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讲:修行要知道药与病的道理
剪辑、文字仅供学习、参考,难免有误,请以录音为准!!
录音节选
文字摘录(请以录音为准)
“有义此二。亦正智摄。说正思惟。是无漏故。彼能令心寻求等故。”另一派所说的道理:寻伺这个心态,它并不是完全是妄想,也属于正智的境界,不是妄念的境界。因为正思惟,思惟这里加一个名称正思惟,正修正定,思考这个佛理,参透这个佛理,为之无漏故,正思惟的正念,不是普通的思想,不是妄想。譬如见道以后,他知道念念体性自空,但是他能够用思维,不被思维之所用。那么,这就变成正思惟了。正思惟所谓说是“无漏”道,它能使这个心,寻求道体的业。
“又说”,另外又说彼是言说因故。未究竟位。于药病等。未能遍知。另一个道理解释,他说寻伺的境界,是我们讲话的思想根本。譬如诸佛菩萨大阿罗汉,在解脱道证得性空,念念清净,勉强叫它无念,他会不会说法?无念就不会说法了,那么诸佛菩萨说法的时候,是不是思惟?是起正思惟。没有正思惟,他何以能够说一切法?所以,正思惟的道理,寻伺境界是言说之因。
“未究竟位”,没有得到道,证果的,要你断除妄想,去掉思维心。为什么呢?因为凡夫境界没有修证,等于是病是药他不知道,不知道所以不能说“遍知”。譬如说我们常常说,怎么样叫作定?举个例子说,要空一切妄念才能得定。真的妄想空了,这个空法只对妄想来讲,它是对治妄想的药,如果真正妄念空了,再一味地空下去,老是吃药吃下去,药又变成病了,空的境界就变成昏沉。因为昏沉,就叫你不空,或者你要提起正念,老是提起正念,念念太专一了,就变成散乱,乃至还变成精神病的状态,因此,又叫你空。所以得了道,悟道、见道能够修道,他一切应用自在。没有到见道位,哪个是药?哪个是病?譬如说饭是药,饭医什么病?我们大家知道吗?这个白米饭会医病,和馒头一样,当然医饿病。但是,你多吃一点看,加倍试试看,马上就出毛病了,饭也会出毛病。一切法都是如此。
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它就是对治的药,对治的法门,没有定法。所以佛说一切法,大小乘法,并无定法,有了定法就错了,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怎么到达无一切心呢?修到了无学位,那一切心本自空寂,那个叫万法皆空,法也不需要,那就是《金刚经》般若的道理。所以,一切修行的法门都是过河的交通工具,都是度过苦海的交通工具,所以过河须用筏,过河须用船了,就用木筏了,到岸就不需舟了,真的成道了,一切法都没有用了。所以,禅宗祖师就经常讲,参话头等等一切法门,对于成就了的人来说那是闲家伙,空设的东西,把那些闲家伙留给后人去用吧,后人还没有过度的人,留给他们去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修行要知道药与病的道理。没有得到无漏果的人,还未能遍知病与药的道理。
“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证得了根本智,就证得了自性,就明心见性。得了根本智,还要修一切的差别智。所以,有些讲后得智,是最后证得的空性。但是,也可以说后得智也就是根本智,这个名词中间有几派的论辩。换句话说,得了后得智,要悟到最后性空的道理,证得了境界,必须要出来说法,度一切众生。当得了道、悟了道以后,还度不度人?要度一切众生,为人家说法。说法就是用思想来说,必须要寻伺,分别来的,不分别怎么能说法?都在空性中,不可说,是无法可说的。
“非如佛地”,或者到菩萨地境界,真的成佛证得涅槃,一切本无需要用功,无功用地,无功用地就不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无功用地在不在说法?要不要寻伺?那个本身就是寻伺的体,用不着再谈这个问题。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