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的“忙春”盛景
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化农村改革,逐步推行了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几十年,都是人民公社大集体,以生产队为单元进行劳动。
过了年,立了春,过了正月十五,生产队开始忙了起来,男女社员都忙活起来,开展春季农业生产。
记忆最深的是春初的砸坷垃,男女社员们,排成横向状,像空中排列有形的飞雁,往前砸推,有十几米,人过坷垃碎,连续砸个十来天,全队几百亩白地都砸了一遍。
老年人则被委派修沟坡,把夏天雨水冲出的深沟和垮堤用沟中土全补上,干活的大都是老年男人,边说边干,大半个春天都这样。
生产队的菜地也开始整畦、规划,干活的大都是小脚老太,由有经验的男性长者作指导。
种蒜是最早的,一个个小白蒜,被插入浇过水的畦中,尖朝上,尾朝下,几天就出来嫩嫩的芽,绿绿的杆叶。
生产队的牛驴大都也走在地里,有耕地的,有耙地的,也有拉运粪肥的,拉水车的,与人为伴,左右同行,显得轻松。
又过了些日子,开始播种,棉花、玉米、花生、地瓜和各种豆类,都要按季节时令种完。早了不出苗,晚了误时节,社员们凭的是经验和节气。
往地瓜池窖育苗是最热闹的。男女社员们,把不大不小的光滑地瓜,整齐的排放窖中,盖上草帘,等待发芽出苗。不几日,小苗如同水仙花,整齐的长出来,等待时机移苗到大田。
记得那些年,春天有两大特点,无风时,阳光明媚,到处一片暖象,社员们干劲足,心爽快,说笑欢乐。
有风时,就漫天浑黄,特别是北风劲吹时,连刮几天,到处都是黄黄的细沙土,连家中的水缸盖上、窗台上、院落中,都是黄土。那些年树少,无阻挡,风自然大些。
人们干活休息时,躲在深沟里,用来避风取暖,妇女们做着手中的活,男人们也说笑打闹,用来消磨时光。
记得妇女们推车往地里送粪时,赶上大风刮,推车也总是稳不住,一方面往前推,一方面还要撑握车子的平衡。
田地中的水井旁,也开始忙了起来。有用人推水车的,有用牛驴拉水车的,有浇菜地的,也有浇春麦田的,也有浇白地的,水车不停的转,阳沟满满的清水,流的很慢很慢。
再早些年,因没有水车,社员们都是用手提水,用肩挑水,压得肩红,挑的腰疼,但来来回回,说说笑笑也乐呵。
整个春天,男女社员,都是在田地里劳动,不是平整土地,就是播种耕种,就是育苗插苗,全都是按季节,按规律行事。
队里的场院仍是闲置的,院屋也时而因风大迎来避风求暖的社员,离别了冷清的长冬。
生产队的猪圈粪,社员家中的粪窝子、厕所粪、旧坑坯、灶台土,都会被推到地里,作为有机肥料使用。队里的大猪圈,有几百平方米,几个青年人,一两天就挖扔干净,推向田中,撒向大地。
春季修房的人家,既忙地里,也忙家中,推土、阴土、打地脚、打墙。那打地脚和打墙的呼喊声,优美动听,相传甚远。大概经过月余的辛苦,一座新土房坐落院中。
春天是忙碌的,也是快乐的,一年四季在于春,忙着忙着小苗都出来了,大地就变绿了,时而迎来春雨,时而刮来南风,风雨吹浇着大地,大地迎接着阳光。
在社员们的春忙中,迎来了年复一年的春种、春苗,迎来了柳条发绿、杨絮飞飘、榆树出圈、桃杏开花、枣花飞香,迎来了忙忙蜜蜂。村南两湾化了厚冰,变成绿水。不久就迎来了麦稍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