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叔微藏史】|新石器时代 · 从“卡若遗址”到苏美尔

看文字眼睛累,那就来听听音频吧~

放电影触发的高原早期人类遗址发现

1977年,西藏昌都水泥厂放映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当时看电影的水泥厂工人想起了工地上的许多石片和陶片,与电影里的出土文物很像,于是联系了当时的昌都地区文化局。

从而,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东南12公里处的卡若村,于海拔3100米的澜沧江西岸的台地上,发现了著名的西藏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卡若遗址”,一时间名震海内外。

经科学家测定:该遗址分为早期前段、早期后段和晚期三个时期。

断代为距今5300年前~距今4300年前。

也就是说,在绵延1000年的时间里,持续有人类生存在这里。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彩陶罐|图片来自网络

粟(小米)、家猪、陶器和房屋

“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西藏已经发现年代最早、文化层堆积最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抛开石器的制作方法和器型精良程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从生产生活上来讲: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逐渐开始有了农业和畜牧业。

就农业来看:“卡若遗址”已经有了粟(小米)的种植技术,而且非常成熟。

当然,农作物仅此一种,别无其他。

粟(小米)的种植,在同时期的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旱地农业中普遍存在。

与此同时,伴有采集业。

有人可能要问了:没有青稞吗?

“卡若遗址”还真没有!

在这里顺便跟大家分享一下:西藏最早的青稞碳粒,发现于断代为距今3500年前的山南贡嘎县昌果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

科学家们认为:西藏的青稞和麦类的种植也起源于此。

从畜牧业上讲:“卡若遗址”存在家畜饲养,说具体点也就是已经出现了家猪的饲养,并且仅此一种,也别无其它。

在“卡若遗址”以目前出土的其它动物骨骼判断,还没有明显的牧业。

与此同时,伴有狩猎。

“卡若遗址”还出土了陶器,均为平底器,器形简单,有罐、盆和碗等,带有纹饰以及极少数的绘黑彩。

就定居来讲,“卡若遗址”有房屋遗址28座,可分为圜底、半地穴式和地面3种类型。有草泥墙(草裹泥)、石墙、石子小路和石台基等。

西藏高原早期人类的融合

以出土文物结合“卡若遗址”生产生活方式,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童恩正先生认为:卡若文化与我国马家窑 、半山、马厂文化在时代上基本是平行的,它们在文化内涵的相似性,可能是因为有着共同的渊源,或者是互相影响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更多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分析出西藏原始居民的两源性:从旧石器时代就居住在高原的土著民族和南下迁徙自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氐羌居民。

这两种高原早期人类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促成了类似“卡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高原人类文化形态:以农业为主,辅以家畜饲养,并伴有采集和狩猎。

横看:早期东西方文明和中原主要古文明

据研究表明:从距今5500前后开始,东西两方文明圈已经通过中亚 (“亚洲中部互动圈”,或简称“中亚互动圈”)和北亚地区(欧亚草原)有了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在距今5000~4000年前,如冶金术、小麦、大麦、绵羊、黄牛、泥砖等原产于西亚的文化因素也陆续通过中亚和北亚地区,经新疆、蒙古高原传入。

与“卡若遗址”同期,距今5250年前~距今4150年前,在我国浙江省钱塘江流域,存在着一支非常著名并重要的文明遗存。

它发现于1936年,它的名字叫“良渚文明”。

良渚文明以稻作文明(水稻几乎是唯一的粮食作物)、城市文明(土筑文明和水利文明)、玉器文明(玉礼器系统所表现的文明)和宗教文明(原始一神教)为主要文明符号享誉世界。

而且良渚时期已经正式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也被认为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

良渚文明的年代和社会发展水平已接近于苏美尔文明(距今约 5350-4350 年 )。

世界的另一端:苏美尔文明已经“开挂”

与“卡若遗址”同一时期,远在西亚的两河流域范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兼具家庭观念、工具、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法律、城邦和国家的文明已具雏形。

它就是著名的“苏美尔文明”:在早期西亚文化传播的浪潮中,苏美尔地区在距今5350年~距今4350年期间,创造并形成了苏美尔文明。

这一文明被认为创造和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和文字、法律,从而被看作是经典的文明样本,在整个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和宗教上,苏美尔文明被后来的古巴比伦、亚述、波斯所继承和延续。

而波斯宗教和文化,对南亚次大陆和上古西藏影响深远。

——小话·𝘛𝘪𝘣𝘦𝘵 |达叔微藏史

参考资料:

《昌都卡若:西藏史前社会研究的新起点》|霍巍

《西藏昌果沟遗址新石器时代农作物遗存的发现、鉴定与研究》|傅大雄

《苏美尔文明与良渚文明的初步对比》|陈明辉

《从苏美尔到波斯帝国时期的西亚上古史考略》|谢小九

文字/制图/音频  |达叔

合作微信号:

lanyue-dawa

小话|不失敬畏和尊重

欢迎您关注【小话 TIBET】

尊重原创和知识产权

转载以及相关商业请谨慎

  联系方式:17708919564。

  点击文顶“小话TIBET”,订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