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小朋友感冒,不如试试这个方
近来小编家两只小神兽先后感冒了,打听了一下发现,幼儿园和邻居家的一些小朋友自端午假期结束后也有点感冒咳嗽,小编观察了一圈,大部分都是风热的,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外感风热第一方,辛凉平剂——银翘散。
【出处】《温病条辨·上焦篇》。
【组成】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适应证】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随证加减】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天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方解】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等症;温者,火之气,“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为肺系,故见咳嗽、咽喉红肿疼痛等症;温邪伤津,故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温病初起之佐证。治宜辛凉透表,清达解毒。
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能“散热解表”(《本草纲目·卷十八》),“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重庆堂随笔·卷下》);连翘味苦性微寒,“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为治风热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二药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故重用为君药。薄荷辛凉轻散,牛蒡子辛苦而寒,二药相伍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二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是为去性取用之法。以上四药同用,助君药发散表邪,透邪外出,俱为臣药。热已伤津,当生津以扶正,芦根、竹叶同用,甘凉轻清以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属佐使之用。本方所用药物均系轻清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体现了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用药原则。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注意事项】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煎服方法,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力耗散;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当禁用。
【综合评述】
自吴鞠通创立本方以来,被历代医家奉为温热外感之要方。
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赞本方治风温,乃“淮阴吴氏特开客气温邪之一端,实前人所未发耳”。
盛心如在《实用方剂学》中称银散“诚为外感风温,初起在表,无汗之主方”。
蔡陆仙在《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中曰:“银翘散为近世治温热病辛凉解表之通方”,并不过誉。
李畴人《医方概要》以为“咳嗽不爽,加杏仁、象贝……脉洪口渴,石膏亦可加。吴鞠通以银散为主,治津气内虚之人”,乃得要领之论,也与吴鞠通立方原意相合。
关于银散方中君药,目前尚有争议,有的医家认为方中应以薄荷、荆芥穗等解表药为君药,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为臣药。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曰“一般用银翘散,多把银花、连翘写在前面。我认为在温病上采用银翘散,当然可将银、翘领先,但银、翘是否是君药,值得考虑。如果银、翘是君,那么臣药又是什么呢?我的意见,银翘散的主病是风温,风温是一个外感病,外邪初期都应解表,所以银翘散的根据是'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称为辛凉解表法。这样,它的组成就应该以豆豉、荆芥、薄荷的疏风解表为君;因系温邪,用银、翘、竹叶为臣;又因邪在于肺,再用牛蒡、桔梗开宣上焦;最后加生甘草清热解毒,以鲜芦根清热止渴煎汤。处方时依次排列,似乎比较恰当。”
其余诸家所言,均有精辟之处,当合而参之。
【 临 床 应 用 】
本方现代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卫分风热证者。皮肤病如湿疹、风疹、荨麻疹、疮痈疖肿,亦多用之。临床研究表明银翘散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经过现代学者的不断创新、研究,目前,该方广泛应用于下列临床常见疾病治疗。
1.感染性疾病
银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扁桃体炎及咽炎、肺炎等疾病的初起阶段,取得较好的疗效。
2.儿科疾病
小儿临床常见的传染病有风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乙脑等,多属温病范畴,初期多为邪热犯卫证。临床运用银翘散加减多获良效。
3.五官科疾病
银散在五官科应用也极为广泛,本方所用药物均系轻清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体现了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用药原则。其制方原则与耳鼻咽喉诸窍位于人体上部或体表的特性相符。银翘散治疗结膜、角膜炎症、鼻塞、鼻渊、耳胀、脓耳、耳鸣、耳聋等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4.皮肤科疾病
临床上银翘散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外感风热型病证,如外感风热型银屑病、痤疮、急性荨麻疹,以及由外感风热引起的玫瑰糠疹、药物性皮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
【 类 方 】
1.《温病条辨·卷一》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组成:银翘散内加生地六钱,丹皮四钱,赤芍四钱,麦冬六钱。
主治: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
用法: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病不解,作再服。
2.《温病条辨·卷一》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
组成:银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六钱,飞滑石一两。
主治: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
用法: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病不解,作再服。
加减:胸闷,加郁金四钱,香豉四钱;呕而痰多,加半夏六钱,茯苓六钱;小便短,加薏仁八钱,白通草四钱。
3.《温病条辨·卷一》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
组成:银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六钱,生石膏一两,黄芩五钱。
主治: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
用法: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病不解,作冉服。
4.《温病条辨·卷一》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
组成: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四钱,大青叶三钱,丹皮三钱,元参加至一两。
主治:太阴温病,发疹者;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
方论选录:银翘散内加四物,取其清血热;去豆豉,畏其温也。
本文摘自《中医外感热病经典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