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幻觉、超自然现象和意识状态的研究
按现代心理学的定义,意识状态改变(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简称ASC)是指因冥想、致幻药物、催眠和生理病变等因素导致的明显不同于正常清醒时意识状态的其它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改变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且引人入胜、但又极为敏感的领域。
大脑过滤模型
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曾一度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排斥于科学研究之外。直到上世纪60年代,对意识状态改变的研究才得以复苏。
主流心理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范式:一是科学实验范式,从神经生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意识状态改变的生理机制;二是理论研究范式,用现象学的方法对不同的意识状态进行分类和描述,进而从整体上揭示各种意识状态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大脑过滤模型”是经由赫胥黎的《众妙之门》一书得以普及并流行起来的。它源自法国著名哲学家伯格森的创新思想,尤其反映在其《物质和记忆》一书中,后又经过C.D.布罗德的发展和完善。但赫胥黎在他们的基础上走得太远,一下就从对记忆和外部信息的过滤直接走向了对意识的过滤,即他提出的“自由的心智(Mind at Large)”假说。
其实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梅耶(Frederic Meyer)和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就提出过类似的过滤理论。他们认为,存在独立于大脑的意识,大脑的功能主要是过滤庞大的意识(包括幻觉、超自然现象、神秘体验等),这通常被称之为“扩展的意识”,跟赫胥黎的“自由的心智”是同一个意思。后来的追随者们(无论是Robert G. Jahn还是Edward F. Kelly等)也都未超出这一范畴。
最先,从幻觉状态下、外部客观刺激和内部虚假刺激可同时作用于知觉层这一新的维度,通过对二者相对强弱关系变化的剖析,揭示不同幻觉状态的特征,并对出体体验和ESP(超感官知觉)等超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读。
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上述实证资料中进一步梳理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从而揭示意识状态改变的本质:自我的消失带来三种机制,分别是觉知的更敏感、幻觉的产生和禅定的发生。三者间的关系也随之被得以揭示。
最后,本文还进一步揭示了佛教深观的本质和止观之谜。
对实证资料的初步梳理
有些人听到特定声响时,会“看到”各种色彩
而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包括出体体验、超感官知觉(ESP)、联觉(Synesthesia)等,一般出现在“深度幻觉状态”中。觉知的更敏感通常表现为听觉、观察力、触觉的更灵敏等,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所谓的神秘体验,通常发生在禅定状态中。
接下来,我们将依次对这四种基本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幻觉研究的新维度
二者混淆在一起,知觉层会同时产生两种不一致的体验,从而导致感知的矛盾和错乱,也让人纠结于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这是一种不同于平时正常状况的奇特体验,但在“深度幻觉状态”下却会经常发生。它属于”深度幻觉状态”的第一阶段,我们将其称作“矛盾幻觉状态”。
从“初级幻觉状态”转到“矛盾幻觉状态”主要是因为内部虚假刺激变强了,形成了逼真的场景。这一状态可以解释好些超自然现象的产生机制。比如说出体体验,就是因为一方面内部虚假刺激让你以为你到了另一个地方,但另一方面,你的客观触觉和视觉等又还在发挥作用,告诉你你的身体还停留在某个地方。这种矛盾感和错乱感正是让人产生灵魂跑出体外的感觉的根本原因。
又比如联觉现象,所谓看到声音、听到图像等,其实正是因为内外两种刺激同时作用于知觉层,使得两套五感出现了错配:比如在听觉上外强内弱,而在视觉上外弱内强,人会自发地把客观的听觉和虚假的视觉配对在一起,从而引发上述现象。
在通常所说的幻觉状态中,外部客观刺激和内部虚假刺激可同时作用于知觉层,二者相对强弱关系的变化将导致三种不同的幻觉状态:“初级幻觉状态”、“矛盾幻觉状态”和“完全幻觉状态”,后两者同属“深度幻觉状态”。
所谓的超自然现象一般出现在“深度幻觉状态”中,而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意识状态的改变中,并不存在真正的超自然现象,它们只是伴随幻觉而产生的错觉而已。但很多经历者却坚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因为从“深度幻觉状态”中清醒过来和从做梦状态中醒来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做梦时感觉层是关闭的,知觉层受到的全是内部产生的虚假刺激,这使得虽然人在做梦的过程中无法分辨真幻,但在醒来后却能清楚地判断刚才是在做梦(处于幻觉状态)。而人处在“矛盾幻觉状态”时,内外两种刺激同时作用于知觉层,且强度相差不大,因此人在清醒之后,仍然无法明确判断在过程中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产生的幻觉。而人处在“完全幻觉状态”时,所谓的超感官知觉是“真实”发生了的,不同于纯粹是在梦中“梦见”发生了超感官知觉,因此人在清醒之后,会误以为超自然现象是真实发生过。
一个新的过滤假说
关于禅定
意识状态改变的本质
深观的本质和止观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