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民 | 清代朴学家的摇蓝 —— 不疏园 (徽学研究)

清代朴学家的摇蓝
—— 不疏园
 文 / 陈平民
(安徽黄山)
2021.05.01
作者简介:陈平民(1948—),男,休宁县人,徽州文化研究资深学者。曾任黄山日报总编辑、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2008年退休。

正文内容

乾隆初至咸丰末,歙县西溪的“不疏园”,并非一般私家园林,实为徽商汪氏为培养子弟读书所建的集园林、别墅、家塾于一体的学馆。著名经学家、徽派朴学的奠基人江永曾执教于此,江永高足、徽派朴学主帅戴震两度从学从教于此,闻名于世的“江门七子”即徽派朴学领军人物也产生于此。“不疏园”为徽派朴学家之摇篮。

( 婺源江永纪念馆)

 治田为园成学馆

歙县西溪又名西沙溪,位于源出黄山的丰乐水北岸。前清时期的汪景晃及子汪泰安为徽商翘楚,西溪经济社会文化史上的坐标型人物。“不疏园”是汪泰安为培养后人读书斥巨资于乾隆初年建造的私家园林。

园名为何命“不疏”?汪泰安长子汪梧凤在《松溪文集·勤思楼记》中说得明白:“先君子治田为园,园北有堂,颜之曰'不疏’,盖取陶诗'暂与田园疏’意而反之,亦欲使后之读书其后中者,常守厥志,不致苟于利禄,而饕餮于宠荣也。”汪泰安反陶渊明诗意而命“不疏”,旨在告诫后人,读书是为了学懂弄通做人的义理,不能只为追逐功名利禄,而疏远田园。

“不疏园”内有亭阁楼轩十余处,曲径相通,草木兰竹,花红叶绿,欣欣向荣。

“六宜亭”,由清初篆刻大家歙人巴慰祖书名。

“别韵”轩,轩名为乾隆七年(1742)进士浙江秀水人郑虎文所书,他曾主讲徽州紫阳书院十年。

“拜经草堂”书房,乾隆十九年进士北京人朱筠所书,他是清代文献学家、藏书家与书法家,曾奉命督学安徽。

“松溪书屋”,由清代通儒程瑶田所书。

“山泉响”为一瀑布假山,为桐城学者鲁滨撰名。

“勤思楼”为藏书之所,由著名金石学家、书法家歙县人方辅撰名。

“双桐得夏阳”为一桐荫小院,院名为戴震所书。

“竹北华南”是藏书楼,楼名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所书。

“勤思楼”,藏书二十四橱,更有“竹北华南”书围四壁。

“半隐阁”,阁名为清代文学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所书。

“听雨”轩,轩名为方朴山所书。方朴山,浙江淳安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博览群书,文名天下。乾隆十五年来徽州主讲紫阳书院,门下多高足。

“不浪舟”为石舫,舫名为寓居江都的徽籍著名学者汪中所书。

“黄山一角”,楼名为汪梧风次子汪灼自书。

著名学者、思想家休宁隆阜人戴震

徽派朴学家的摇篮

所谓朴学,即朴实、求证、求真之学。清代朴学,有徽派与吴派。徽派以戴震为代表,吴派以惠栋为代表。徽派朴学,又称皖派汉学,它是继承汉儒传统,采用文字训诂方法治经,又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与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韵与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研究成果与理论建树对当世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乾嘉时期寓居江都的著名学者汪中,与阮元、焦循等同为徽派朴学中的代表人物,他曾为汪梧凤作《大清故贡生汪君墓志铭》,铭云:

“国初以来,学士陋有明之习,潜心大业,通于六艺者数家,故于儒学为盛,迨乾隆初纪,老师略尽;而处士江慎修崛起于婺源,休宁戴东原继之,继籍之道复明。始此而人自奋于末流,常为乡俗所怪,又孤介少所合,而地僻陋,无以得书。是时歙西溪汪君独礼而致诸其家,饮食供具惟所欲;又斥千金置书,益招好学之士日夜诵习讲贯其中。久者十数年,近者七八年、四五年,业成散去。其后江君没,大兴朱学士来视学,遂尽取其书上于朝,又使配食于朱子。戴君游京师,当世推为儒宗。后数岁,天子修四库全书,任领局事。是时天下之士益彬彬向于学矣。盖自二人也,抑左右而成之者,君信有力焉。”

这段话告诉人们:“不疏园”在乾嘉年间不仅是汪氏子孙读书处,更是徽派朴学家的摇篮和交流中心;江永及其弟子戴震曾经分别是徽派朴学的奠基人与主帅;汪梧凤与其父汪泰安是这个摇蓝形成的助推者。

清代著名经学家婺源江永先生

乾隆年间,江永坐馆“不疏园”,前后七年(1752—1758)。这里藏书甚富,治学条件优越,又有才高八斗的“同志旧友”相与切磋,他不仅培养了以大弟子戴震为首的“江门七子”,为徽派朴学阵营的形成奠定基础,而且自己很多重要著作如《算学》《乡党图考》《律吕阐微》《古韵标准》等,也在馆“不疏园”期间完成。

戴震的著作

戴震两入“不疏园”。第一次来“不疏园”拜江永为师,是乾隆十七年(1752),当时他年届而立,在学界已斩露头角,江永年逾古稀,为汉学宗师。这次戴震在“不疏园”三年,与汪梧凤等人一边当学生,从江永研习经学,同时又当先生,对汪梧凤两个儿子汪煇、汪灼施以破蒙教育。这一时期,不少著名的江南学者如汪中、黄仲则等,常来园聚会,戴震问道有良师,切磋有益友,不少重要著述成于这一时期。戴震第二次来馆“不疏园”,是乾隆二十六年,与师友汪肇龙同教汪煇、汪灼研习举子业。这次馆园只有年把时间。戴震两馆“不疏园”,生活安定,正当年壮,精力充沛,且教且学,“六经秦汉之收书无不读”,“随读研究,析疑义,明制度”,“于诸经所得独多,为江门大弟子”。

戴震手书

戴震终成百科全书式的皖学大师、著名的哲学家、启蒙思想家,而功高盖世,名垂千古。他忘不了在“不疏园”的成学岁月!

对“江门七子”戴震、郑牧、汪肇龙、汪梧风、程瑶田、方矩、金榜而言,“不疏园”是他们成为清代朴学家的摇篮。戴震为主帅,其六位同窗为承前启后的领军人物。

清代著名朴学家歙县人程瑶田

他们弟子众多,如戴震弟子段玉裁、王念孙、任大椿、孔广森等等,学术观点相近的有皖省汪龙、凌廷堪、汪莱、胡秉虔、胡匡衷、俞正燮,还有北京、江浙、山东、西南、西北等地诸多的徽派朴学学者,以及徽派朴学后期的重要学者如俞樾、黄以周、孙诒让、章炳麟、刘师培、吴承仕、黄侃、许承尧等等,他们均为一代学术概念,泰山北斗,贡献卓著,名垂学史。

“不疏园”后人承家学   

“不疏园主”汪梧凤,学识渊博,三应省试不中,终隐不仕。对《尔雅》《说文》、三礼(《周礼》《仪礼》《礼让》)、三传(《左传》《公羊》《谷梁》),以及《史记》、西汉八家之文,都有精深的研究,又从刘大櫆习古文。《松溪文集》为其主要著作,嘉庆间有家刻本,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的《清代诗文集汇编》。

咸丰年间,“不疏园”毁于兵乱。

汪灼著作(不疏园藏版)

“不疏园”汪氏能传家学,汪梧风次子汪灼,汪梧风胞弟汪漪五世孙汪宗沂等人,可谓出类拔萃。汪灼性嗜书史,工诗善文,长于治经,主要在音韵方面,兼擅绘事。所著《渔村诗集》,清嘉庆间有“不疏园”刻本,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有藏本;《渔村文集》,北图有藏本;《诗经言志》《毛诗周韵诵法》,有清嘉庆甲戌(1814)“不疏园”刻本,今北图有藏本。

“不疏园主”汪梧凤著作《松溪文集》

汪宗沂是汪梧凤弟弟汪漪的五世孙,《资本论》中提到的晚清理财家王茂荫的小女婿。他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儿时母亲授以《尔雅》《毛诗》,当时“不疏园”还在,他“居园中数年,手披口诵,从夜维昼”,徜徉其间,甚得熏陶。他拜师多,学识渊博。光绪初中进士,后在“不疏园”旁建园宅“韬庐”,意为韬光养晦之地。“韬庐”亦富藏书,为一时之盛。汪宗沂是“不疏园”正宗传人、徽派朴学后期著名学者,清末翰林许承尧、国画大师黄宾虹等,皆出其门下。据相关史料介绍,汪宗沂遗著有46种之多,刻梓行世的仅16种,占34.78%。

“不疏园主”汪梧凤著作《松溪文集》

存世近三百年的“不疏园”,虽然只是昙花一朵,但是随着清代朴学的名传千古,作为徽派朴学家的摇篮,它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注: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1年五一节定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