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爆炸理论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大爆炸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创世事件”,发生在138亿年前。随着大爆炸的一声巨响,宇宙诞生。不过,当时没有一个“人”在现场,见证这一震撼瞬间。
大爆炸后,宇宙快速膨胀
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孕育了宇宙,虽然没有人在现场见证这一震撼瞬间,但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大爆炸理论或者说大爆炸模型充满信心,相信这一理论能够描绘出宇宙如何诞生的精准图画。
科学家提出大爆炸理论,解释宇宙如何诞生
有时候,物理学家将时空比作一碗由虚粒子构成的“汤”。虚粒子会突然出现,突然消失。根据他们提出的理论,这个“量子泡沫”的一次随机波动触发了大爆炸。大爆炸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仍是一头雾水,但我们知道之后发生的事情。婴儿宇宙迅速膨胀,温度随之降低。大爆炸后一秒钟,温度降至1万亿华氏度左右,质子和中子登上舞台。在最后几分钟的核合成过程中,这些亚原子粒子聚合成第一批原子的核,基本上都是氢和氦。
大爆炸后37.5万年,温度降至5400华氏度,宇宙变得透明,释放可见光和其它形式的电磁辐射。大爆炸后3亿到5亿年,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形成,剩下的就是历史了。
乔治·勒梅特(中)和爱因斯坦
“大爆炸”这个词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1949年提出,但在这个名词出现前几十年,大爆炸理论就已存在。在1916年爱因斯坦公布广义相对论后,物理学家开始转变想法,认为宇宙处于动态并且不断演化。20世纪之前,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恒定,不发生改变。
上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观测到遥远星系快速远离地球,彼此之间也不断远离。这一观测发现符合宇宙膨胀论,说明过去的宇宙要比现在小得多。上世纪2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和罗马天主教牧师乔治·勒梅特提出,如果宇宙的历史“逆转”,宇宙将变得更加致密,温度升高,体积缩小,直至所有物体凝聚于所谓的“原始原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爆炸。在勒梅特提出这一观点时,认为宇宙恒定不变的观点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之久。1964年,科学家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也就是延续至今的大爆炸“余晖”。
利用欧州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所获数据绘制的全天地图,展示了大爆炸后37万年的微波背景辐射。当时,宇宙中的微小波动最终孕育出星系团
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大爆炸模型。其中一大证据是:构成恒星和星系的化学元素在宇宙中比较丰裕。我们观测到的氢、氦以及更重元素的数量符合大爆炸理论的预测。其它证据包括观测到的遥远星系远离速度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最近,科学家利用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和普朗克天文台,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详细测量,测量结果符合大爆炸理论。
我们能否确信一定发生过大爆炸?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多部热门科学著作的作者肖恩·卡罗尔指出,最初的宇宙处于炙热、致密并快速膨胀的状态,随后不断冷却,形成恒星和星系。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能够详细描绘大爆炸后一秒钟的宇宙万物景象。各种理论模型讲述的“似乎可信”的故事都追溯到所谓的“普朗克时间”,当时的宇宙年龄只有10^-43秒。
大爆炸后宇宙迅速膨胀,温度随之降低
大爆炸之前又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答案。一些物理学家认为“之前”这个词没有明确意义。卡罗尔表示宇宙可能是永恒的,又或者存在一个开始,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最近几年,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试图描述大爆炸之前的纪元。物理学家保罗·斯泰恩哈特和尼尔·图罗克提出了“循环模型”,认为存在于更高维度空间的“膜”周期性对撞,形成与大爆炸有关的环境。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提出了“共形循环宇宙学”,认为大爆炸重复发生。但这些理论基本上都停留在猜测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