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肌肉
它,是我们既熟悉同时又让很多人苦恼的肌肉。它的肥大影响着大多数女性肩部的美观,它一触即发,周身布满了雷区般的激痛点。这究竟是肌肉的病变,还是姿势的扭曲,是生活的压力,还是不科学的运动......
欢迎走进《运动与解剖》栏目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斜方肌的秘密”
斜方肌
很久以前,斜方肌又被称为“僧帽肌”,因为左右两边合在一起像僧人的帽子一样。直到公元1700年,英国解剖学家威廉·柯珀才正式给它命名为斜方肌。

功能 上部肌束
双侧:伸展头和颈
单侧:侧屈头和颈至相同的方向
旋转头和颈至相反的方向
上提肩胛骨、上旋肩胛骨
中部肌束:内收肩胛骨、稳定肩胛骨
下部肌束:下降肩胛骨、上旋肩胛骨
起点 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的内侧半、
项韧带和第7颈椎~第12胸椎棘突
止点 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神经分布 副神经脊髓根和第2~4颈神经前支
“自身相互拮抗的肌肉”
斜方肌是典型的自身相互拮抗的肌肉,它上部肌束和下部肌束可以产生拮抗的作用。在动作中它既扮演原动肌的角色,又扮演拮抗肌的角色,这样可以使动作更稳定地发挥。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它 ”
斜方肌是一块大而有力的肌肉,很多动作的产生都离不开它的功能。然而,它也是一块经常被我们过度使用的肌肉。特别是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加重了它的“负担”。有些人的斜方肌选择默默无闻地承受(生理性的代偿),而有些人的斜方肌却选择了报复,让你付出疼痛的代价(病理性代偿)。

它与翼状肩胛有什么关系?
翼状肩是由于支配前锯肌的胸长神经或支配斜方肌的副神经受到了损伤,导致肌肉麻痹无力,形成肩胛骨向后突起的症状。受损严重的人,会影响手臂的举、推、拉以及造成上背部的疼痛。说到这里你可能有点慌,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真正意义上的翼状肩其实并不多见,生活中很多人所谓的“翼状肩”,其实只是由于斜方肌中下束和菱形肌无力,导致肩胛骨前伸的体态。

斜方肌肥大怎么处理呢?
这是令很多女性苦恼的,胖就算了,肩膀还又厚又硬,时不时还给你来点疼痛。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低头、颈椎前引的动作太多了,维持时间太长了。斜方肌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还有其它肌肉的紧张)。为了适应这种代偿模式,颈椎和胸椎就会慢慢变形,肩膀开始变厚变硬,脂肪也开始堆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富贵包”。

松解紧张的肌肉
1
首先放松斜方肌,寻找它的激痛点,然后一个个去解决。别忘了还要放松斜方肌的“好肌友”——胸锁乳突肌,它们俩犹如一个三角形支撑,斜方肌被拉长,胸锁乳突肌就会被缩短。最后要放松导致你圆肩的胸部肌肉,以及颈部重要的斜角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