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爱因斯坦之间只差10000个小时?

众所周知,要想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无论是体育、音乐,还是棋类、电脑编程,都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才行。

尽管有些人生来天赋异禀,更容易比别人取得进步,但是他们仍然需要时间的打磨,毕竟没有人生来就是象棋大师,也没有人还没断奶就会拉小提琴。

有许多理论也支持上述观点,其中最有名的要属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10000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在过去十年中,心理学家、认知学家和电脑科学家一直在探讨,我们是生来就有某方面出类拔萃的潜能,还是可以通过类似“10000小时定律”的训练变得优秀?

这一争论的时间跨度,几乎等同哲学本身的历史长度。柏拉图倾向才能天授,而亚里士多德则看好后天养成。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然而正如所有二元问题一样,这一争论比看起来复杂得多。

天赋之才、刻意训练,二者只差在投入时间的多寡吗?

假如你上网查询相关内容,难免会碰到10000小时定律,似乎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坚持10000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但我们和爱因斯坦等专家之间的差距,真的是10000个小时可以弥补的吗?01 刻意训练的质量比时间更重要

可以让人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的10000小时定律,听起来有点玄乎,却颇受欢迎,这归功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所著的《异类》,以及马修·萨伊德(Matthew Syed)的《天才假象》这两本书的成功。

二者都借鉴了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的研究,但却将其过分简化,甚至有断章取义的嫌疑。

埃里克森多年的研究显示,专项才能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刻意训练才能获得。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这种通用方法就是刻意训练。

刻意训练的益处在于能减少即时记忆依赖。

以国际象棋为例,新手学习和理解象棋知识时,极依赖即时记忆保存和信息处理,尽管这种记忆很短暂。而象棋专家依靠的则是经验和专项知识,他们可以直接将大量信息保存在记忆中。

象棋专家的做法认知负荷较小,使他们可以将更多精力花在应对更加困难的挑战上。

但刻意训练有四个重要前提:

训练内容需难易适中

学习者须接收实时反馈以便最优化其表现

学习者可以重温训练内容

学习者可以纠正错误以便进步

事实上,刻意训练的质量和形式远比投入的时间更重要。

无侧重性的训练对获得专项才能毫无益处。因此,训练须明确目的,且须将大挑战分割后逐个击破。

格拉德威尔引述了埃里克森1991年的实验。实验中,小提琴手被分成三组:

翘楚(有望成为国际表演家或独奏家)

极佳 (有望与管弦乐队合奏,但不会独奏)

优秀 (有望成为音乐老师)

每组人的背景类似,但训练强度大相径庭。

翘楚组,即有望胜任国际表演独奏者,平均训练时间为10000小时,超出音乐老师组6000小时。

埃里克森的研究显示,想要出类拔萃需持之以恒,即多年坚持刻意训练。

格拉德威尔对此的解读,使得他的著作《异类》大放异彩。他说,10000小时的训练犹如打开专家之门的一串魔法数字,“10000小时定律”也因此得名。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广为流传、颇具误导性的说法:只要通过刻意训练,任何人都能拥有专家级的表现。

但我们应该明白,这并非埃里克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02 基因和遗传的重要性

虽然这么说会影响大家刻意训练的积极性,但是我们还是不能低估基因和遗传的重要性,体育项目、技能都受生物适应与遗传影响。

2003年,全世界科学家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并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在此之后,人们开始研究理解个体的影响以及基因组的影响。

研究发现,先天与后天影响都可能提升人类的各项能力。

体育类项目其便于测量比较,非常适合用来研究专项才能。高水平运动员通常有卓越的体质、力量以及反应能力,这些指标大多看似与基因密切相关。

然而测试发现,高水平运动员在反应能力方面与初学者相比没有显著优势。

因此研究者认为,快速适宜的反应能力不依赖生理机制,而是一种思维过程,包括把信息“成块儿”处理。这种把多个客体合并处理的方式可能减轻了认知负荷。

然而不论怎么打磨这种本领,结论始终无法证实或证伪10000小时假说。

许多世界级运动员远没有达到10000小时的训练时间,且直到青年末期才开始从事该运动,也有许多人训练时间远超10000小时,却从未到达精英水准。

根据10000小时理论,科学家无法解释人们在运动能力和体育项目上的巨大差距。

对于体育而言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心肺能力和心理状况。

基因学家克劳德·布沙尔(Claude Bouchard)及其团队研究表明,人的心肺能力强弱的50%受大约200个基因影响。我们的基因组成,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显著决定我们的运动能力。

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

性格与意志力也与遗传有50%的相关性

布沙尔对同卵双胞胎研究发现性格与意志力也与遗传有50%的相关性。这意味着,不管人生经历如何,我们一半的性格特点都是既定的。

性格如此的话,可能其他精神层面的能力也是如此,比如“成块儿”处理信息,或至少是获得信息的方式。03 先天与后天影响交织

埃里克森2012年发表的文章,试图解决一系列进入公众视野的假象和误解(可能归咎于吸引眼球的头条),同时把专项才能融入当今基因研究。

他批评了别人对他关于专项才能的研究过分简化,否定了那些错误解读,表示即使有长时间的训练,也无法让随便一个人自动蜕变成专家或冠军。

他认为基因对于专项才能的确有一定影响,但现在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在他的早前研究中,他提出过一个重要观点,即身高对于许多精英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显然身高受基因决定。另一方面,运动员中常见的心脏体积增大,则主要与训练相关。(虽然基因因素也影响心脏初始大小,以及训练效率)。

埃里克森也肯定了动机和对从事项目的享受程度重要性,他们潜在的基因影响,以及其对刻苦努力和刻意训练的影响。

刻意训练本身不足以解释人们如何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因为各种领域的专项才能,以及各自的表现,成长路径可能各不相同。

在2012年的论文中,埃里克森推翻了早期关于研究小提琴手的结果,进一步指出了一个不符合平均标准的代表人物。

其中一位音乐家,仅仅进行了5000小时的刻意训练,因此10000小时本身没有魔力,只是一个平均值。

此外,埃里克森明确表示,未来更全面的了解表现水平的发展,针对其构建模型,必须通过把客观表现力评测与基因和训练因素进行比对。

刻意训练对于兑现我们基因范畴下的最优状态显然至关重要,但10000小时法则对于提高表现水平既没有魔力,也没有奥秘,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倒不如说,好的环境,加上专注的训练,以及良好的反馈更能让我们达到可实现的目标。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塞蕾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或尤赛恩·博尔特(Usain Bolt),但的确可以促使我们取得进步和达成目标。

最后,我们自己如何定义何谓最优表现,何谓个体成功,值得深思。

整个研究假设成功、名誉和认可是卓越的衡量标准。但对于很多人而言,成功对于体育项目,或过去的一段人生而言,可能是以从中获取的享受或取得的进步来衡量,而这些大概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参考:

http://evolutionaryendurance.com/there-is-no-magic-10000-hours-rule/https://www.makeuseof.com/tag/10000-hour-rule-wrong-really-master-skill/https://www.developgoodhabits.com/10000-hour-rule/(本文未经造就授权,禁止转载。)

编译 | Gabrielle版面 | 晓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