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
当年六祖离开东禅寺以后,藏身于四会的山上达十五年。
十五年后他来到了位于广州的法性寺。
在广州法性寺,发生了一件被后世人津津乐道的事,这就是著名的风动幡动的公案。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坛经》中的公案,敦煌本《坛经》中只字未提,所以很可能是后人根据《曹溪大师别传》或者类似的文献补到《坛经》里面来的。
为什么要把这个公案补进来?因为这个公案既特别有代表性,又具有强烈的文学性。
一曰风动,一曰幡动,已初露禅机,而一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确非等闲能见,无怪结果“一众骇然”,六祖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坛经》中关于风动幡动的公案最早出现在惠昕本,其来源是《曹溪大师别传》或者类似的文献。可是《曹溪大师别传》中这一段描述又是从哪来化出的呢?或者说如果六祖确实说过这段话,那么他的灵感是从哪来的呢?
《五灯会元》卷一当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他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邪,风鸣邪?”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问:“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
禅宗在印度传到达摩共二十八祖,这一段记载是十七祖和十八祖之间的对话。
十八祖伽耶舍多跟十七祖僧伽难提学法,忽然听到有一阵风吹来,殿上的风铃被吹响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契机,所以,十七祖就问:“你听见铃声了吗?我问你,这是铃在响,还是风在响?”舍多说:“不是风响,不是铃响,是我的心在响。”这不就是六祖说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吗?
这两者的区别是一个是听觉版,一个是视觉版。所以说,六祖的话常常有所本。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虽然禅宗一开始就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原本不识字的六祖却一直在学习,不然,《坛经》中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佛教的经典。
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印度,十七祖和十八祖之间的机锋对话还没有完。舍多说:“是我的心在动。”十七祖接着问:“那么心又是谁呢?”舍多回答:“俱寂静故。”哪里有谁的心?一切都归于寂静。
以此类推,风动旛动的公案到“仁者心动”,似乎并不完整,从十八祖“我心鸣耳”到“俱寂静故”,可以看出“心动”之后,当有“心亦未动”。风动幡动乃至心动,均为心上之相,我心本自清净,何曾为风幡所动。
所以,《禅宗颂古联珠通集》中有一句:“指出风幡俱不是,直言心动亦还非。”道出“心动”背后的禅机。这才是“风动幡动”的究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