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业转型氢能路线探讨

文/王西明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火力发电高效节能与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现代化工

作为煤炭大国,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易得,基于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中占据重要位置。现代煤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有煤制气、煤制油、煤制化工品等。当前煤化工项目投资大,赢利水平提升难,国内多个煤化工项目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已建成的煤制油、煤制气项目投产以来持续大幅亏损,煤基化工品企业未来前景也难言乐观;煤化工行业面临环保、碳减排、成本压力。因此,现代煤化工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行业定位,耦合技术路线、优化系统,降低成本。

在工业化制氢路线中,煤制氢优势明显:

(1)原料易获得,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易得;

(2)制氢成本低,规模化煤制氢成本在0.8元/m3左右,而天然气制氢成本达2元/m3;(3)技术成熟,煤制氢的技术可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总体看,煤基氢能路线是最经济、最实用的一种途径。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等特点,是实现电力、液体燃料、热力等各种能源品种之间转化的媒介,是未来实现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的唯一途径。

氢气(H2)是二次能源,需要从一次能源转化制取,相比电解水、天然气等现有制氢方式,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为煤制氢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煤化工企业的转型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还没有针对煤化工企业具体工艺路线调整的文献。鉴于未来氢能可能大规模应用,煤化工企业可以在不改变主产品的基础上,调整工艺路线、延伸产业链等,找出与氢能的契合点,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本文以煤制天然气项目为例,探讨了企业新增煤制纯氢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希望给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1 氢气的制取

以煤制天然气为例,煤主要通过煤加压气化、变换冷却、合成气净化、甲烷化合成最终生成天然气,详见图1。

图1 煤制天然气工艺路线示意图

基于现有工艺,在主产品天然气的基础上,可以引出部分净化后的合成气,其主要组分含量见表1。新增PSA装置可以提纯附加值更高的氢气。

表1 净化合成气主要组分体积分数

从表1可以看出,净化合成气中H2含量高、硫含量低,基本不含苯、粉尘等杂质,利于下游PSA提纯装置的运行,且提纯后的CH4可以直接并入天然气外输管道,纯氢外输到目标市场。

2 氢能的运储

氢能一般需要跨地域运输。煤制天然气项目一般位于西北地区,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到东部下游用户。如果直接通过长管拖车运输气氢,运输成本高,项目不具有竞争优势,需要将气氢进一步处理,使得最终产品具备成本优势。下面选取3种技术路线进行探讨。

2.1 液氢路线

氢液化是通过预冷和膨胀节流等工艺,把气氢降温到20.37K变成液氢。液氢具有两大优势:① 液氢的单车运氢能力是气氢的10倍以上,不仅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而且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液氢的成本优势远大于气氢;② 通过液化可以对氢气进行提纯;在20.37K低温下,除了少数稀有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杂质都会凝固分离,因此可以获得纯度≥5N(99.999%)的高纯氢和6N(99.9999%)及以上的超纯氢,5N和6N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我国消耗量约20万t/a,目前大量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平板显示器、半导体器件、冶金等行业,而且高纯、超纯氢的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纯氢,液氢的附加值远高于气氢。基于以上液氢优势,企业可以在厂区内增加氢液化装置生产附加值更高的液氢产品。

煤制天然气工厂生产液氢相比单独建液氢工厂具有以下优势:煤制天然气工厂占地较大,一般会为后期规模扩大留有空地,因此新增液氢装置不需要额外征地,可以节省土地费用;充分利用工厂现有的公用工程如仪表空气、氮气、脱盐水等;氢液化工艺需要液氮进行预冷,工厂建有空分装置,产出的液氮完全可以满足液氢单元的使用;液氢项目液化的耗电量比较大,规模化(5t/d以上)的液氢项目,液化能耗在13kwh/kg(氢)左右,工厂建有自备电厂,液化可以使用厂用电,用电成本低。以上优势可以明显降低液氢的生产成本,煤制天然气工厂生产的液氢更具有竞争力。

一般液氢可用公路罐车运输,大的需求量可以采用更加快速、经济的深冷铁路槽车或者海运进行运输;目前日本国内的液氢路线之一是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气化制氢、氢气提纯、氢液化、液氢海运到日本港口,此方案正在试行中。

类比国内,我国西部产的液氢除公路、铁路运输之外,还可以选择通过长江水道运输到东部。我国也在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液氢领域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应用,加快民用液氢市场的发展,未来液氢将在我国氢能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2.2 储氢材料储氢路线

储氢材料选取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分别是有机液体储氢、氢化镁储氢2种路线。

2.2.1 液态储氢

有机液体储氢技术以甲基环己烷为代表,具有储氢量大、储运安全方便、便于利用现有石化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等优点。甲基环己烷储放氢过程为:甲苯加氢生成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脱氢生成甲苯并释放出氢气。目前甲基环己烷储氢技术中加氢工艺成熟,国内有多种工艺路线已实现工业化,难点在于脱氢工艺高效催化剂的研制。日本千代田化工在此领域研究进展较快,开发的SPERA工艺流程,甲苯选择性超过99.9%,脱氢转化率超过95%,催化剂寿命超过1万h。

日本已使用该工艺在文莱建设商业化示范装置,并已将4.7t的氢气运往日本,预计2020年总共将向日本提供210t氢气。日本甲基环己烷储氢技术研发进展及示范项目的运行,证明该储氢技术的可行性,有望成为未来氢储运技术的选择路径之一。煤制天然气工厂除主产品天然气外,还生产有副产品焦油、中油、石脑油,目前副产品只能作为廉价的化工原料外销给其他化工厂,附加值低。这3种副产品均含有较高的芳烃组分,其中石脑油中芳烃含量高达85%以上,加氢后可得到较优质的芳烃原料,从而为甲基环己烷储氢工艺提供廉价的储氢介质,储氢物质可以利用现有铁路运输系统运输。

2.2.2 固态储氢

固态储氢技术中,镁储氢具有储氢量高、安全、环保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储氢材料。固态储氢工艺流程:镁在高温下气化为镁蒸气、与氢气进行反应合成氢化镁、氢化镁分解释放出氢气。氢化镁通过2种途径转化为氢气:其一氢化镁热分解为镁和氢气;其二氢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并释放出双倍的氢气。氢化镁除用于燃料电池外,可进一步提高品质用于附加值更高的化妆品及医药行业市场,据了解国内出口到日本的高纯度粉状氢化镁售价2500元/kg。制备镁粉的气化温度要在600℃以上,能耗约10kwh/kg(Mg H2),生产成本主要是在能耗和氢气源。煤制天然气工厂一般位于西北地区,镁矿资源易获得;引出的部分净化合成气可获得廉价的氢气;氢化镁为固体,便于大规模使用公路或铁路运输;工厂自备电厂、副产高中低压蒸气,用电用气成本低,氢化镁生产成本低。

2.3 长输管道掺氢路线

管道输氢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低成本运氢方式,但输氢管道由于氢脆现象需选用含炭量低的材料,导致氢气管道的造价是天然气管道造价的2倍以上,此外占地拆建等问题也导致投资成本高。如果利用现有的天然气长输管网掺氢运输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天然气掺氢也是氢能研究热点,国内外科研机构纷纷投入研究,目前多个示范项目也在陆续推进中。德国、英国等已建有或在建掺氢率高达20%的管道掺氢示范项目;国家电投集团于2019年建成国内首例天然气掺氢示范项目。如果掺氢示范验证成功,并解决天然气管道与氢气相容性问题,煤制天然气工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西气东输管道等天然气主干管网和庞大的支线管网掺氢运输,无需任何改造,降低了氢气的运输成本。

3 结论

国内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氢能也成为传统能源产业向清洁能源变革的重要途径。煤化工企业应深入研究分析氢能全产业链,结合企业特点、现有工艺流程、地域、政策等因素找出与氢能的契合点,寻求效益最大化。煤化工与氢能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煤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向更高质量迈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传统能源实现更深层次、更清洁化利用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能源情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0)

相关推荐

  • 【福瑞电气•聚焦】国内8个重点区域的氢气供应能力如何?

    近年来燃料电池汽车热度逐年攀升,但其实际推广进度并不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氢气供给体系不健全,以及加氢站基础设施缺乏.好在各方力量正在大力投入推动氢能发展,氢气供应难题有望逐步解决. 高工产研氢 ...

  • 电解水制氢—最理想的绿氢路线!

    电解水制氢—最理想的绿氢路线!

  • 焦炉煤气制氢:站在下一个万亿市场风口(美锦能源氢能板块分析)

    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其潜力和重要性受到全球的普遍认可.近年来,随着精细化工.石油炼制.医药电子.氢燃料汽车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氢气的需求也急速增加. 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 ...

  • 制氢路线与灰氢、蓝氢和绿氢

    氢能源与燃料电池 我国氢制取的来源主要是化石能源,目前有以下三种较成熟的技术路线: ⑴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煤制氢技术成熟,通过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经水煤气变换分离处理以提 ...

  • 宝丰能源

    据国家发改委6月27日消息,针对近期我国煤炭价格高位波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煤炭生产供应总体稳定,供需基本平衡,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近 ...

  • 我国各种制氢技术的成本有多高?

    主要制氢方式的氢气成本中,煤制氢成本最低,约8-10元/kgH2,其中CAPEX占比接近50%,燃料成本占15%-20%.天然气制氢成本约12元/kgH2,其中燃料成本是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占比达45 ...

  • 曹湘洪院士:氢能开发与利用中的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氢气主要在炼油及化工行业作为原料使用.1839年英国的Grove发明了燃料电池,用氢气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从此以后,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现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投放市场,兆瓦级燃料 ...

  • 阳煤股份携手深圳氢雄,氢能重卡引爆行情

    3月2日,阳煤化工发布公告,将于与深圳市氢雄重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拟成立双阳氢雄运营科技有限公司和氢雄双阳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氢能重卡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相关部件生产与组装. 其中双阳氢雄运营科技经 ...

  • 氢能热潮下 煤制氢如何完善产业链

    氢能是煤炭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在氢能快速发展的热潮中,虽然煤制氢成本较低,但也面临碳排放高.国家压减煤炭消费量等瓶颈,煤制氢要加强基础研究,消除核心技术壁垒,拓展用途完善产业链. 氢能热潮势不可挡 氢 ...

  • 钱教授课堂第758课——企业转型

    下面是本篇文章的音频,欢迎收听! 今日关键:企业转型 01 新生代员工的需求值得研究,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第一层次需求是基本生存,第二层次需求安全,第三层次是社交,第四层次需求是尊重,第五层次需求是自 ...

  • 经营质量提升,重磅产品待批,这家企业转型会成功吗?

    天士力目前依然放在<无忧树2021股票池(纯净版)>中,与无忧树多数股票对比,它表现很差. 无忧树负责长期跟踪天士力的是徐鑫同学,其近期有关天士力的分析可访问<天士力(600535) ...

  • 张文思:企业转型,做好线上

    张文思:企业转型,做好线上

  • 【e汽车】由汽车制造企业向科技出行企业转型 吉利成长有道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在改革的春风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历史性成就,诞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这其中,中国汽车行业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民企,非吉利控股 ...

  • 智慧数字化经营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赋能

    各行各业在疫情的冲击下,或主动,或被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了线上化.数字化的进程,很多行业.像交通行业.保险行业.教育行业等,都开始拥抱智慧数字经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助推力量. 一.疫情让我们看到了 ...

  • 探索精益助力企业转型

    关注我们,打造行业领先企业 2021年3月25日,哈啰出行携手唐道述为其供应链中的企业就精益转型进行系列精益研讨培训. 哈啰出行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舒适出行工具和服务的专业移动出行平台.自2 ...

  • 聚焦企业转型推动区域进程 普华集团方案全面赋能中国数字发展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带动传统产业产出增长.效率提升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产业数字化进程继续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探索,数字经济主引擎地位持续巩固,国民经济 ...

  • 对话日产汽车高层:企业转型在即,用差异化产品和技术战未来

    日产汽车用产品差异化.技术前瞻性"决战"未来,走出适合新时代汽车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4月19日,环球汽车网上海车展报道团以"新时代 · 新征程 · 新未来&quo ...

  • 施工企业转型中的EPC工程设计管理经验分享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也是项目成功实施和盈利的关键,对项目执行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总包方,设计管理是项目成功执行的关键,承包商应充分重视设计管理工作.传统施工企业要想做好EPC工程总承包就必须实现从&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