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知病——第三讲
望
舌
知
病
舌诊课程已经来到了最后一讲,听过前两节课的学员有没有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呢?在这里我们也准备了每节课程的回放,以便新老学员查缺和温习。
第二讲要点回顾
舌苔的定义: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
舌苔的意义:
①了解脾胃之气是否正常;
②了解病邪的深浅以及性质、病位的深浅、疾病的预后;
③根据舌苔的动态变化,分析邪正的消长。
苔质:指舌苔的质地、形态
观察要点:薄厚、润燥、腻腐、剥落、真假、偏全舌苔的形成与胃气的强弱、邪正盛衰有关。
薄、厚苔:反应邪正的胜衰情况和邪气的深浅;以“见底”与“不见底”为衡量标准。
薄苔的意义:
①是正常舌苔的表现之一
②外感疾病初起在表(如风寒咳嗽证)
③内伤病病情较轻(气虚发热、阴虚火旺的心悸等)
厚苔的意义:
是由胃气夹湿邪、痰浊、食浊、热邪等熏蒸,积滞舌面所致。主病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痰湿、食积、里热。
润、燥苔: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根据舌苔湿润或干燥的程度可以分为:润苔、滑苔、燥苔、糙苔。
润苔:指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润苔的意义:
①正常舌苔的表现之一,是胃津、肾液上乘,布露舌面的表现;
②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提示体内津液未伤;
③热如营血,蒸动营阴之津上潮于舌液可以见到舌面润滑。
滑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滑湿。多因寒湿内侵,阳虚不能运化水液而成。提示体内有痰饮或水湿形成。
燥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多因高热、大汗、呕吐、过服温燥药物、燥邪犯肺等耗伤津液;痰饮、瘀血内阻等使津液不能上乘濡润舌苔。
糙苔:由燥苔发展而来。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者多因重度的热盛伤津;苔质粗糙而不干者多因秽浊之邪内侵。
腻、腐苔:反映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周边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
腐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边中都厚,揩之易去。
剥落苔:指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落无苔。分为前剥苔、中剥苔、花剥苔、地图舌、光剥苔(镜面舌)、先天性剥苔。多因机体气血两虚、胃阴枯竭、胃气衰败等。
真苔、假苔:察舌苔的真假,对辨别疾病的轻重、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真苔又称有根苔: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刮后仍留有苔迹,不露舌质,舌苔象从舌面上长出来的一样。
意义:脾胃生气,熏蒸食浊等邪气上聚于舌。
见于病之初期、中期(见真苔且厚),提示病较深;见于久病,说明胃气尚存。
假苔又称无根苔:舌苔不紧贴舌面,不象舌所自生而象涂于舌面,容易刮脱,刮后没有苔垢,舌质光洁。
意义:胃气匮乏,不能续生新苔。
见于新病为邪浊渐聚,提示病情较轻;见于久病为胃气匮乏,不能上潮;提示病情危重。
偏全苔:有别于与剥苔,偏全苔是根据舌苔在舌面上分布情况来命名的,若舌苔遍布舌面则为全苔,舌苔仅布于前、后、左、右之某一局部则为偏苔。
意义:病中出现全苔,提示邪气散漫,多为痰湿阻滞。舌苔偏于某处,提示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
2
课堂风采
3
如何观看课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