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应对精神痛苦的3个方法

我们这里所说的精神痛苦,不是指身体疾病等方面的物理性痛苦,而是指工作、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产生精神痛苦,广一点可以说是指担忧,焦虑,痛苦、压力等情绪。

比如,工作上因疏忽大意犯了一个错误,如果被领导知道了,就会受到批评,甚至写检查、降职、降薪等,这是你会产生担忧、焦虑等情绪。

再比如,领导给你派了一项任务,难度非常大,你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完成,于是精神压力自然产生,这事如果完不成该怎么办?

担忧,焦虑,压力,痛苦,从本质上都是来自于人的欲望,人活着就会有欲望,有欲望就会产生问题,有问题就会带来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伴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就是与精神痛苦战斗的一生。

谈到战斗,就不得不说使用的武器。谁的武器好,谁的武器先进,自然获得胜利的概率就大。以下就是笔者推荐使用的应对精神痛苦(压力)的三种武器(方法):

一、   精神装置设置法

这是笔者从老喻《人生算法》学到的一个方法。

方法的内容是,在大脑中设立一个开关-精神装置,或者叫做切换键。这个切换键,类似我们电脑不同的应用软件切换键,比如word和Excel是两个不同的软件,分别以不同的逻辑方式处理不同的内容,彼此相互不影响。

我们把切换键的一边看作是痛苦、焦虑,另外一边是正常积极的思维、正常的情绪。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可谓命运多舛,因助理莱温斯基性侵事件,面临被弹劾上法庭上作证的局面。性侵事件不仅仅丢人,而且如果弹劾通过后,不但总统的位置不保,自己还可能要坐牢。

这件事情,换做普通人,想一想都无法安心工作,甚至会表现出精神失措。可是,在被弹劾期间,克林顿总统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一如既往的高效工作。连时任美国财政部长都很好奇。他就问总统,您是咋做到的呢?克林顿开玩笑的说,我有一架“精神控制装置”,每当我切换一下就会产生一个崭新的状态,就像看电视换频道一样。该接受法庭的审判就接受法庭的审判,该处理国家的政务就处理国家的政务,两者互不相干。

我们普通人,好像天然就缺少这样的切换键,所谓的抱怨,迁怒,本质上都是缺少切换键的表现,上一件事情处理的情绪通常会带到下一件事情的处理上,一个问题不解决,好像其他工作无法继续干一样。

人的大脑是个复杂的系统,比计算机系统要复杂的多,类似切换键这样的东西,应该可以理性地去做这样的设置,让自己的大脑控制大脑。

我们知道有些读者会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呢?

很多事情自己不能,并不意味者别人也不能,只是没有人告诉你或者提示你这么做而已。人的知识和能力,首先表现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很多时候,概念本身就起作用。

比如,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人不知“上火” 这个概念的,中医体系里,上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已经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连广告词,都借用了上火这个超级符号——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但是这个概念在西方就没有,用这样的广告词,恐怕也卖不出去。

概念产生以后就会起作用,对精神装置也是如此,大家可以慢慢践行,就像开车一样,刚开始不熟练,练习多了也就掌握了。

二、站在未来看现在法

我们都经受过压力,遭遇过痛苦,甚至遭遇事情非常难办的时刻,当时认为天都快塌下来了,但是回头一想,这事也过来,而且好像是健康地就这么过来了。

所谓站在未来看现在法,其实就是运用我们的想象能力,把过去替换成现在,把现在替换成未来,如此来观察和审视我们的压力、痛苦。

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那么可以回忆过去,曾经遭受受到什么痛苦,曾经有什么坎过不去。

比如犯过一次错误,受到过一次批评, 写过一次检查,降过一次薪酬等等,现在的结果如何。

我们对痛苦的感知是这样的: 过去(痛苦程度+++)-----现在(痛苦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过去感受的痛苦是递减,而且因痛苦,获得反思,获得成长,反而带来了快乐。

把未来当现在,把现在的痛苦看作是过去的所遭受的痛苦一样,如果过去的痛苦对现在没有造成重大影响的话,现在的痛苦在将来也会表现一样。

其实这个案例可用大人观察孩子的行为做类比。孩子大哭,一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满足不了的欲望。其实孩子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就是孩子未来。我们看孩子的痛苦,根本就没有任何感觉,有的时候反而感觉非常可乐。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痛苦,便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处理,真不是什么大事。

以终局思维来看的方法,很多困难痛苦都可以淡然处置。

笔者在对付痛苦的时候,常常就用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大而化之的方法。

其实,这种方法,前人也用过,下面这两首诗,可以作为此种方法的翻板,遇到问题、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妨多读几遍:

1、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苏轼《定风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旁观者视角观察法

所谓的旁观者,就是与这件事不相干或者关系不大的人。面对压力,遭受的痛苦,盘绕的焦虑,其实,人人都可以是旁观者、局外人。

比如,你的朋友刚刚与热恋多年的女友(男友)分手,心情非常痛苦;

比如,你的同事因工作不利,刚刚被领导批评了一顿,责令写检查,心理非常难受;

再比如,你的邻居孩子高考失利,名落孙山,心情郁郁寡欢。

这时,你的感受如何,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旁观者视角。

以旁观者视角看,自然你就会得出如下结论:

朋友失恋,就再找一个呗!

被领导批评虚心接受呗!然后在努力工作呗!

高考失利又如何,人生是一个长跑,某一段的停止,甚至后退,最终不会影响大局,收拾一下心情继续跑就是了。

你看,这就是旁观者的视角,旁观者视角的好处在于,看待事物比较客观,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的影响,能够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

为什么转换一下视角,状态就不一样了呢?

原来,作为一件事情的局内人,面对事情发发展,存在黑箱心理效应。

所谓黑箱心理效应是指,我们对未知的事情,或者无法预料的事情,因信息比比较少,而产生的一种担忧心理现象,往往这种担忧都是往坏处想,也可称之为坏结果预期效应。

举个例子:

你的孩子去上学,小孩放学了,没有按点回家,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回家,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很少有人往好处想,比如因考试成绩好,找几个同学庆祝去了!)

之所以容易往坏处去想了,是因为孩子去了哪里你是不知道,也就是说你获取孩子去向的信息没有或者少的可怜。

正是因为黑箱心理效应的存在,导致我们面对压力、焦虑或者痛苦时刻,不能产生良好的预期,导致情绪不佳,应对方式不正确。

运用旁观者视角处理方法,本质上是对黑箱心理效应的一种矫正。比如在黑箱心理效应下,一件事件往坏处发展的概率是75%,那么经过矫正后,起码会达到50%,或者更多,有了这样的预期,那么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实际效果证明,一件事情往坏处发展的概率甚至连20%都不到。

总结一下。

应对精神痛苦(压力)有三种方法,分别是精神装置设置法、站在未来看现在法和旁观者视角观察法。

三种方法,如果能够组合使用,效果会更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