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习惯到底有多重要?
无论习惯的好坏,它们都是人赖以生存的方式。关键是,习惯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生活意义或价值很重要。
我把生活中常见的、有点怪异的行为习惯,如挖鼻孔,抠指甲,迟到,抱怨,拖延,尿床,吐口水,说脏话……等等,称为症状性习惯
症状与习惯之间,存在很深的相互依赖。它们之间似鱼水关系,又非鱼水的关系。因为鱼离不开水,但水未必离不开鱼。
症状与习惯的关系亦然,似乎是习惯离不开症状,症状未必会形成习惯。但,症状的(顽固)存在,是靠习惯来护着它,习惯的存在,是必须靠症状养着它。
某种症状持续存在,又养成了对“症状”视而不见的习惯。可令人们忽略的,习惯本身也是一种症状,甚至它比症状对人的影响更大。因症状是看得见的“问题”,而习惯是躲在问题后面的影子。是那个“化了”的看不见的存在。
糟糕的是,隐藏的这个黑影,恰是纵容症状或问题的保护色。因为,人们习惯把“习惯”作为解释症状或问题的合理化归因。纵然你的症状实际影响到你的事业或人际,但一句“没办法,都习惯了”即可化了——对问题根源的触碰、探索,对改变的畏难,等等。
所以,习惯比起症状还要可怕。习惯才是遮蔽人自我认识的屏障,也是妨碍人自我实现的围墙。
症状性习惯,又像是一个悖论。症状作为一种表现,有多样化,而不同的症状背后的动因也不一样。比如,从对“症状”获益的深层次研究,尿床跟迟到就完全不同,长期尿床的深层动机是恐惧,它仅仅是一种害怕高压的失控,是紧张与焦虑的外泄,象征了一种隔离情绪情感的哭泣。而迟到的深层动机是愤懑,是被关爱的失落,迟到作为形式在表达(我)有被关注的需要,或在表达对缺失关爱的不满。
作为习惯性的症状,有些是永久的,比如抱怨。它对当事人来说,是他赖以感觉有自我的一种存在,但对与他相处的人来说,会有压抑感。忍不住这怪感觉的人,会报以轻蔑或冷眼,或指责或干预。当然也自然影响两者的关系。
与症状性习惯的人相处,或许,最好的方式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如果生活让你不得不跟“症状”者相处,那么,你必须得练就视而不见的本领。
又如果说,每个症状里都有一个词,那精神分析的任务就是通过艰辛的联想与分析之路,把那症状里潜藏的词挖掘、显露出来。也即是把潜意识上升成意识,意识转换成语言,语言凝结成一个词。那个词,意味着你曾丢失的自己,同时那也是你崭新的自己。
依据拉康的思想,我们对“症状性习惯”可以挖掘、延伸出许多含义:麻木,遮掩,慢耗,沉醉,吞噬,消融,了无……这些(含义的)词,又会令我们想到什么呢?
总之,应该想得很远。若你有“症状性习惯”,又愿意通过它认识你自己,那么可以通过自我分析或接受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