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永和九年三月三的那场醉!
古代名流的一场诗意狂欢
第一行书背后
竟还藏着
这样风流韵事
《兰亭集序》音乐版
永和九年的,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织了一场风雅集会。
清幽的山水、秀丽的风景吸引了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等社会名流的捧场。
当然,羲之家的几个孩子献之、凝之、涣之、玄之也跟随父亲出来了。
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天天气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潺潺流水声听得人神清气爽,山间的景色更是恬静宜人!
为应上巳日的习俗大家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在春意绵绵的大好时节里,祈求着消除病灾与不祥。
为了活跃气氛,有人想出了流觞曲水的玩法儿。
大家散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澄澈的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途中,觞在王献之面前停了下来,不满十岁的他憋了半天,愣是没做一句来,也被罚了酒。
(后世的清代诗人还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
四十二人的风流集会与美好时光,不知不觉地就在曲水流觞和饮酒作诗中悄然流逝。
为了把这些酒后佳作保存下来,大家打算把诗汇总,编撰成集,以此纪念此次盛事,也给后人留个念想。
可光有诗,谁来做序呢?于是有人起哄推举聚会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的雅集。
半醉半醒的王羲之也不推脱,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字字遒媚劲健、有如神助的三百二十四字。
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了。
酒后神笔,妙在哪里?《兰亭序》之“三绝”
据说,该序是当年王羲之一挥而就草拟的一篇序文。第二天羲之准备抄写成正稿时,反复抄写都觉得气韵布局和笔画结构都不如草稿。他又是惊奇又是苦恼:一是为自己的书法所惊喜,二是草稿太多涂改,不好拿去见人啊!
犹豫之下,最后还是挑选一份正式稿拿去作序,把草稿也保留了下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王献之。
第一绝:“重”字不“重”
说起《兰亭序》里的一绝,
那不能不提其中的重字了。
其文及款字中共出现21个“之”字,字字不同,各逞美态。
短短三笔,变化无穷。之字的变化,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1,行书、楷书、行楷书用笔的变化;2,行书用笔变化,比如折笔、顿笔、回锋等变化;3,主笔变化、比如第二笔、第三笔主笔转换的变化。
“以”字:
“其”字:
“为”字:
“事”字:
“修”字:
“也”字:
“文”字:
“会”字:
“山”字:
“有”字:
“竹”字:
“和”字:
第二绝:涂抹也成艺术
因兰亭序是醉酒之笔,所以其中的错字、涂抹痕迹也很多,而把涂抹也玩成艺术的,这算是王羲之的又一绝了。一起来看看卷中的涂抹痕迹:
1、“岁在癸丑”。为什么“癸”字笔画写得很细。分析,王右军一定是只记得当年“地支”是丑牛年,而忘了“天干”排序,“癸”字,一定是后续填上的。地方又留得不够,所以“癸”字写的很扁。
2、“修稧事也 群贤畢至”。“稧”应改“禾木”旁为“示补”旁,以“禊”为正确写法。
3、“有崇山峻领”。“崇山”是漏掉了后补的,没有地方,不得不写在旁边。王羲之喝多了,写“嶺”字,误将上边的“山”丢了。
4、“恵风和畅”。显然。“惠”字少两笔,神龙本“和”字之“口”还多一笔,像“曰”。《兰亭序》开头“永和九年”的“和”字就是正确写法。今人临帖,照写错字,传承谬误,大可不必。
5、“悟言一室”。悟言,《古文观止》纠正为“晤”言,意为见面谈话。
6、“囙寄所托”。“囙”是“因”的异体字,而且是先写了“外”字,后又以“囙”字(神龙本冯承素摹本为“ㄈ”接右边)覆盖。
7、“怏然自足”。后人记载为“快”然(高兴)自足,其实“怏(yàng)然自足”翻译成“自负”“自信”是解释得通的。
8、“僧不知老之将至”。“僧”字只有在“定武兰亭”石碑上才有这个字。《古文观止》纠正为“曾”。
9、“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向之”之下覆盖了“於今”二字。俛是俯的异体字,今已废弃。
10、“岂不痛哉”。“痛”字覆盖的有点像是“它”字。
11、“每揽”。有书说,“'每’字中画浓墨,其余淡墨,显然记录了其由'一’字改写的过程。”其实,北魏张猛龙碑上的“每”字一横,也是粗大的。而且,冯承素摹写时,随时可以蘸墨。
12、“未甞不临文嗟悼”。 “甞”是“尝”的异体字,今已不用。
1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后人已纠正为“犹”,当“如同”讲。
14、“■■悲夫”。 重墨抹去的字,一说是“良可”,但更可能是“足可”,还可能是“是可”、“亦可”。“夫”字,看出是盖住了“也”字。
15、“有感于斯文”。神龙本的“文”字,特别模糊。唐.褚遂良的临本,一眼就看出是由“作”字改写。
第三绝:酒后真言,情深意浓
而《兰亭序》里的第三绝,就是用情至深了!
故事再往后发展,唐太宗因爱骗取了《兰亭序》,并与自己合葬在了昭陵。我们今天虽然见不到真迹了,但从草稿版的后人摹本中我们仍然能在行文中的多处涂改里,看到王羲之酒后吐纳的那份掖不住的喜与藏不掉的愁。
在《兰亭序》开篇,我们读到的尽是美好愉悦。天也清朗,风也和畅,宇宙是那么大,万物是如此盛,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这份舒畅的心情是在丧乱年代长大的王羲之,很少能拥有的,所以倍感珍惜的。
而到了《兰亭序》后半段,羲之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那抹忧愁。他说: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不能明白于心,本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命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
王羲之对生命无常的惋惜,全在这悲喜交集里的感慨里了。
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在他的行笔中我们依旧能闻到,那遥远的时代里飘出的阵阵浓重且蕴含了三分喜悦一分哀愁的酒香、淡淡温雅香薰味儿,看到附着在行云流水中的畅快与凝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