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出土唐代《释迦侔尼佛说法图》

2021-05-11 08:52

年代:唐(701-750)

名称:释迦侔尼佛说法图

出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17窟)

材质:设色绢本

尺寸:高:139.0厘米 x 宽:102.0厘米(画心)

高:163.3厘米 x 宽:121.5厘米(整幅)

厚:4厘米(框架内涂漆;包括旧固定件)

藏地: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斯坦因敦煌遗画

编号:1919,0101,0.6 Ch.liii.001

这是敦煌第17窟中出土的绘画中时代最早、保存状态最好的作品之一,而且明显与敦煌石窟壁画中隋及初唐时期的淨土变和说法图有密切关係。绢画中,与它最接近的则是伯希和搜集品中的阿弥陀淨土图的残片 (《敦煌幡画》图23)。我们依据以下特征将其定为早期作品:首先是根据它的构图,华盖、宝座的装饰及表现诸画像身体色彩的手法,以及画面左下角女供养人像的表现形式等等。

虽然有人认爲主尊为阿弥陀佛,胁侍为观音和势至,但其主尊可以确认为释迦牟尼,他的手势为说法印,这是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共用的手势。画面结构与初唐石窟(比如103、321、329等窟)中所见的说法图相似。这些说法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通过同一场面的反复描绘,来宣示佛的无所不在。另外,此种形式是从隋代敦煌石窟壁画中所见的只表现佛与二胁侍菩萨三尊的简单构图(比如第390窟)中发展而来。不过此图中,除有大乘菩萨之外,还有代表小乘的比丘,这六个比丘也是我们将主尊定为释迦牟尼佛的根据,他们历史上曾随侍过佛陀,与佛陀有密切的关係。可以假设只是因为没有空间,而没有把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全部描绘出来。后来,随著净土变的发展,不管绢画或是壁画弟子的形象还是出现的很少,只有阿难和迦叶作为年老和年轻的弟子的代表出现。另一方面,这幅图并没有独特的风格,但是人物形象,特别是比丘的头部,因观察仔细而描绘逼真。

这幅画画家所要表现的显然是对剃髮比丘头部的圆润。与此同时,在描绘面部时使用了稍具形式化的高光,看起来似乎与黑色线描毫无关係,给人以装饰性的感觉。此种技法在其他敦煌画中也可见到,其在中国绘画艺术固有技法——用线描进行立体描绘,又融入了西方美术的“光美学”(Mario Bussagli《中亚绘画》,1963,p.31以下)。这里没有必要在两者之间划定一严格界限,事实上在中国,颜色勾勒是南北朝以来一直沿用的技法(例如,大英博物馆藏相传顾恺之所作的《女史箴图》的衣褶部分)。另外,不能因说颜色勾勒方法已经是形式化了,就认为其整体风格也是固定化的,而没有独创性。恰恰相反,详察其细部,可发现多处采用了新的表现方式。如,除主尊外,其他的画像无论是姿态还是表情,都富变化。左下方的菩萨背朝外,身体稍往前倾(面向主尊)。有二个比丘的部分身体被菩提树遮住,比丘的眼神各异。其眉毛则是先勾一条曲线,再用淡墨描出无数眉毛。虽然大部分眉毛稍有弯曲,却基本与最初的曲线平行。最左边的比丘淡淡的眉毛笔直,似“蚰蜒眉”。另外一个比丘张嘴露齿,神态像是正在吟诵。其他比丘脸颊和嘴间的线条紧挨嘴唇,只有细微的表现,而此比丘脸颊和嘴间的线条则拉长到下方。与此极为相似的则是莫高窟第201窟壁画中的诵经比丘(201窟;《敦煌壁画》)。作为这幅画断为八世纪初的另一个确证,永泰公主墓壁画(706年,《唐永泰公主墓壁画集》)提供了同时代的例証。到了8世纪后半叶,绘画方式有了变化,嘴唇之间线条两端稍微变粗。再往后(10世纪)线条拉得更长,末端弯曲得很尖。

至于三维表现形式,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比丘的头部,并且这一方式已经渗透到整个构图,而主尊形象突出,几乎没有受到画面的限制,而围绕其周围的画像则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其中也有不乏被支撑华盖的菩提树树干遮挡而看不见其全身者。虽然诸尊均有项光,但除了下方的二菩萨项光不透明外,其余则全部透明,这非常容易使人感觉到空间的深度(例如第334窟)。

另一方面,画家也谨慎而巧妙地处理了画面的明暗配合:同一项光(右侧树干后的比丘)是透明的,以表现站在其后面的比丘,项光上方与长方形空白处重迭部分是不透明的。这种处理方法使人感觉到画面相当有深度的同时,起到将焦点集中在主尊的效果。这完全是中国绘画特征,而非西欧画法。斯坦因敦煌绘画收集品中,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刺绣灵鹫山释迦牟尼说法图。二比丘似乎是从两胁侍菩萨两侧探出身体,主尊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岩石重迭的背景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此后,特别是到了10世纪,为了在画面上均匀地涂布色彩和装饰,却失去了或者说是遗忘了表现佛陀和随众之间的区别以及关联。

来源:覺壁--敦煌瑰寶

(0)

相关推荐

  • 敦煌莫高窟壁画——西魏-285窟【4】北壁:七佛等说法图,秀骨清像

    一.285窟北壁概述 北壁上部共绘有七铺说法图.表现的主要是"过去七佛"(从供养人题榜中得知的). 西起(即左边起)第一铺是二佛并坐.各有一对胁侍菩萨,所占区域较大:再往右的六铺是 ...

  • 一眼千年,敦煌穿越指南

    ▲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唐代塑像. ▲ 敦煌莫高窟大雄宝殿 与1908年相比, 主要变化是原来的大佛殿, 由五层楼改建为九层楼, 洞窑崖体进行了整体加固.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q ...

  • 樊锦诗:守护敦煌,以信念作为方法

    6月25日,混沌前沿课首播课堂请到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老师讲述<守护敦煌:以信念作为方法>一课.以下 为课程精华实录:     要讲莫高窟,首先要讲敦煌. 在今天看起来很难想象,在一 ...

  • 【斯坦因敦煌绘画】 八世纪 唐代佛画:释迦牟尼佛说法图

    八世纪唐代绘画  彩绘纸本  尺寸:25 x 18cm 大英博物馆收藏斯坦因敦煌遗画   文/ 隆日编译 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释迦牟尼佛身着红色佛衣,法相慈悲庄严,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双足金刚跏趺坐安 ...

  • 莫高窟 · 瑰宝

    莫高窟对于我这样喜欢留下照片足迹的摄影家好者,不能在石窟里拍照是很大的遗憾,但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未来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们还能看到莫高窟的珍贵壁画彩塑,更为了不被工作人员当众轰出去,所以只能拍拍 ...

  • 藏经洞 · 遗珍

    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发现了莫高窟的藏经洞,洞中包括汉文.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梵文等上至5世纪下至11世纪的大批经卷.典籍.佛画和丝织品.因为特定的动乱和无序年代,藏经大量流失海外,国 ...

  • 丝路拾英(13):失望的敦煌莫高窟

    还有更失望的. 失望什么? 是因为缺水的河流吗? 北方缺水,我知道,有心理准备. 大树没有使我失望.这是老一辈护窟功臣留下的宝贵财产,挡风.固沙,今天依然挺拔.茂盛. 没有去过莫高窟的朋友,知道大树背 ...

  • 元代壁画——青龙寺

    青龙寺内腰殿与后大殿内的壁画尚存,3座殿内总计保存壁画186.08平方米. 精美元代壁画--青龙寺 青龙寺位于稷山县马庄村附近土岗上,该寺由工部尚书王政奉敕而建,始建年代为唐龙朔二年(662),元大德 ...

  • 【遗介小卡片】石窟文化邮票集

    前言 石窟寺,就是开凿在山崖上的佛寺,是模仿地面的佛寺建筑而建造,与一般佛寺的功能相同,都是用来拜佛.起居和禅修等.因此石窟中往往都雕或塑有佛像.石窟寺比普通寺庙更加坚固耐久.易于长存,是僧俗信徒修功 ...

  • 唐代张怀瓘《用笔十法》中提到的“迟涩飞动”,是什么意思?

    原创晨之杂谈2021-05-08 06:40:00 唐人张怀瓘在其所著<用笔十法>中了书法创作的十个法则: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 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 ...

  • 方响,甘肃灵台出土唐代雕像砖上的神秘乐器,长成这个样子?

      方响   方响是什么?其实,就是一块方形的金属,用来敲击,发出声,古人多用来演奏各种音乐.还是,皇宫大内的音乐,古人叫燕乐.还记得小学时,挂在树上的一截钢轨吗?它就是,另类的方响. 在我的童年岁月 ...

  • 朱旗明||岚县普明村古寺遗址出土唐代心经碑译考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敦煌藏经洞出土一部小楷,写给武则天母亲,比灵飞经还要好看

    在书法史上,天下第一小楷,是公认的钟绍京的<灵飞经>,这卷道家经典经书,加上钟绍京的加持,在书法史上熠熠生辉. 关于敦煌藏经洞是什么时候封闭的,说法有好几个,但可信度较高的,就是宋绍圣年间 ...

  • 敦煌又出土唐代草书,水平可比肩孙过庭《书谱》!

    草书是当代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当然这种话题往往停留在专业圈与非专业圈之间,一个专业的书法家是无法说服一个非专业书法家让他去欣赏和学习草书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没有学过书法的人,对于草书嗤之以鼻的原因. ...

  • 敦煌出土唐代放妻书12篇原文

    敦煌出土唐代放妻书12篇原文 一.英藏 1.某专甲谨立放妻手书 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年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十口, ...

  • 唐代 · 释迦坐像(山西博物院)

    唐代 · 释迦坐像(山西博物院) 来源:山西博物院 时间:2020年02月20日 阅读量:859 字体大小:  默认 唐代 通高93厘米,宽45厘米 1982年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出土 释迦牟尼结跏跌坐 ...

  • 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僧院图》

    2021-03-14 13:51 年代:吐蕃时期(786-848) 名称:僧院图 出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材质:设色纸本 墨笔 尺寸:纵:30厘米 × 横:48厘米 编号:Pelliot tibéta ...

  • 阿斯塔纳出土唐代饺子,饺子是什么馅的,应该是由这三种蔬菜制成

    在新疆阿斯塔纳地区,出土了一种特殊的"唐代饺子",它究竟是什么馅料制作而成的?考古专家通过缜密推断,认为它的馅料组成可能有三种.究竟是哪三种?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