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胃黏膜怎么就萎缩了?找到损伤胃黏膜的5大罪魁祸首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癌前病变,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变薄。胃黏膜能保护胃部组织,避免受到病原菌入侵;胃黏膜也能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参与食物消化。胃黏膜上皮反复受到伤害会使得腺体萎缩,有时会伴有肠腺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大部分萎缩性胃炎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一部分人可出现消化不良,如腹胀和上腹部疼痛、早饱以及餐后饱胀感,也有一部分人可出现嗳气、恶心和食欲减退,严重的病人可出现全身乏力、身体消瘦、健忘以及抑郁和焦虑等。

导致胃黏膜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维生素

经过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病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若长期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抑制胃黏膜分泌维生素C,不能更好地对抗氧自由基,降低清除亚硝酸盐能力,进而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

2、免疫因素

胃黏膜萎缩性胃炎跟自身免疫脱离不了关系,因为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胃黏膜正常细胞,从而引起胃黏膜慢性损伤。

3、不良的生活习惯

高盐饮食、吃太烫的食物、缺少膳食纤维以及滥用水杨酸类药物,同样也会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

4、胆汁反流

吸烟酗酒、年龄超过70岁和胃动力减弱等会导致胆汁反流;胆囊切除和幽门括约肌松弛,还有胆囊多发结石等同样也会导致胆汁反流。胆汁中的胆酸和胆盐可破坏上皮细胞质蛋白,降低胃黏膜保护酶活性,同时也会抑制胃黏膜碳酸盐分泌,进而引起萎缩性胃炎。

5、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公认的致癌物质,这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旋杆菌长时间在胃黏膜中生存和繁殖,可分泌大量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和尿素酶,不能更好地对抗胃酸,减弱胃黏液屏障功能,进而导致胃黏膜受损。

患有萎缩性胃炎怎么办?

萎缩性胃炎患者只要没有出现异型增生和肠化生,可每年做次病理随访和胃镜检查;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化生的人,每6个月复查一次胃镜;重度异型增生患者确诊后应立即选择正规医院做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及时把病灶切除。值得提醒的是,不能通过症状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定期做检查。

萎缩性胃炎并不等于胃癌,不要太担心,只要及早治疗,患癌风险就会降低。但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同时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比较高。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在外吃饭次数,聚餐时必须用公勺公筷。饭前、便后必须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注意口腔卫生。及早治疗原发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反流等且定期做复查。必须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接触放射环境和相关金属元素,若是因为工作因素,需做好全面防护工作。保持情绪乐观,学会自我疏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