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你还认为自己会鉴别东珠吗

  在清朝皇帝皇冠上有一颗宝贵的珍珠,它就是传说中的东珠。东珠是高 贵身份的象征,不是随便可以佩戴。若未经准许,随意使用东珠,可能遭到杀身之祸,甚至株连九族。清朝规定皇帝朝冠上要有头等东珠12颗,二等东珠三颗。

  

  朝珠是清朝皇帝和官员着礼服(即朝服、衮服)、吉服(即龙袍)和常服时佩戴的一种装饰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东珠朝珠是所有材质的朝珠中等级最 高者,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即使贵为皇子、亲王,也不得使用,由此可见东珠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

  生产东珠珍珠的蚌类,无论现代生物学家如何寻找,在黑龙江水系都找不到相关产珠物种的踪迹——居然一个剩下的物种都找不到,甚至连那物种的化石与遗骸,包括绘画图形,都找不到。

  

  东珠的开采过程也是十分艰险的,采珠人要在四月份左右跳入冰冷的水中采捕珠蚌。历史上因此殒命的采珠人不计其数。据史书记载,冬春之际,辽帝在游猎时不顾天气酷寒,曾命女真人凿冰入水、采蚌取珠,致使很多女真人惨死。上等的东珠更是得来不易,百里挑一。乾隆皇帝曾在《采珠行》中提及“百难获一称奇珍”。

  官员或民间私藏东珠是大罪,清廷以严苛的法律保障东珠的垄断,东珠成为无价之宝。以松花江采珠为例,水师营会准备数百艘采珠船只,派遣人员一千多人,花费近2万两白银,从乌拉出发直至长白山山脚之下,一共数千里,有数百条支流,每一条支流都要搜索一遍。因为珠蚌实在太过稀有,往往搜遍数条河流都得不到一粒合格的贡珠。

  

  东珠,满语为“塔娜”,是产自中国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流域的野生河珠,质地圆润,色泽晶莹,极为稀罕。东珠的采捕十分艰难,尤其是上等东珠的得来更为不易,正如乾隆帝在御制诗《采珠行》中发出的感慨:“百难获一称奇珍”。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其特产东珠受到格外珍视钟爱,将其用于朝珠,是清朝统治者籍此以表示对发祥地和祖先的尊崇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秉承之意。

  尽管东珠不再流行,但作为曾经的皇 家用品,东珠在近几年的大型拍卖会上也有一席之地。2010年香港苏富比就曾拍卖出一串雍正御用东珠朝珠,成 交价约合人民币六千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