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注射器真无痛吗?抱着不反对不鼓励态度的会长为啥反对你买?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无针注射器”—— 顾名思义,既然无针,肯定无痛,对于每天要注射好几针的胰岛素的糖友来说,在美好的想象里,就是从此可以摆脱打针的痛苦了!

为了这个,掏比充满痛苦的胰岛素笔更多的钱难道不香吗?只要你这么想,那么就正中了某些不良商家的下怀了。

无针注射,其实并不新鲜,查一下百度就可以知道:

第一支无针注射器于1853年,由法国人Charles G Pravaz和美国人Alexander Wood设计发明。

1933年,美国的Robert Hingson医生发现,液体经过输油管道外部小孔中的高压喷射,可以穿透皮肤摄入体内,并以此原理研制了最早的无针注射器,他被公认为是现代无针注射器之父。

1936年,“射流原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遍应用于大规模的疫苗接种,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部分地区实现了无针注射器械的商业化。

1980年之后,经过不断改进,无针注射器逐渐轻量化、小型化,给药效率高,产生疼痛更小。

1992年,第一只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无针注射器在美国批准上市。

2012年3月,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胰岛素QS-M型无针注射器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审批,获得上市资格。

胰岛素无针注射器的原理是通过注射器内的弹簧释放产生强大的动力,快速推动注射器前端安瓿内的药液,药液通过安瓿前端的微孔,以“液体针”的形式瞬间穿过表皮细胞,渗透入皮下组织,完成注射,它的优点是消除了被注射者对针头的恐惧。

看了这些,你会觉得无针注射器还是靠谱的,这没毛病!—— 有毛病的是夸大宣传的企业和商家。

首先,无针注射器并非无痛!并非无痛!并非无痛!—— 高压药液形成的“液体针”也会有部分人会有痛感,由于“液体针”注射不是单点注射而是成片,对于敏感皮肤的糖友,甚至可能会出现出血和皮肤淤青,这些相信很多商家不会主动告诉你。

给“无痛注射”这个最美好的想象泼了盆冷水之后,现在的你略微冷静下来点没有?

结合一些糖友分享出来的使用经验,我们来简单列举一下无针注射器的主要优缺点。

主要优点:

1、部分人无痛或微痛,消除了使用者对针头的恐惧——但有部分人依然会感觉到痛

2、药液进入皮下均匀散开,增加药物吸收率,比较适合皮肤状况较差吸收不太好的患者,长时间注射皮肤不易起硬结。

3、最大程度的使用完胰岛素,有糖友使用后提到几次在笔式注射器无法注射的情况下,大约可以用无针注射器抽出15个单位的胰岛素。

4、多抽出的胰岛素剂量可以退回笔芯。

5、避免了注射划伤、折断对人体的危害,降低了感染风险

主要缺点:

1、高压注射后,部分人会有痛觉和出血。

2、注射剂量不准确,所以不适合需要精确剂量胰岛素注射的糖友。

3、无针注射器最小注射量是4个单位,而1型糖尿病患者补针的频率很高,而单次补4个单位的情况比较少。

4、注射器和耗材费用都较贵。

5、操作更繁琐,高压音爆较大,需要适应过程。

6、相对分子比较大的胰岛素比如甘精胰岛素用无针注射器注射在剂量较大的情况下会有部分无法注入而遗漏。

资深糖友“天津老大”杨琨对于无针注射器的评价是这样的:

无针注射器的使用人群从开始就没有明确,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注射次数多,使用频率高,所以厂家主打是面向1型,而医院临床所做实验人群却是2型,这就是相当于牛头驴身,但是临床报告又没有明确指出不同和错误,所以容易以讹传讹,造成误解。

希望有良心的医生和企业都能够如实告知,避免造成病人伤害,同时也希望有头脑的病人也别一窝蜂的使用,造成自身的伤害——遇事多动脑子,别冲动!

而另一位资深糖友在冷静客观地列举了无针注射器的各自优劣,并指摘了会长发在朋友圈的观点的偏颇之处后,贡献了了一个神评论:国内的这类产品确实有不少问题,但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而是因为过度营销!

会长对于无针注射器的态度,是不反对,不鼓励。不反对的原因是这种技术确实有它适用的人群,对于不差钱,吸收不好,极度害怕打针的患者来说,确实有可取之处。

而不鼓励的原因则是因为这种技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孩子来说,有很多尚需改进的问题,而且代价昂贵,会增加糖友家庭的负担。

但是如果不加以说明,或者故意忽略事实、甚至误导、忽悠并不适合适用的糖友去买,那就是会长必须要跳出来反对的事情了!

最后劝一句—— 糖尿病患者“尝新”需谨慎,尤其是对于一些高价的器械,高价并不一定等于技术成熟,而往往意味着智商税。

相信有一天,无针注射器必然会越来越成熟,那么可以预见到的是,它的成本和价格也会越来越廉价。那么到那时,就真正成为大多数糖友的福音了。

我们并不反对技术进步,只是希望糖友们能有更好,更独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保护好他们的智商和钱包!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