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各个村庄名字的由来!亲,你又在什么地方呢?
杨村镇
位于武清区中南部,武清区人民政府驻地。南距天津市区30公里,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辖24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包括7个自然村。
杨村战国时代出现聚落,考古发现战国、汉代、北魏、隋唐各代文化遗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宋辽对峙时期夹河成村,因杨姓大户而得名杨村(莫非是杨家将?)。亦有,船到此扬帆、两岸多生杨柳而称扬村或杨村之说。金代天津河经此,为,运码头,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杨村为水陆Iff站及粮食、商品集散地。考古发现运河西岸有元代码头遗址,面积12000平方米。
明代置杨村公署、巡检司,清初设杨村营、杨村通判、东杨村主簿、杨村汛千总,营守备。清代末,水路、公路、铁路经此,战乱时期,为兵家必争之地。
1950年11月武清县政府迁此,成为武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护卫北京的军事要地。常德大街 位于运河东侧,自北向南,长750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曾称河东大街。民国初年,该街民众建救火会,立常德水局,故名。
静安大街 位于运河西岸,南北走向,长580米。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初名河西大街。民国初年,该街建救火会,立静安水局,故名。
上善大街 位于运河西岸偏北部,长300米,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此处原有一座明代建的木阁,俗称北阁(gao
),得名北阁街。民国初年,该街建救火会,立上善水局,更今名。
守望大街 位于运河东偏北部,东北西南走向,长250米。始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民国初年该街建救火会,立守望水局,故名。
三日集大街 位于运河西岸的回民居住区,东西长65米。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设置粮食交易市场,每逢农历初三、十三、二十三为集日,故名。
牛市胡同 位于杨村东北部、运河东侧,后属三街所辖,东西长110米。明弘治年间形成聚落,清代渐成胡同。因胡同东口为牛羊牲畜交易市场,故名。
百忍胡同 位于运河东,今一街所辖之地,东西长80米。清乾隆年间形成胡同,车姓一家首居,其宗族堂号为“百忍堂”,故名。
营盘胡同 位于杨村河西堤上偏南,今五街所辖,东西长180米。明嘉靖年间形成胡同,明、清两代在胡同前设营盘驻军,故名。
龙王庙胡同 位于杨村河西堤上偏南,今五街所辖,东西长40米。清乾隆年间建龙王庙一座,后在庙旁出现胡同,故名。
盐店胡同 位于运河西岸,今七街所辖,东西长350米。明万历年间建成的小巷,因巷内一家开设官盐店,故名。
赵米铺胡同 位于杨村北部、运河西岸偏北,今九街所辖,东西长80米。明万历年间成小巷,因赵姓在胡同东口开设一月米面铺,故名。
小东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0.5公里,清乾隆年间,山东逃荒难民到此定居,据光绪七年《武清县志》载,当年该村只有5户,位于杨村东,故名。
上朱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1公里,元代成村,因村中养猪户多,而称猪庄,明朝建立后,有犯皇上朱姓禁忌,故更名朱庄。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迁此,村落扩大,部分民户迁到杨村以南立村,仍称朱庄,当地习俗北为上,南为下,故有上、下朱庄之称。
大王庄、小王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1公里,清朝末年,杨村王姓派庄头在此经管佃户垦种立村,故名王庄。后因水患,有几户村民迁到附近的高隆地带,另立新村,称小王庄,原王庄冠之“大”字。
上下园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南2公里,位于北运河东岸,明朝初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以位居河滩上下的两块菜园而得村名。
夹道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5公里。清初由佃户立村,因位于北运河与京山铁路间狭长的夹角通道,故名。
北郑庄 位于杨村街道办事处驻地北0.5公里。原杨村郑姓坟地,称郑家坟。明初燕王扫北,一位军官负伤,燕王令其在此定居养伤,此地逐渐形成村落,取名郑家庄,又因位于杨村北部,故名。$ post_type
ta='type=tools&uid=10006&mini=0&btnArray=0,5,1,4,2,12,9&entrance=pbfloor' >
潮不过杨得天利
北运河水受渤海潮汐影响,曾有“潮不过杨(村)”之说。也正是因为“潮不过杨”,才使天津商埠更为繁华,北运河境段才能成为京杭大运河中最为重要的漕运枢纽。
海水受日月运行影响,形成周期性涨落,曰“潮汐”。因为潮汐的作用,使入海的河水被顶托而形成升降。华北地区的太行、燕山等处水源,经扇形倾斜地势汇于天津,成为海河,流经数十公里于大沽口入渤海,使天津成为九河下梢之处。天津地势平缓,使海河受潮汐的影响极大,在古代曾有“逆河”之称。《畿辅通志》中载:“以海水逆溯得名”。当水流“逆溯”时,将海河及上游水位顶托高数米,延伸十几里。晚清文人李庆辰的《醉茶志怪》中有专条谈及“潮异”:“邑有‘潮不过杨’之说,事亦甚奇。每潮溢时,御河潮至杨柳青止,北河潮至杨村止,西河潮至样芬港止,过此无潮。”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潮不过‘三杨’”,略称为“潮不过杨”。
潮汐给天津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津南小站地区地势较低,当海河“逆溯”时,水位高出地面,开启闸门,便可灌溉农田;“三杨”以下河流两岸的村民可以用木笼水车和拨斗提水灌溉园田;盐场可以放水晒盐;港外的三五千吨货轮可以开进海河至解放桥一带,天津租界地区。十九世纪后,天津能够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商埠,受到数代王朝的重视,是因为有潮汐很大的功劳。得利更大的则是北运河上的漕船,由江南过来的装载千石以上的漕船可以不费力地由三岔河口逆水上行至北仓一带。然而,因为潮水过不了杨村,只能在北仓卸下漕粮屯储起来,然后再换成小型驳船拖运进京,这就是境内能够成为皇粮屯储重地、转运枢纽,兴盛数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渤海的潮汐使境内获利最大。
漕运废除后,“潮”过不过“杨”,对境内来说已经无关紧要。解放后,各地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从上游拦水、截水,使天津水源减少。小站稻田自流灌溉也不可能了。人们靠日夜提水浇灌,相当辛苦,且效率不高。此后,河水继续日绌,甚至市民也要长期“喝咸水”。1958年,天津市修建海河防潮大闸后,“咸淡分家”,饮水略有好转,但海河水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位于武清区境西北部、北运河西岸,距城区杨村30公里,河西务镇政府驻地,辖32个村民委员会,包括41个自然村。
河西务古称赢西。
汉代出现聚落,宋、辽时期,以船坞居潞河(今北运河)西岸而得名河西坞。
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河西坞为榷税的务关,遂更名河西务。此后因河兴市,因市兴镇。
元代建十四仓,为京城附近最大的皇家仓储重地。设水陆骤站,领蔡村释、杨村07-、桃花口释(今北辰区),故称“津门首骤ii。
明代设钞关,进出京城船只到此验货榷税。
隆庆六年(1572年)筑砖城,城内外设十三个衙门,被誉为京东第一镇。清代康乾盛世,设县皿管理河务。天津市井空前繁华,商贾云集,货殖充韧。“炸嘎吱合”、“金家果子”、“金边儿扣炯”等特色小吃享誉京南卫北。
顺治年间,荷兰使节初次访华就把河西务介绍到国外;
康熙年问印度使节访华,波力特使客死河西务,康熙皇帝诏令九千户杨家捐银两、土地,修建“波力坟”。
清代后期,潜运停止,京津公路开通,河西务仍不失昔日之繁华。
龚庄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龚姓迁此屯垦定居,成村落后称龚庄。后全村庄田被宫廷勋戚强占,改称宫庄。勋戚败落,复称龚庄。
周羊庄位于镇驻地东北0.5公里。明天顺年间,山西移民周姓迁此屯垦定居,得名周庄;后周家佃户在羊圈附近搭草房居住,渐成聚落,取羊庄。民国初年,周庄、羊庄房舍连在一起,遂得今名。
土城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北运河西岸。宋、辽对峙时期筑土城。明隆庆六年(1572年)筑砖城,清康熙七年(1668年),运河水涨城纪,衙署迁出。后又变成土城,故名。
大龙庄、小龙庄镇驻地东2公里,东临北运河。元代龙姓军官带军户在此屯田立村,以姓氏得名龙庄。明初,杨家将后裔杨景、杨洪、杨清,随“龙”征战立功,被封为九千户,定居龙庄。龙庄村落扩大后,部分龙姓村民迁出,至村西南1公里的龙家坟地立村,仍称龙庄,故有大、小龙庄之分。
郑庄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东移民郑姓迁此屯田成村,以姓氏得名郑庄。
苏庄镇驻地东南2公里,大龙庄杨家(九千户)的佃户庄,庄头苏姓立村,故名。
北三里屯镇驻地东南2.5公里,濒临北运河。元代军队屯田成村,系“二翼屯田军”驻地,始称三翼屯,后讹传成三里屯。明代,村里曾发生一桩奇事。著名话本作家冯梦龙将此事写成话本《刘小官雌雄兄弟》,书中称
该村“三义屯”,后复称三里屯。1984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同名的三里屯,更今名。
上刘庄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明永乐年问,江南移民刘姓随“龙”北迁,充实京瓷,被官府安置在此经商屯垦,立村名刘庄。后为区别县内同名,根据方位居北,冠以“上”字。
奶母庄位于镇驻地东南2.5公里,东临北运河。明成化年间,村中一位少妇被选人皇宫,为太子的奶母,太子即位后,奶母告老还乡,皇帝赐田40顷,为养老庄田,故名。
前白庙、中白庙、东白庙位于镇驻地东南3公里,北运河西岸。明永乐年间,大龙庄九千户杨家在此建一座庙宇,名“龙泉寺”,其影壁、围墙涂以白色,故名白庙。后在白庙附近,出现聚落,称自庙村。清康熙年间,北运河决口,将龙泉寺冲毁,自庙村冲成二个聚落,各居白庙遗址的不同方位,遂称前白庙、中白庙、东白庙。
索庄位于镇驻地南3公里,京津公路西侧。明天顺年间,为皇庄官田,有索姓庄头在此经管佃户立村,以姓氏得名。
高庄位于镇驻地西南3.5公里。明天顺年间,为皇庄官田,以高姓庄头经管佃户成村,故名。
白庄位于镇驻地西南4公里。元代为运河东岸九百户村白家的佃户村,遂得名白庄。
唐庄位于镇驻地西南3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唐、常两户被官府安置在此垦种立村,以唐姓得名。
岳庄位于镇驻地西南2.5公里。明正德年间,为皇庄官田,赐予岳姓国戚,由佃户垦种成村,故名。岳,当地人读yao。
前扶头、后扶头位于镇驻地西南5公里,西临港沟河。元代军队屯田出现聚落,村北有元代聚落遗址。明永乐年问,山西移民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发现一座坍塌的庙内有佛头一尊,立村后称佛头,后谐音演变成扶头。解放后村落扩大,人口增多,遂有前、后扶头之分。
四间房位于镇驻地西南5公里,与前扶头一道之隔。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曹、孙、李、王四户在此屯田,起初只盖了四间茅草房栖身,成村后称四间房。
石桥辛庄位于镇驻地西南6公里,村西临近凤河大石桥,明永乐年问,山西移民在大石桥附近屯田定居,渐成聚落,得名石桥新庄,清代改称石桥辛庄。1948年更名大辛庄,1984年复原名。
仙庄位于镇驻地西南1.2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大槐树下移民王姓到此垦种、经商,王家族长会看风水,人称王仙人,故村名称仙人庄,后简称仙庄。
东、西陈庄位于镇驻地南0.6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陈姓两户迁此屯田定居,聚落建于东、西两个土台之上,成村后以姓氏得名东、西陈庄。
香庄位于镇驻地西南0.5公里。清顺治年间,圈为旗地,为旗人王姓财主的佃户村,香姓庄头在此经管,故名。
金庄位于镇驻地西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移民金姓迁此屯田定居,成村后,以金姓得村 名
沙庄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沙姓来此屯田定居,故名。一说村周围土质沙性,故名。
肖庄位于镇驻地北0.5公里。明景泰年间,为北京肖九公的佃户庄,以庄主肖姓得名。
宝石庄位于镇驻地北0.7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宝姓、石姓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瓷辅,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村后遂以两户姓氏得名。
刘坟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清顺治年间,为河西务大户刘姓坟地,看坟佃户定居,渐成村落,故名。
车营位于镇驻地东北1.7公里。元代军队屯田营地,亦是释站停放车辆的场所,故名。
玄坛庙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清乾隆年间,山东逃荒难民来此耕种佃田定居,村落建在玄坛庙附近,故名。
前窑、后窑位于镇驻地东北1.8公里。明隆庆六年(1572年)河西务建砖城,京城官员李姓在此建前、后两座窑烧砖,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孝力位于镇驻地西2公里,村西临港沟河。元代出现聚落,村南考古发现元代古墓遗址。明初,燕王扫北,安置一批军户、游民在此定居屯种。与当地人相互谦和礼让,讲孝道仁里,故村名孝里。后讹传成孝力。
韩庄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韩姓一家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瓷辅,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定居,成村后故名。
南仓位于镇驻地西北2公里。元代十四座皇仓遗址,明洪武年间演变成村落,因在十四座皇仓的南端,故名。
双罗庄位于镇驻地东北2公里,北运河西堤之上。明初,原为双街和罗庄两个村,后合并为一个村,取两村名之首字,得名双罗庄。$ post_type
武清地名大凡称“口”的村镇,多在河口、渠口、海口之旁。崔黄口古代所处的位置,渠口、河口、海口兼而有之。
崔黄口是泉州(武清)渠口:三国时期,曹操北征乌桓,为向辽东运送粮草,曾在天津滨海平原上相继开凿了三条首尾相接的运渠,即平虏渠、泉州渠、新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公将征之,凿渠自滤沱(河)人呱水(大清河),名平虏渠。又从沟河口凿渠人潞河,因经泉州县而得名泉州渠,以通海。”平虏渠相当于今南运河青县至静海段,渠上口与黄河故道自沟
相接,其下口连接滤沱河尾间(今大清河)与泉州渠口相接。此条运渠因经泉州境内而得名泉州渠。泉州渠在崔黄口、大口屯、宝低县城附近汇人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潞河、鲍丘河(潮河),这便称泉州渠口。崔黄口就在此附近,当时称渠荒口,含周边荒凉之意。此外还出现诸多称“口”的村落:大口屯、林亭口、黑狼口、口东、杨家口等。
崔黄口既在“渠口、海口”之旁,必是商船、,船往来、商贾聚集的风水
宝地。这里便形成了繁华的聚落。因渠口、海口风大,粮船、盐船到此需要扬帆,借助风力,人们便称“渠风口”,也称“渠荒口”。后(辽代)契丹人进住,他们说话土音重,渠、崔不分,便讹传成崔荒口。《武清县地名志》解释为“崔黄”两姓人家进住后,因姓氏得名“崔黄口”,这显然是明代移民人住后的另一说法。
崔黄口位于武清区境东北部,距城区杨村加之25公里。崔黄口镇政府驻地,辖34
个村委会,包括46个自然村。
小刘庄位于镇驻地南0.3公里。明朝中叶,镇中大户刘姓的佃户在此垦种立村,得名刘庄。清朝中叶,分成东、西刘庄。民国初年,两村房舍连成一片,合成一村,复名刘庄。后为区别县内重名,冠以“小”字。
西城角镇驻地南部。明中叶,山西移民迁此屯田,被安置在土城墙西南角外定居,渐成聚落,故名。
东场、西场分别位于镇东北、北0.5公里。为清康熙年间镇中大户于姓的打谷场,分东场、西场,由看场佃户定居成村,故名。
白庄子位于镇北1公里。清乾隆年间,圈为旗田,由崔黄口自姓庄头管理佃户屯垦立庄,故名。
东黄辛庄位于镇驻地西巧公里。明中叶,此地为朝廷贵戚佃田,佃户定居成村,名皇亲庄。清代演变成黄辛庄,1984年为区别县内同名,更今名。
前营位于镇驻地南0.5公里。清初为大户甄家坟地,看坟佃户立村称甄家莹,后更名甄家营,民国初年更今名。
赵家园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清顺治年间立村,此地划为赵姓旗地,佃户在此立村,以种菜为主,故名。
高家台位于镇驻地南1.2公里。清末,甄家营高姓迁此定居,其房舍建在高土台之上,故名。
邢辛庄位于镇驻地南1.2公里。清初被旗人圈为旗产,邢姓庄头经管佃户耕种,成村后称邢家辛庄,后演变成今名。
佗泥寺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北魏时期成村,因村中建陀尼寺一座,故以寺为村名,后改今名。
大周庄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周姓被官府安置在此屯田立庄,故名。
东粮窝位于镇驻地东5公里。原名东狼窝,清乾隆年间成村,村落建在青龙湾决口附近的高隆地带。决口处冲成的大深坑,当地人称狼儿窝。村名亦称狼儿窝、狼尔窝。为区别北运河岸边的狼尔窝,按其方位称东狼尔窝。解放后改称东粮窝。另一说,原村名百草庄。因杨姓发家,其他姓以为“羊吃百草”,把大家吃穷了,遂和议改村名为狼尔窝,取狼吃羊(杨)
之意。
早安营位于镇驻地东1.5公里。汉代末年,曹操率军队北征乌桓,在此安营屯田,后成村落,因村前遍植枣树,故称枣安营,后改成今名。
武安营位于镇驻地东南2公里。汉代末年,曹操率军队安营屯田,后成村落,传说五名老残兵丁安置于此,名五安营,后演变成今名。
康刘庄位于镇驻地东南3.5公里。明初,山西移民康姓、刘姓迁此屯田立村,称康庄、刘庄。清代,两村连在一起,故名。
苏楼位于镇驻地东南4公里。明永乐年间,江南富户苏姓奉旨随“龙”北迁,充实瓷辅,被安置在此屯田立村,因周围地势低洼,苏姓盖的门楼较高,故名苏家楼,后简称今名。
东高坑、西高坑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永乐年问,官府将几户高姓移民安置在此屯田定居,聚落在大坑东西两侧,故名东高家坑、西高家坑,后简称今名。
龚小庄位于镇驻地东南1.5公里。明崇祯年间,为崔黄口龚姓家的佃户庄,故名。
邢窑位于镇驻地东南0.5公里。清顺治年间,邢姓一家在此建窑烧砖,后成聚落,故名。
龚营位于镇驻地东南1公里。明建文年间“靖难之役”,燕军将士龚姓三人阵亡,埋葬于此,成村后称龚武营,后演变成今名。
大曹庄、小曹庄位于镇驻地南1公里。明初,江南移民曹姓在此屯田立村,称曹家庄。清初,部分村民迁出,在村东另立东曹庄,原曹家庄称西曹庄。后两村房舍连在一起,故名大曹庄。民国初年,东、西曹庄再次分开,西曹庄称大曹庄,东曹庄称小曹庄。
北辛庄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明崇祯年间成村,因村中多户养牛,取名花牛庄。而位居村南的草地村,百姓忌讳,认为牛吃草,会把草地村吃穷。后经协商,以位居草地村北更名北辛庄。
陈相庄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明永乐年间成村。原属十三汪窝(洼淀内的小村),即由13个小村构成,后汪窝村名废除,该村为其中之一,因位于各小村最南端,故名大南庄。清顺治年间,该村为京城陈相公家的佃户村,遂改名为陈相公庄。民国年间演变为今名。
草地位于镇驻地东北1.5公里。元代军队在此牧马圈占的草场,后演变成村落,故名。
周辛庄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明末自大周庄迁出周姓几家,在此垦种另立新村,以姓氏得名周新庄。清代演变为今名。$ post_type
东赵庄、前赵庄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明末成村,此地是朱姓大户的佃户庄,初名大朱庄。人清后佃权转让赵姓,遂改名为大赵庄。后有部分村民迁出另立新村,仍称赵庄,故有大、小赵庄之分。1984年,为区别县
内重名,依其方位更今名。
修家庄位于镇驻地东北3公里。明永乐年间,山西修姓移民迁此屯田定居,渐成村落。以姓氏得庄名。
幌刘庄位于镇驻地东2公里。《元史》记载,元代军队屯田前已有村落,称荒刘庄。后因战乱村庄荒废。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王姓等户迁此屯垦,搭窝铺成聚落,称王家窝铺。清代王姓迁出,仍称荒刘庄。民国初年改今名。
南三村位于镇驻地北3公里。由菜园、大庄、韩河三个小自然村组成。菜园,清初山西移民于大庄村北立村,以种菜为主,故名菜园;大庄,明中叶成村,由大庄、东道等几个小的聚落组成一个大的村落,故名大庄;韩河,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韩姓迁此屯田定居,因地处古运河畔,故名韩河。
北三村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由陈庄、吴庄、又辛庄三个自然村组成。陈庄,清代乾隆年间,崔黄口陈姓家佃户在此定居成村,故名陈庄;吴庄,清顺治年间,崔黄口吴姓家佃户在此定居成村,故名;又辛庄,清道光年间,从吴庄迁出几户村民,在吴庄村后高地上定居成庄,初称吴庄后街,聚落逐渐扩大,改称又新庄。后演变成今名。
辛庄寺位于镇驻地西北4.3公里。汉代有聚落出现,村南发现东汉墓群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明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此屯田,在古庙望海寺旁定居,成村后取名新庄寺,后谐音演变成今名。
中三村位于镇驻地北3.5公里。由张庄、尤庄、大园二个自然村组成。张庄,清顺治年间,圈为王府旗地,张姓庄头在此雇用佃农耕种,故名;尤庄,清顺治年间,圈为王府旗地,有苏、尤两户庄头在此经管立村,称苏尤庄。后苏姓迁出,改今名;大园,清乾隆年间成村,多户以种菜为主,故名。
店子位于镇驻地北2.5公里。清乾隆年间属旗产,佃户立村,得名佃子村。清末改今名。
平庄位于镇驻地北2.6公里。清康熙年间被旗人圈为旗地,平姓庄头在此立庄,故名。
小白庄位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清康熙年间被圈为旗地,有白姓佃户在此立庄,因庄小,故名。
于家庄位于镇驻地东4公里。元代成村,因官府奖励种榆树,村周榆树成林,故名榆家庄。后于姓进住,以姓氏更名。$ post_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