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连醉六十天逃避司马昭结亲招揽

在南京43中校园内,建有东晋学子为纪念先贤阮籍所立的衣冠冢。这个衣冠冢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所建,其中有墓冢还有墓碑。阮籍,亦是与李白齐名的著名诗人、辞赋大家,虽已离世却给后人留下很多轶事典故。

  阮籍堪称文武双全

  阮籍(210~263),三国曹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是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他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也是颇为出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时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学识渊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师。
  阮籍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他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失去父亲后,阮籍家境越发贫寒,因此,阮籍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再加上天赋极佳,后得以成就才名,八岁时就能成章。因为喜好研究学习儒家经典,阮籍就将那些不慕荣华富贵、品行高尚的古代贤士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政治上也颇有济世之志。并且在习文的同时,阮籍还学习武艺,真正堪称文武双全。

  阮籍醉酒避亲

  阮籍非常喜欢喝酒,阮籍醉酒避亲的故事流传很广。阮籍醉酒的故事出自《晋书》这本史书,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阮籍作为魏晋时期才名远播的贤士,肯定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想要招揽他为自己所用。当时权势滔天的司马昭为了招揽拉拢阮籍,就想出了与阮籍结亲的办法。而阮籍并不愿在司马昭手下做事,于是为了躲避司马昭的那门亲事,他就开始每天拼命喝酒,每天都会喝醉酒,而且还醉得非常厉害,甚至有时会醉到整个人失去意识的程度。就这样,喝酒醉倒,醒来后继续喝,连续过了六十天,那个奉司马昭之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无法对阮籍开口提及提亲一事,最后,实在没办法,他只能回去将情况禀告给司马昭。对此,司马昭也只能无奈打消借结亲之机拉拢阮籍的想法。
  阮籍担任步兵校尉官职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之为“阮步兵”。钟会是司马昭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阮籍非常喜欢喝酒,酒店就位于他家旁边,酒店主人的老婆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阮籍经常和王戎一起去酒店喝酒,喝醉后就径自躺在人家女主人身边睡觉,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的男主人也不觉得他有什么不当的行为。在那个时期,男女授受不亲是应该的,但是阮籍却无视了这条世俗规范。

  阮籍青白眼

  历史上有个关于阮籍的青白眼典故,典故主要发生在阮籍的母亲去世后,嵇喜、嵇康两兄弟前来吊丧,而阮籍对两兄弟的态度却差异颇大,对遵从礼法的嵇喜白眼相对,对带酒带琴而来的嵇康却青眼相对。后人就用青眼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对他人的不屑。
  阮籍的青白眼典故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阮籍是个对世俗礼法之类相当不屑蔑视的人,虽然非常孝敬母亲,但是行事又与他人有所不同。在传来他母亲的死讯后,阮籍坚持要下完他的棋,要说这样是不爱自己母亲的表现的话,但在下完棋后阮籍就放声痛哭,甚至还吐血数升,可见他对母亲的死还是相当悲痛的。阮籍母亲死后,裴楷来吊丧,他见到憔悴的阮籍后没有打招呼,自顾自地进入灵堂开始哭丧,哭丧后离开的时候也没有跟阮籍打招呼。后来有人问他吊丧的人是在主人开始哭后才开始哭祭的,但是为什么阮籍都没哭他却要哭呢?裴楷回答,阮籍蔑视世俗礼教,但他却是要遵循世俗礼法的。
  第二天,嵇喜前来吊丧,阮籍不仅不打招呼,还对他白眼相加。对此,嵇喜相当不悦,认为阮籍这是看不起他,于是就在灵前拜了一拜就走了,之后嵇喜将这事告诉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慰兄长说阮籍本就是这样一个人,瞧不起那些热衷功利的人,对这些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不必放在心上。之后,嵇康就带着酒和琴前去吊丧,阮籍一改对嵇喜的白眼态度,对嵇康青眼相对。嵇康见阮籍如此憔悴,并不忙着安慰,只是与他弹琴对饮,以此来慰藉阮籍心中的伤痛。

  阮籍乘驴上东平拆墙办公

  在阮母的追悼会上,阮籍与嵇康相见恨晚,于是一起归隐竹林,后来嵇康住的那片竹林又住进来几个豪放的朋友,于是结成了一个清谈和喝酒的社团——竹林七贤。
  本来想着躲到竹林子里面不问世事便可安度此生了,没想到司马氏集团的招聘启事都送到家里好几次了,再不上任唯恐惹急了他们自己要掉脑袋。阮籍只好去司马氏家族当官。阮籍在司马氏集团做幕僚,亲眼见识司马氏的暴戾,深知自己所伴的是虎狼之徒,又恐搅入朝中的政治纷争,便向司马昭主动请缨:“我这人生性喜好山水,听说东平这个地方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您就让我过去当县长吧。”到东平(今山东境内)后,骑着毛驴到衙门,发现衙门内被层层的墙壁隔开,官员办公不便沟通,办事效率很低。阮籍便下令拆了所有的墙壁,使办公场地大为改观,宽敞明亮,官员从此不敢偷懒,效率大增。做完拆迁后,阮籍就骑着毛驴回了洛阳。拆墙办公,是阮籍一生唯一在官场上做的实事,李白曾作诗称赞道:“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后世人美其名曰“开了政府办公透明化”的先河。
  纵观阮籍的一生,可以看出阮籍不贪图功名利禄,厌恶世俗礼教,率性不羁的真性情。 王恩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