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白月光,还是红玫瑰?



“她听说过,有一个人逛了庐山回来,带了七八只坛子,里面装满了庐山驰名天下的白云,预备着随时放一些出来点缀他的花园。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的傻么!”

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对爱情与婚姻划下了这样冷酷无情的楚河汉界。

当年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不明白其间的厉害曲折,凶猛惨烈,但依然觉得这里面,有不可小视的人生哲学,至此刻下我长久的烙印,使得葛薇龙与乔琪乔的故事成为张爱玲短篇小说里,继《封锁》之外我无可置疑的情有独钟。

也许还有另一层因由——读《第一炉香》是我和张爱玲文字的第一次“邂逅”。任何的事物,但凡沾上了一点“第一”,便平添了无数风情,即便吹毛求疵起来,也不过如此,但只要它是生平第一次,那便一辈子也难忘怀了。又何况,张爱玲的文字,那样的凄迷哀艳,那样不动声色地美不可言。

后来我知道了,有两句唐诗用来形容她,是勉强凑合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加上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取其深魅,一取其华靡。我自然没有卫道士贬低之意,我一门心思赏赞还来不及。

通天彻地,也就这么一个张爱玲。

虽然她的故事是苍凉的。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来自上海的年轻小姐葛薇龙,被托付给了她远在香港的姑母——一个深藏不露的交际花。

她一个品貌端良的女孩子,不过有些一星半点的爱慕虚荣,结果在姑母的软磨硬泡的“调教”之下,终于沦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新一代交际花。

她能怪谁呢?怪姑母的“处心积虑”罢,她也不见得不是替她着想,在那样的环境,一个女孩子想要像上等人一样风光美丽,这到底是捷径。怪这个万恶的心浮气躁的社会罢,她也不见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她何尝不久而久之地爱慕那一抹脂粉烟雾香。怪她自己罢,然而不是为着“生存”,为着“在人檐下过,不得不低头”,她也不至于就这么渐渐地沉沦下去,终于心急火燎,无可抉择地嫁了人。

我总说张爱玲是“心狠”的,她不介意将女人推上绝路——情爱的绝路,人生的绝路。所以但凡看到一星半点微弱的温暖,那就好比是一个行将就木渴死的人,不期而遇上了一眼清泉,她不要东海,她和德何能,能做一只目光短浅的涸辙之鲋已经是人生的柳暗花明。

那些被社会所“奸污”,被破破烂烂的荣华富贵所“劫持”的女人,千千万,如银河里的繁星,多得数不清。

最有名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菲茨杰拉德的黛西,还有小仲马的玛格丽特,我从来不愿意将一个人的命运过分地推脱给时代,仿佛每一个人的波折坎坷都是生错了时辰,而事实是每个年代都有为了声色犬马而化为齑粉郁郁而终的灵魂。

至少她并非没有选择的,只是社会环境给予的机会过分苛刻,但说实话,不是没有的。所以一个人最终的穷途末路,到头来,还是自己种下苦因自己收获孽果。

“怎么没有分别呢?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

在汽车上,葛薇龙这样对身前的男人说。她内心是几乎绝望了,但这绝望里不多不少还残留着一点快乐的余星,一点可怜的沉醉,她余生就靠这一点寄托活命。

这个男人不过是个与她一般“潦倒和孤独”的对手,他是富家公子,可惜没有实实在在的资本,偏偏这样的人,还拈花惹草,像一只斑斓蝴蝶,但是她无可挑剔,因为她爱他,因为她爱着他身上的那一点“可能”。

男人多的是,而时光太薄。乔琪乔不见得多么好,却是她可望可及的最近的一点希望。她不敢再任性下去,她没有多少可透支的资本,说穿了,他们是两个彻底“落魄无告”的人,幸亏彼此惺惺相惜,从此化作了“一对天涯沦落人”。

为了赢得一点尊严,她也只能对他抱着天长地久的期望。而这样的爱情,却是酒精灯上的一点火,且不说无故熄灭,单单是时间,就能够耗费掉所有的新鲜与刺激感。

这样如履薄冰的爱情,就是葛薇龙的命运。她听过那有关傻子的传闻,但到头来,她也终归不能够免俗,她也像所有顽固不化,愚不可及的女人一样,为着男人的爱情而投身千疮百孔,风声鹤唳的婚姻。

至于前程,莫问前程。一个女人走到了这一步,除了苦捱,她已经没有资格谈前程了。

她已经忍气吞声,失去尊严地跟定了那个男人了。

葛薇龙的一口恶气,她这辈子想必是吐不干净的,到了黄河心也死不了的。这是张爱玲的“小肚鸡肠”。但是远隔重洋的毛姆,这个被主流文学界“轻待”的英国作家,却通过他的作品,妩媚妖娆地出了一记回旋镖。

那部作品就是《情迷佛罗伦萨》。小说的女主角是一个曾经嫁给爱情却经历了极其不幸的婚姻的女人,死了丈夫以后,那个从小到大对她百般照顾的,大她二十四岁的老男人突然向她求婚。换作从前她会拒绝的,但今时不同往日。

她早已不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她经历了因为爱情而结合的婚姻,她了解到了那样的境遇是怎样一回事。她并不曾就此收获光明。而如今愿意为她跪下的男人,有权有势,前途无量,最重要的,他还有钱有心,一个追了自己几十年的男人,一个等了自己几十年的男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傻子,但是这样稳如泰山的男人,不正是她所需要的吗?

所以那个佛罗伦斯的花花公子出场,企图以自己的巧舌如簧,以及百试不爽的浪漫伎俩来俘获她的芳心的时候,却屡屡受挫。

他给服务员一张十个里拉的票子,她就给一张一百里拉的。那姿势就是说,我不用图你的钱,你不一定比我有钱。是不是神似古中国的秦罗敷?

他说替她把方向盘,她说不用了。因为“我完全会把好自己车子的方向盘的”,也就是说,我不是一个为了男人一时的好就无法自持的少女了,你还是有点自知之明,趁早全身而退吧。

他称赞她美丽,她礼貌接受,不卑不亢。因为从小到大,她已经听惯了这一类言语。她还告诉他自己的遭遇——前半生因为一个男人爱她选择了容忍,而后半生她决定为自己找一个安稳的靠山。即便那婚姻里没有爱情,但是,那些所谓的爱情,苦与乐,悲与痛,她不计较了,也不虚索了,因为她已经领教过了。

就是这样一个理性自我,冷艳高贵的女人,为葛薇龙的血淋淋的伤口,抹上了一帖金创药,虽然只是我一厢情愿地牵线搭桥,但内心未尝不是欢喜的。

后来的亦舒,走的大抵就是毛姆“拓宽”的老路,她把女人从阴郁的沼泽里一把扯出来,是潇洒利落,果决漂亮的手势,勇敢而不计代价地塑造一些令人触不可及,啧啧称叹的女性形象。甚至亦舒小说《圆舞》与这个故事,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一直都觉得,毛姆是男版的,西方的张爱玲。文学成就那样载浮载沉,一代是一代话讲的尺度就不拿捏了,单单讲他们开诚布公,率性从容的“物质主义”的作风,就令人暗暗唏嘘。

他们笔下的男人女人,一来一往,戏剧性地调情,仿佛是对弈,将感情当作一场玩味十足的“游戏”,《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与范柳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也是从来不屑于“特立独行”的,那模样,那姿态,就是我就是爱金碧辉煌的空屋子,我就是爱流光溢彩的戴也戴不动的珠宝首饰,我就是爱慕虚荣,我就是喜欢开口闭口讽刺揶揄,撕开人人讳莫如深的丑陋窟窿,你们又能奈我何?

生前身后名是太空空荡荡的东西,此时此刻仪态万方,珠光宝气才至要紧。而且不要忘记,他们两个都是有口皆碑地揭露和揣测人性的高手。

我身边,有人喜欢张爱玲,有人喜欢毛姆,久而久之,我越来越发现他们对待感情,较之常人,令人唏嘘地“慎重”,所以大多独身,包括我自己。

当一个人看清了人性里的许多犄角旮旯的东西,他会不容易原谅别人,像不原谅自己一样。他会将感情当作一种如冬日的冰块,诚然折射出光彩的美丽,但他更看到了嘶嘶发烫的裂痕在马不停蹄地融化。

也许这是一件值得悲哀的事情,也许不是。但是与其醒着做梦,总有一些人宁愿选择睡着变冷。

因为他们拥抱了白月光,便不会再轻易接受路旁的红玫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