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文学的意义
“英语文学就像一杯茶,又苦又烫,但品完了,整个人看世界都觉得通透了。
-记前日的即兴发言
大概是第n次问自己,以后能干什么。我去查百度、查微信公众号,学英语文学能干什么,却只看到了去外资、新媒体、甚至金融等毫无相干的转行发展,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无论是创意写作还是英语文学,都不是我最初的选择。我曾经那么热爱艺术、热爱电影,当我转身投入写作和文学的时候,我依依不舍,无数次想过回首,但最后还是决定向前走。在美国我是唯一学创意写作的中国人,在英国我又是唯一学英语文学的中国人,回了中国我可能还是唯一。这种唯一不是令人开心的,是令人无奈无助以及不知所措的。世界上有很多学这两个专业的人,但中国人我还没遇到,甚至连华裔都没有。英语文学似乎只是属于白人的,少数族裔的作家那么罕见,在与白人文学碰撞的过程中,有时候选择了放弃,有时候选择了孤僻。
我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但文学和写作当然不是一无是处,反而,让我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我曾经粗浅地喜欢过 Wordsworth,也久仰过Shelley、Byron,但直到学了文学,我才知道他们被视为楷模诗人的理由。他们对诗的憧憬是高于一切的,仿佛诗是万物的根源,是人类的中心。T.S.Eliot希望传统的创作被继承,被发展成新的东西,被世界接纳并以某种不灭的方式延续下去。文人和哲人没有什么俩样,但文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相对更接地气。文人通过文字去挖掘、寻找所谓的“本质"是为了传递。只有在这样的锲而不舍之下创作的作品,才能以一种共通的方式(即体裁和文本)将人类的精神世界带向另一个高度。但悲哀的是,大众不知道,也不在乎。
古英语、中古英语、经典文学、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学,所有英语语言和文学专业范畴的文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都是对这个世界无用的。所谓的 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代、 Confessionists自白派、蓝山、哈莱姆等派别都是文人为了让自己被社会导致的孤独或其他情绪,有一个交叉点和凝聚点,创造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所谓的表现主义、浪漫主义、解构主义、后解构主义等理论只是为了能通过文学更深刻地细致地分析世界和人文思想。当然这些大家的作品如果认真去阅读,一定会学有所获,但可惜,文学终究是小众的,在社会上没有足够的立足之地。
我不知道学完了英语文学自己能做什么,一想到如果我要放弃我花费了五年青春去学习的东西去做一个服务或者普通的教育行业,我就很不甘,我就觉得我输了所有,但是我不想放弃。这个世界能欣赏文学的人太少了,总得有一个人拖着古人厚重的向往和企盼走下去。或许我能去出版社做策划,或许我能去某个学校教英语文学,亦或许我会开一个自己的小书店,买一些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书。或许未来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我学到的东西是最难得的,纵使没有人与我共享、讨论,我也不介意。不过我也会烦,也会累,也会想放弃,但想到假如未来的某一天我今日的所学,能为世界、为人类做岀哪怕一个指甲盖的贡献,我也值了…这可能就是理想主义者的执念吧。
很多文人的工资并不高,也没有被太多人记住,大都人不在乎,因为真正的文人应该是超脱世俗的,但如果在乎的话,他们可能就忘记初心了。曹雪芹生前吃不饱穿不暖,还没写完《红楼梦》,但倘若他泉下有知《红楼梦》今日为世界所传唱,你说他会后悔吗?文人最重要的目的往往是一致的,留下一本真得会从思想上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代人,甚至是千秋万代的书。我现在再回看自己对艺术和电影有过的幻想,似乎觉得没有文学的赋予我的生命和整个世界的价值这么高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