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词牌·渔歌子
渔歌子
[本调序语]
《钦定词谱》卷一:“唐教坊曲名”按《唐叔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 长撰渔歌,即此词也。单调体实始于此,至双调体仿自《花间集》。顾敻、孙光宪,有魏承班、李珣诸词可校。若苏轼单调词,则又从双调词脱化耳。和凝词更名《渔父》,徐积词名《渔父乐》。
戴复古有《渔父四首》其一为“渔父引,不须钱,柳枝斜贯锦鳞鲜,换酒却归船”。起句分别为“渔父饮”、“渔父醉”、“渔父醒”、“渔父笑”,皆为三字句开头,与张志和的《渔歌子》句式句法都不同。到五代后演化为双调。四十二字,前后各四句,并改压四仄韵。实际便已成为同名别调他另一种词体了。单调二十七字平韵者,初见于敦煌曲子词及《花间集》,应以张志和词为常格。
[选解提要]
渔歌子一调从句式结构到用于运用方式,皆与齐言诗七绝关系极为密切,实际上,早期词调中有不少词令便是由五七言诗配乐演唱而成者。可以借鉴律诗中七绝之常规变格规律,来把握理解此调。其中对第一句和第五句变革之辟析。是把握此调之关键,也是鉴别词律与诗律有别之处。
[谱例]
西塞山前白鹭飞,(有改用平起者)
桃花流水鳜鱼肥。(有改用仄起式)
青箬笠、绿蓑衣,(习用对偶)
斜风细雨不须归。(有改用仄起式)
张志和《渔歌子》(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谱式]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句式解说]
此调中三个七言句皆可按七言诗律变格。并且皆可改变句式:首句可改用平起平收式,第二句可改用仄起平收式末句可改用仄起平收式。第三、四两个三字句习用对偶。
[标谱说明]
目前网络上流传的《钦定词谱》于此调第一、五句之平仄变格标示方法不妥,七其谱为:
西塞山前白鹭飞
(中中中中仄中平)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中中中中仄中平)
青箬笠、绿蓑衣,
(中中仄,仄平平)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中中中中仄中平)
原意当为:前句犹可改用平起平收式(中平中仄仄平平),后句可改用仄起平收式。但如此标普变数太多,含糊不清,对于初学者可能误认为前后句都有五字可以平仄不拘,本书标普一律常格定式为本,凡这类句型变式者,一律在[句型提示]栏中另加说明。
[附例]
此调《钦定词谱》列为六体,潘慎《词律辞典》分作七体。有二十七字、五十字、五十二字之别,除句式差别外,主要是单调、双调语用韵平仄及韵数不同,选各体中具代表性词例五篇以资比照。
(1)、张志和《渔歌子》(平韵格、单调)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此词第一,二句及第五句,平仄与谱例张词不同)。
(2)、 李煜《渔歌子》(平韵格单调)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起句不用韵)
(3)、顾夐《渔歌子》(仄韵格,平调)
晓风清、幽沼绿,倚栏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角逐。(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
(4)、 孙光宪《渔歌子》(仄韵格,双调)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水寥寥。万顷金波重叠。杜若洲,香郁烈,一生宿雁霜时节。经霅水,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六句三仄韵,与顾词校,上下片第五句俱不用韵)
(5)、苏轼《渔歌子》(仄韵格,单调变体)
渔父引,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单调二十五字,五句三仄韵,第三句和第五句皆作六言)。
[本调律析]
(1)、 有单调、双调及平韵格、仄韵格之别,常格为单调平韵小令。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以张志和词为代表。其句式及用韵排序为:7,7,3,3,7。通篇看,近是七绝,只第三句拆为两个三言句。其余三句皆为七言律句。双调则为单调之重叠。
另有仄韵格双调词,其句式及用韵排序为:
上片:337 ,336。
下片:337,336。
仄韵格以附例三顾夐词为代表,双调五十字,上下片各二十五字六句四仄韵。附例四孙光宪词较顾夐词少用两韵。。附例五苏轼词则为仄韵格减字变体。
(2)、 显然,常格乃七绝体入词演化而成,只是将七绝之第三句减却一字后,拆分为两个三字句。故,其余三个七言句之变格悉如七律。虽以七言为主,插入两个三字句,便打破七言一统天下,增添了生动活泼,词味顿现。从中也可见早期词之由七言诗向长短句演化趋势。
(3)、 两个三字句,平仄相对,辞语对偶,是此调重要特色。如:
青箬笠、绿蓑衣——谱例张志和词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完全对仗)
枫叶落、荻花乾———附例一张志和词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完全对仗)
一壶酒,一竿身——附例二里浴池。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不完全对仗)
三字句两句连用并对偶时,平仄生能做到完成对仗当然好,如张志和二词,但为了不以文害意,起码要末字相对。 也就是说平仄对仗的重点在三字尾,前两字则可通融,如李煜词。这在以七言句为主旋律,并插入两三字句词调中,几乎成为通律。后边将要讲到的鹧鸪天等同类词调也大致如此。
仄韵格双调《渔歌子》则增加了三字句数量,通篇共有四句,也皆是习用对偶。如:
晓风轻,幽沼绿…画帘垂,翠屏曲。
好摅怀,堪寓目…酒杯深,光影促。——附例三顾夐词。
风浩浩,水寥寥…经霅水,过松江——孙光宪词。
(4)、 此调句型变化上有个特殊微妙之处。调中之三个七言句皆可改换句型。但不是乱编,而是有律可循。即,需按上下句平仄关联,要变成上下同变,大致可变成三种组合方式,列式如下:
其一,张志和《渔歌子》(谱例张志河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中仄平平中仄平,(避孤平)
桃花流水鳜鱼肥。中平中仄仄平平。(七律一三不拘)
青箬笠、绿蓑衣,中仄仄仄平平。
斜风细雨不须归。中平中仄仄平平(七律一三不拘)
——此为第一种组合方式,第一句为仄起平收式,要避孤平。其第三字不能由平变仄。第二、五句皆为平起平收式。
其二,张志和《渔歌子》(附例一张志和词)
松江蟹舍主人欢,中平中仄仄平平,(七律一三不拘)菰饭莼羹亦共餐。中仄平平仄平中。(避孤平)
枫叶落,荻花乾。中仄仄,仄平平。
醉宿渔舟不觉寒。中仄平平中仄平(避孤平)——此为第二种组合方式,需避孤平句增多一句。即,第二句、四句皆为仄起平收式。其第三字皆不能由平变仄。
其三,李煜《渔歌子》(平韵格单调)
阆苑有情千里雪,中仄中平平仄仄(七律一三不拘)
桃李无言一队春。中仄平平中仄平。(避孤平)
一壶酒,一竿身。仄平仄,仄平平。
快活如侬有几人。中仄平平中仄平(避孤平)
——此为第三种组合方式。第一句变为仄起仄收式。不入韵,第二、四句皆为仄起平收式,皆需避孤平。 其第三字皆不能由平变仄。有这三种变体,就为选材适调,以及选辞用语提供的较大的宽松余地,这里给我们一个启示:词律较诗律孰宽孰严,不能一概而论,律诗中上下句,必须平仄对仗。而词中却可根据内容行文之需要而改换句式。
(5)、附例三顾夐双调仄韵体《渔歌子》与平韵单调《渔歌子》有四点差别:一是由单调重叠变着双调。二是将每片首句又各减一字后摊开破住两个三字句。三是将尾句减一字而成六言律句。四是有平韵变为仄韵。
这种变化为同调中体式之变,而非调式之变。因为从句式变化上看,三、三句节皆由七言减却一字而成,只减去一字,用原调仍可演唱,故仍属《渔歌子》。
(6)、 归结一下此调大致有如下四点规律:
一是系由七绝体入词演化而成,故而保留了七言平仄变格之全部规律,包括诗律中需避孤平之律,也全盘继承。只要熟悉七律之变格方式,对此调便极易把握。
二是与七绝显著区别于第三、四句,七绝第三句不押韵而此调是把七言减一字破住两个三字句,让后句入韵。
三是为突出 强调两个三字句,以打破七言一统格局,几乎所有三字句皆用对偶。
四是在律诗中。七绝四句间,两句间要平仄对仗。两联间须平仄相粘。而此调中则不讲粘对,如第三种格式李煜词中则四句全用仄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