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育儿 | 北大失联博士剧情反转:当亲子关系失去界限感会有多可怕?

本月初,一则关于失联20年北大博士后王永强被找到不愿意和家人团聚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最近,王永强和家人的一系列事情被扒出。

原来他父母在他读书期间就一直让他休学,他好不容易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父母又一直对他进行经济压榨,让他帮忙办事,替亲戚安排工作。

他结婚后和妻子去日本工作,父母经常打电话找他要钱,他实在忍无可忍,只能和妻子离婚逃到了美国。

他父母找不到儿子,就去骚扰前亲家,以至于前亲家不堪其扰,无奈只有卖房子换工作。

这个反转剧情一出,网上一片哗然,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博士的同情。

有人认为,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绑架了多少人。更有人说自己现在教育孩子要学会做自己,不需要为父母做任何事情。

王永强的父母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属品,盲目干预孩子的人生,对孩子理所应当的索取,最终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迫使了孩子对父母彻底失望。

蔡康永曾讲过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说:

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这就是我们对他来到这个社会最好的回报。

当父母忘记亲子关系的界限感,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过度保护”或“过多干预”孩子的生活时,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

家长的“过度保护”可能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

最近一期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名初三女生提到自己在爸爸心里还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

因为爸爸告诉她要买那种“严严实实的长衣长裤”,所以她看到漂亮的裙子都不敢买回家,只能在试衣间里过过瘾。

每次她出去玩了都要给爸爸汇报,“出去玩有没有跟男生在一起,坐旁边的是男生还是女生”,甚至和男生说了几句话都要给爸爸汇报。

有一次,她和一名关系还不错的男同学刚聊了几句,就被爸爸看到了,爸爸追问她和这个男同学什么关系,她是不是喜欢人家。

女孩明白爸爸关心她,但这让她现在和男生的普通交流都有了隔阂,在团体活动中也开始抵触男生对她的帮助。

她认为这已经不是一个正确的成长方向了,所以在勇气台上向爸爸发出呐喊,“不要把我管得太紧可以吗”。

女孩的爸爸则表示,在爸妈的眼里她永远是他们的女儿,所以他们会全力保护孩子,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

主持人认为,爸爸不想自己的女儿有一点闪失,但这样的“过度保护”,反而是一种不信任孩子的表现,会让孩子失去很多空间和乐趣。

当父母能够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时,孩子反而会更加理智。

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前几个月因为耳洞、头发、才艺等频频上热搜,大多数网友对黄磊的教育方式却表示认同。

13岁的黄多多才华横溢,从烘焙、绘画到英语翻译和钢琴演奏等,都完胜同龄人和很多成年人。

心理学者李雪说:“父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爱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当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时,反而容易干扰孩子的正常发展,甚至给孩子带来压力,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的“过度干预”可能会让孩子严重叛逆

《原生家庭》一书中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乔纳森拥有一家大型的电脑软件公司,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他五十五岁了仍然是个单身汉,他很困惑自己为何惧怕靠近女人,于是找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求助。

苏珊发现,他的问题与他妈妈给他带来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

多年来,乔纳森的妈妈不停地教他该怎样的生活,一直热衷于张罗他的婚事,整天担心他的爱情生活。

乔纳森很爱自己的妈妈,但他没法天天和妈妈谈论这些事情,他觉得妈妈就像只是为了孩子的幸福活着,他说:“如果可能,她简直要代替我呼吸了”。

乔纳森的妈妈忘记了在介入孩子生活时应该保持的尺度,这让乔纳森感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禁锢感,于是他选择了叛逆。

他潜意识地开始拒绝妈妈让他做的一切事情,包括那些也许他自己原本也想做的事情,比如婚姻。

苏珊认为:乔纳森可能过度执着于反抗他的母亲,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

对于乔纳森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能屈服于母亲的控制,所以他逐渐压抑了自己也想和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需求,这样的“适得其反的叛逆”已经压制了他自己的自由意志了。

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

父母对孩子一直不愿意放手,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企图通过对抗父母来证明自己,这反而会压抑孩子的真实需求,反而不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和个性发展。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孩子如果总是得不到机会去探索、尝试或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就会变得焦虑和胆怯,很难成熟起来。

父母真正爱孩子,就应该注意亲子关系的尺度,学会对孩子逐渐放手,得体地退出孩子的生活。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爱孩子的心态。

大多数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父母们更应该懂得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曾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提到:好的父母,就像好的老师,要让自己渐渐成为孩子可有可无的人物。

有时候,孩子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学着来决定,孩子的路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学着去走。

2.与其严防死守,不如陪孩子一同成长。

我有位老师的孩子在读初中时,突然变得非常叛逆,不但开始追星,还喜欢唱周杰伦的歌。

当时,我的老师其实觉得“周杰伦话都说不清楚,不知道有什么可喜欢的”,但她却没有固步自封,一味禁止孩子,而是买来了磁带,认真去理解孩子所迷恋的那些“新生事物”。

结果,她理解并喜欢上了周杰伦的歌,也成功地找到了和孩子交流的突破口。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请丢弃过时的观念和想法,陪着孩子一同成长,一起探索这个世界。

3.父母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维系婚姻的必需品,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于是过度地介入孩子的生活,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心理学家罗宾曾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当成个人梦想的延续,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

陆琪曾在一期《爱情保卫战》中建议一对小夫妻:“先找到自己再去学做爸妈”。

愿我们都放下对孩子的“如我所愿”,找回自己的人生,给予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尽早的发展出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让我们能够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艾小月,自信坚强,乐观上进,极度追求生活幸福感的我,想用文字治愈自己,治愈和我一样有着同样困惑的你。

心理咨询 / 心理讲座 / 心理团辅
▼如有需要,请添加小助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编者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平台旨在分享

点一下在看,就多了一份被看见的喜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