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青南湛”到“南深北青”,湛江错失不少发展机遇?任重道远

“北有青岛,南有湛江。”是1960年,邓小平到湛江视察时说过的。

这句话无疑是为湛江打造的一个响亮品牌,当时据传60年代的湛江专区是广东省经济排第二。

在那之后大家都觉得,被国家领导看好的城市,将来一定可以飞速发展。

湛江青岛就好比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

一个是南派的粤班,一个是北派鲁班。

南派的粤班里面有21个学生,北派的鲁班有16个学生。

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常常被拿出来做比较,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罢了。

不过笔者认为这样的battle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所在。

毕竟有对比就有竞争,才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转化成动力把自己发展得更好。

要对两个城市进行比较的话,从一个跨专业的人士去分析似乎有些难。

不过可以尝试从国家政策、经济、人口、交通、资源等等方面理性对比。

其中的政策层面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政策一直都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策赋能给经济之后,自然许多民生和教育等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如果能在国家战略中找到适合这座城市的发展规划呢?需要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实践。

比如近年来国家推出的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等发展政策。

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

其中有三大“国字号”招牌的加持,省级与市级的发展路线就有了大方向。

青岛: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政策层面,无论从数量或者是影响力等等方面比较,湛江都是远远不及青岛。

其实这点笔者感觉没有太多的可比性,青岛是山东省的第二大城市,几乎与省会城市济南平起平坐,要对标的城市应该是广东省的深圳市。

所以如果是以六十年前,广东的第二大经济城市湛江作为对标比较的话,未免有失公平。

时至今日,广东省的第二大经济城市深圳早在2017年已经超过省会广州,成为广东省第一GDP的城市。

2019年,国家定调两大新示范区:南有深圳,北有青岛。

如今,早已不是60年代的“北有青岛,南有湛江”了。

随着改革开放,深圳的经济突飞猛进,已经是GDP排在全国的第三名了。

一开始把湛江和青岛作为比较,它们的确有众多的相似之处。

都是坐落在半岛型的城市,也曾经被外国殖民过。

并且曾经的经济基础都不弱,有着诸多优良的港口。

国家和山东省对青岛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层面的政策,都是很大力度的。

随着泛大湾区的经济外溢,一核一带一区战略,还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等等的快速发展。

对湛江来说都是一个个发展很好的机遇。

二十多年前引进不错的工业项目,本打算好好发展一波的。

没想到当年“三星汽车”事件之后,湛江的经济似乎受到了重创。

并且GDP一度被茂名超过,如今也还没能反超。

一手好牌,却没有发挥好,实属遗憾。

近年来国家和省都有许多大的建设与政策利好湛江。

所以房地产开发商早已经嗅到其中的商机。

各大品牌开发商早早已在湛江攻城略地了。

这样也造成了湛江的物价相对高,房子均价也早破万了。

不过依然挡不住想要买房之人的热情。

大资金的进入,无论是哪一方面对经济都是有增加的作用。

不过笔者更加希望的是,领导层可以针对湛江的各种优势特点。

来进行整体有质量的发展,利用好港口和海洋资源的优势。

还有传统行业转型高科技,含金量高的新兴产业发展。

解放至今,浮浮沉沉了几十年,要摸索出一条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十分艰辛。

不过笔者相信,湛江的发展未来是可期的,不过任重道远罢了!

以上是笔者对湛江发展政策层面的一些浅薄解读。

如有各种不同意见和有趣解读的想法,欢迎留言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