具体场景后,贺志武白天回到办公室中,在电脑前面开始了设计与技术开发;到了晚上,他们再去工地上配合工人们做现场测试与调试,经常干到晚上一两点。他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公司会招这么多不同专业的博士——“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它底层的逻辑并不复杂,考验的反而是一个人在专业上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终于,到了2019年7月的那个晚上,还是在佛山那边的一个工地上,凌晨5点,贺志武和几个同事围着那台测试版机器人,看着它在刚刚浇筑完的混凝土地面上移动。当遇到不够平整的地方时,机器人也会随之起伏,但这次测试验证,哪怕当机器人俯仰角度很大的时候,它前端的整平刮板却仍保持着非常平稳的工作状态,不会随之发生偏移,能达到几十平方米的施工范围内,刮板上下浮动不超过十个毫米,这是人工绝难以企及的。
我问贺志武是如何解决掉这个困扰了他将近一年的难题的,但他笑盈盈地摆摆手,说“就不展开讲了”,只说他们后来想到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很巧妙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这时的样子好像一个发现了小秘密想要珍藏起来的孩子。
当然,从测试版本到最终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还有一段路。每次贺志武他们拿着自己的测试半成品去工地,工人们只好先停下手里的工作,无奈地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在那边折腾,有时候甚至会因此抱怨他们耽误了自己的时间。“那个时候,你做的测试版产品肯定是不好用的,你没法帮工人把工作处理得很好,甚至人家还要帮你收拾烂摊子。”贺志武对此当然也心知肚明。
但这样“忍辱负重”了将近一年后,经过各种严格测试,工人们逐渐发觉这个他们一直瞧不上的“笨家伙”好像变得聪明了起来。烂摊子越来越少,更多时候,他们只需要站在旁边,看着机器人做完了本应是他们的活,然后一起收工回家。
地面抹平机器人施工作业
使命与蜕变
去年年底,这款机器人终于正式应用到施工场景中了,预计明年就可以正式上市销售。贺志武也通过这样的打磨历练,成为了博智林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产品线的负责人,走上了管理岗位。
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就成为了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拿不准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
不过清华博士遇到困难不会退却。每次碰到新问题,贺志武都会去分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思考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也让他获得了成长。
刚刚带团队时,他还是像之前自己一个人搞研究那样,不知道怎样将任务分配下去,让同事们一起配合。“我当时想,我怎么可能带得了那么多人?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团队打造的更优秀?”有时候交给同事一些工作,但是处理的结果并不好,他会非常郁闷。
不过,他们在做机器人机械设计的部分,其中涉及到一些非常细节的设计,需要快速设计和出图的能力。这时他发现,团队中的机械工程师们就非常擅长把一个零部件设计得非常好,同时还会考虑到加工的复杂性以及成本,而这些是他自己在设计过程中做不到的。
随着工作的推进,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贺志武慢慢接受了“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同事”这个现实,也找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很快,他开始转变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和大家沟通,开始让每个人都能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而且能让每个人在里面得到成长和收获。
贺志武(左一)与研发团队
现在,他带领着自己这支30人的队伍又在研发新的建筑机器人,主要目标还是解决各类地面抹平整平的问题。他解释说,不同的建筑类型在机器人的需求上是不一样的,比如办公大楼、住宅楼以及高铁站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这些都需要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持续努力。同时还有一些新的技术以及功能的开发,需要持续的投入。
但他们所做的建筑机器人真的能改变建筑行业吗?未来人们究竟会怎样盖起一栋房子?这些问题的答案贺志武也不敢下定论,但这并不会动摇他继续在这条路上努力的决心。
博智林智能制造工厂
“因为我的内心还是想做一些真的能给社会带来一点点变化的事,只是有的时候,你并不确定什么事才能给你带来这种成就感。”贺志武对此非常坦诚。但他随即补充道,“但是我们一定要先去做这件事,只有我们去做了,这个行业中的其他人才会加入这个行列,才能让建筑机器人展现出不同的形态来。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在这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