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湿喝病脉证第二(26)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暍病
二、伤暑热盛证治(白虎加人参汤证)
[代表原文]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参湯主之。(26)
[白话语释]
提要:论述暑热伤津的证治。
语译
太阳中热就是暍病,症见汗出,恶寒,发热而口渴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阐释
中暍即中热,乃外感暑热而病。暑热为六淫之邪,其伤人致病,始于肌表,先见外感表证,故称“太阳中热”。暑为阳邪,暑热熏蒸,迫津外泄,必致汗出;汗出腠理空疏,故恶寒,此与外寒束表,卫阳被郁,或里阳不足,失于温煦而致恶寒(或畏寒)均不同。暑热炽盛,耗伤阴津,所以身热而口渴。证属暑热伤津之证,治当清热解暑,益气生津,方选白虎加人参汤。
辨证论治:
主要脉症: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病机:暑热伤津而偏热盛。
治法: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主方:白虎加人参汤方。
[主方分析]
方中石膏辛寒以清泄暑热,知母凉润以清热生津,人参益气生津,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诸药共用,使暑热解,气阴复,则喝病自愈。
[比较鉴别]
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白虎汤证之主症大体相同,但前者津亏现象严重。结合临床实际,特提出白虎加人参汤证与白虎汤证的区别要点:
①比白虎汤证的“汗”、“渴”更剧。
②无大热大汗而以渴饮为主诉。
③有白虎证,但脉虽洪大,反无滑数,或脉象无力,或虚数。
④有白虎证,但年高体弱,气血阴液亏虚。
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都宜用白虎加人参汤,而白虎汤则显不妥。
【临床应用】
[应用要点]
本方常用于热性病、中暑、热射病等引起的高热、烦渴和脑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烦渴、脉洪大等也可应用此方治疗。此处加人参当用生晒参为宜,如用西洋参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效果更佳。
[医案举例]
谌某,男,7岁,1944年盛暑于日中游戏归,甫入室,猝然昏倒,旋即高热神昏,喘息鼻煽,自汗足冷,舌色鲜红无苔,脉细弱,乃手太阴肺中暍使然,《内经》所谓“息贲”。息贲者,呼吸奔逆之谓,暑热刑金,失其清肃,故喘逆,痰鸣,鼻煽,诚险重之候,急用人参白虎汤加味。处方:西洋参三钱,生石膏八钱,肥知母八钱,麦冬三钱,甘草三钱,粳米半合;并嘱其用麦冬、玄参等煎水代茶饮频服。一剂痊愈。
[吕志杰.张仲景方剂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81]
【学习要求】
1.掌握湿病的概念、治法及辨证论治。
2.熟悉痉病、暍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3.了解痉湿暍三病合篇的意义。
痉:原书作“庢”(zhì),《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云:“案成无己曰:痉当作痉,传写之误也。”庢(zhì),恶也;痉,强急也。《备急千金要方》、《金匮玉函经二注》及《金匮要略心典》等均作“痉”,今从之。痉病为邪在筋脉,经气不利,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外感、内伤均可致痉,但本篇所论以外感风寒所致者为主,与温病热盛伤津及内伤引起的痉证有所不同。
湿病为湿邪在肌肉关节,以发热身重、骨节疼烦为主症。有外湿、内湿之分,湿邪为病,多有挟风、挟寒、挟热等区别。本篇所论以外湿及其兼证为主。
暍(yè)病即伤暑,暑天以湿热二气为主,故伤暑有偏热、偏湿之别。偏暑热者,以发热自汗、烦渴溺赤、少气脉虚为主症;偏暑湿者,以身重、疼痛、发热恶寒等为主症。
本篇所论痉、湿、暍三病,均由感受外邪引起,并都有太阳表证,故合为一篇。
庚子年三月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