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高温雨水多 祛湿防暑为养生重点

传统

节气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2021.06.05  星期五】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9 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英文为Grain in Ear,斗指正南偏东,太阳黄经为 75°。芒种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此时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充沛,江南大部分地区进入梅雨时节。

芒种 · 节气

二十四节气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即有芒的大麦、小麦快点收,有芒的晚谷、黍、稷等赶紧种;这是典型的农忙季节,既有收获,也要播种。

芒种天高温无雨最有利于麦子的收割和晾晒。我小时候在农村学校都放假让大家去地里帮忙,小孩皮嫩,总被麦芒扎疼,而且大人也有被镰刀割伤,现在机器收割省时省力,好处多多。

新麦上市,尤其是用新面粉做的面条、蒸的馒头那叫一个香。过去古人讲,“不时、不食”,就是指要吃新鲜食物,要少吃剩菜、腌菜、罐头等存放时间长的食物。

小麦制品中啤酒也是招人喜爱的一种,夏日炎炎,约上小伙伴,在晚间聊天畅饮,吹牛侃山,算是人生之一大享受。

芒种 · 习俗

二十四节气

在南方,芒种有煮梅的习俗,煮水可加蜜晒成蜜饯梅干、盐渍成咸食;煮酒畅饮“论英雄”。乌梅加入陈皮、山楂、桂花等一起煮,就是人见人爱的酸梅汤,可以自制也可外购,冰镇口味更佳。

酸梅汤配方:水1升、乌梅2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山楂20克、桂花2克、冰糖适量。锅中加水1升,放乌梅、山楂、甘草、陈皮、桂花、冰糖。中火煮30分钟即可。

芒种节气又称为送花节,要送花神。按照民间习俗,每个月都有自己的花神: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蜀葵、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木芙蓉、十一月山茶、十二月水仙。《红楼梦》中有相关描写:那些女孩子们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摆上特色礼物,举行送花神活动,林黛玉还写了著名的葬花词。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本是人间自然规律,不以我们个人意识为转移,所以中医养生一直奉行的原则是顺其自然。

芒种 · 养生

二十四节气

芒种天气炎热,消化系统负担重,饮食宜清淡,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夏季出汗多,要及时补水,多喝汤、粥,可将鲜荷叶、绿豆、红小豆、薏米、冬瓜、芦根、白扁豆等与梗米一起煮熟,起到健脾和胃、利湿祛暑的作用。

夏日昼长夜短,但如果有条件,尽量不熬夜、争取睡午觉。这是因为子时为晚上23:00~1:00,午时为中午11:00~1:00,此二时为阴阳交替的时辰,体弱之人适合睡子午觉,有助于阴阳平衡,防止气血逆乱。

芒种之后,因为雨水增多,空气潮湿闷热,助长体内湿气,导致湿热困脾,出现困倦乏力、腹胀腹泻、大便粘腻等不适。俗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吹空调,吃冰冷食物,饮食不节,居处潮湿,都能加剧湿气在体内郁积,久之可出现全身表现,下面这些湿气重的表现,你有吗?

口干、口苦、口臭

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者黄腻

皮肤油腻、瘙痒、易生痤疮或者湿疹

头屑多、头部容易出油

胸闷、易疲劳、嗜睡、睡不醒

体重增加、肥胖、浮肿

咳嗽、痰多、粘稠

四肢关节痛

阴囊潮湿或白带多、有异味、黄带粘稠

大便溏泻或味臭、便秘

芒种节气祛湿防暑是第一要务,中医临床主要是通过汗法和下法达到排湿的目的。

汗法就是出汗的方法,运动、汗蒸、捏脊、刮痧、拔罐、艾灸、泡脚、喝姜糖水都能促进出汗。下法就是通过利尿、通便来排除湿气。日常饮食可以吃茯苓、薏米、白术、芡实、马齿苋、蒲公英、荷叶等祛湿利湿的食物。中成药有二妙散、参苓白术散、五苓散、四妙丸、除湿丸、龙胆泻肝丸等。

夏日阳气旺盛,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体内寒湿之气重的人可以通过艾灸、穴位贴敷祛除寒湿之邪。新冠病毒去年在武汉肆虐之时,病毒耐寒不耐热,中医专家认为其为寒湿疫;但今年病毒在40度高温的印度蔓延开来,说明其性质可能已由寒湿疫转为湿热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单纯的寒证热证都好治,但是“湿邪”难去,所以从中医角度,新冠疫情确实不容易控制。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就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如果有时间,早点去打疫苗,继续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