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处清凉,莲心不染
文
问 佛
仓 央 嘉 措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
佛 说∶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 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 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 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佛 说: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 说: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 说: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佛 说: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盘。
佛 说: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GROWTH
成长
“禅者,净虑也。禅常和'定’相结合,即禅定:通过潜心凝想获得悟解的一种思维活动。参禅者所欲悟解到的大概是'无念’之境,从而得以'涅槃’脱离一切'烦恼’”。
禅宗认为人具有的净心就是佛性,因而成佛不假外求,只需“净心顿悟”即可。
在中国诗史上,王维与禅宗结下不解之缘,以禅入诗,也以王维为代表。他交游僧侣居士,其母奉佛已久,加之理想破灭,落寞之中便日趋亲近自然、参禅悟道,长久修养,必“诚于中而形于外”,将其所得禅悟寓诸诗歌,将宗教情怀化为诗情。
其山水诗之“清逸”、“淡远”、“空寂”,正反映了诗人“自性清净”的追求和所达到的“静虚”之境,又“虚则能纳,静则能照” ,故其心能与自然凝合。无论一山一石,一花一木,一虫一鸟,都与其心境契合,因而淡泊的山水文字便透出了一种恬然自适与清远空灵的风彩,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处处有禅机的境界。
HO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