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红医生:“妙手回春”的底气,来自为健康事业的奋斗——“第18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专家专访
王学红医生:“妙手回春”的底气,来自为健康事业的奋斗
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地处大西北的青海省由于经济实力薄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
然而对于当地很多老百姓来说,他们并不缺少具有“医者仁心”的当代名医,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学红就是其中的代表。
她是青海省第六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在医学科研上成果斐然,更将众多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为无数病患解除痛苦。
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领域的专家,王学红医生也将受邀出席即将到来的第18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
妙手回春的底气,源自对老百姓的承诺与关爱
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之后,王学红一直在消化内科工作,在医疗、教学及科研方面逐步成长为骨干力量。曾先后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本石川县中央病院进修学习消化内镜专业的她兼容并蓄,吸收各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治疗方案,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
曾经,一位有长期腹痛的患者找到王学红,声泪俱下地讲述这些年遭遇的痛苦。原来,他的腹痛病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尽管也去一些医院做过检查,但一直没有找到病根,病情反反复复,他只能靠着止痛药度日,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王学红通过超声胃镜检查很快就找到了病灶。原来,这个病人的胃壁有一处约4cm×4cm大小占位病变,可以断定患上了腹腔结石。
很快,王学红所在的消化内科团队为他进行了胃镜下胃壁全层切开微创手术,彻底解除了困扰病人多年的问题。
“很多病人前来就诊时都非常急躁,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理解。因为他们并没有专业知识,很难说清楚自己的症状,这就需要我们医生做好引导和沟通。
当然,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我们也要充分为他们的将来考虑。就以这次内镜下微创手术来说,它不仅快速有效,可以彻底根除病患,而且病人术后恢复很快,住院时间很短,这就大大减轻病人的负担了。”
正是这种设身处地、无微不至的关爱,让王学红医生赢得无数病患的赞誉、为了一次次“妙手回春”,王学红也给自己确立了更远的目标:为青海省的医学事业持续培养人才。
在做好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还承担青海大学医学院诊断学及内科学消化病学的理论授课,并多次承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组织和资料编撰工作。
在她看来,有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老百姓的健康事业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她积极落实深化医改任务,践行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在医院的支持下,多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对全省多家基层医院进行医疗帮扶,让基层各族群众在家门口都能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为当地老百姓解决消化系统疑难病,并帮助当地医生提高医疗技术、加强学科建设。
作为青海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她每年组织各级各类学术会议、培训班及巡讲十余次,并经常邀请国内著名的消化病学专家到青海进行学术讲座、技术培训、内镜下微创手术演示等,有力推动和提高了青海地区消化系统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她所领导的科室也为青海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坚守岗位的毅力,源自心中不变的信仰
去年疫情爆发后,王学红的日常工作中又多了一项重要工作:防疫。期间,他不仅积极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冠状病毒肺炎知识、传达医院和上级精神,督导和落实科室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还主动承担起科室之外的各项工作。
“那段时间,我们很忙很累。每天,我都要早早来到医院,对发热、新住院、重危及特殊患者进行查房,还要指导诊疗方案,并和病人与家属进行宣传沟通,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
特别是我负责的学位点,有37名研究生需要进行家庭隔离,对于他们,我更责无旁贷,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王学红医生至今感慨万千。
正是她以身作则的表现,整个消化内科也形成了上线联动、全员上阵的火热氛围。其中,在王学红的带领下,科室数十名医护人员申请参加赴疫区一线工作,成为最美逆行者。期间,她还多次向青海省红十字会捐款,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之外,王学红还有一个身份——省人大代表。一直以来,她积极参政议政,围绕自己关注和投入的医疗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