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春秋丨爷爷奶奶的家风

用爱书写,用情记忆——家·春秋

这是家·春秋的第06篇推送。

爷爷奶奶的家风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故事,或激励自己不断成长,或埋在心底偶尔翻阅满足自己的一点虚荣心,亦或是为有如此优秀的长辈们而自豪。家风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个家庭的延续。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家风就像是一面镜子,照亮自我的同时,也反映着家族的兴衰走向,谱写着普通百姓的美德诗篇!

勤俭

勤俭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信守的美德之一,反映着一个家族能否勤俭节约守住祖辈积累下的“江山”。

我的家谱里似乎没听爷爷奶奶说过,既非帝王将相之后,又非豪门贵族之裔。但是,从爷爷奶奶身上我看到了对勤俭的最佳诠释。

爷爷奶奶的勤俭是出了名的,爷爷主外,奶奶主内,俩人就像是商量好的,言语不多,但彼此心照不宣。

爷爷自退休后,靠做小本生意赚钱,每周会在固定时间里去集市上赶集,卖一些小物什来养家,回来后也会置办一些成色不太好但绝对新鲜的蔬菜,那是别人挑来挑去剩下的,外表有些蔫,但里面完好无损,价格会比其他的便宜一半,这是爷爷的经营策略,为此他一直津津乐道。

奶奶也是一般不会随便花钱,他知道爷爷赚的钱来之不易,家里穿旧的衣服,在她手里一捣鼓,好像一下子也变新了似的,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苦难岁月,因为那段历史不只在历史书上,更在爷爷奶奶身上。

在受爷爷奶奶的影响下,父亲、叔伯都很节俭,到我们这代身上虽然物质条件极大的富足,但是也依然传承着勤俭节约的朴素家风。因为,勤俭是财富。

向善

善良是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品德,他无法用金钱和物质生活来衡量。

因为善良是由内而外的真情表达。一般人会以为善良是对人,对物则不必要,但我觉得能对天下一切生灵都存有怜悯之心,那便不易。

故事还得从爷爷身上说起,那是奶奶后来从爷爷的工友那里听来的。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爷爷所做的是基建工作,离家远不说,每一个半月回来一次,从家里带米、面回去作为口粮,每次爷爷都会多带一些,不是给别的工友,当然也会倾囊相助,而是为了一群小伙伴——老鼠。

因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老鼠成了他们的伙伴,爷爷将每次带去的米、面都会盛出两碗来放在米面袋子旁边,给老鼠留着。但奇怪的是,老鼠似乎也明白爷爷的所做所为,他们把目标放在了其他工友的米面袋上,肆意啃食,但爷爷的米面袋却完好无损。其他工友也抱怨为什么爷爷的米面袋每次都是新的,而他们的每次都会被老鼠咬得千疮百孔。

这是爷爷的怜悯之心换回来的回报,也是爷爷人格的完美体现,他一辈子没有与人结怨,在谁眼里他都是一个善良的好人。爷爷的向善品质值得我们这些后生不断去学习、传承。

乐施

施舍是一种能力之内的情感表达,不会因人而异。施舍不是炫耀,而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一把,缓一时之急。即使这种索取是无休止的,但乐善好施依然是最能体现一个家族家风的。

自我记事起,来爷爷家里“上访”的乞讨者们似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是有老有少罢了。那种特有的“散乜贴”呼声一起,乡里乡亲似乎就知道有访客上门了。

爷爷奶奶不是单纯地给点米面、几角钱就作罢,也会询问其住址,来自哪里。有时运气好的话,家里搞祭祀活动的时候,乞讨者们也会被请进屋或院子大快朵颐一顿,感恩戴德的话说一串。

爷爷奶奶用他们的行动影响着我们,我们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爷爷奶奶以及乡里乡亲都搬进了拆迁房里,乞讨者们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但他们那种乐善好施的行为始终成为了我们家族的一道亮丽风景。

好学

不断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对于家族的教育来说,只有子孙们不断学习,才能弥补老一辈们那种没条件读书的遗憾,当然也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家里自小在农村,一切伙食的烹饪都靠锅台、煤炉,这是老一辈多年延续下来的炊事方式。

但面临着电磁炉、电饭煲、电热水器等新潮的电器设备,如果不能通过学习,那么再好的东西也发挥不出价值。奶奶在我们家族里可以说是一个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学习的楷模。

没读过一天书的她,总是能通过最快的方式学习新的东西和技能。

就拿电磁炉来说,他看到年轻人在用,觉得挺好,买了一个,很快就学会操作了,烧水、煲汤、炒菜按哪个键她都熟练操作,而今已“解放”了以前的柴火灶、煤炉,奶奶也很快地学会了燃气灶、燃气壁挂炉等一些操作。

在他眼里只要是有用的,她都能很快地学会并熟练使用。虽然奶奶已经80多岁了,对于接受新事物,她依然乐此不疲。

结语

一个家族的兴衰离不开自由、开明、温馨的家风,家风必由榜样领衔、传承,家风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后人前行的方向,也最终使家族走向兴旺、繁荣。家族如此,国家亦是!

文章写作时日不详,有微改。

这是一篇应妻子要求写的关于家风的文章。爷爷奶奶虽然普通,但是却不平凡。

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我,耳濡目染他们生活的点滴与处事哲学,受用无穷。

如今爷爷奶奶年迈多病。爷爷病重,几近半身不遂,全靠奶奶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奶奶心脏也不好,时常生病。老两口就这样相濡以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爷爷奶奶的事迹就是最好的家风,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好这一棒,传承下去。

“ 让时光记忆青春,让文字相伴终老 ”

2   0   2   1   0   5   2   7   星   期   四

(0)

相关推荐

  • 【江西】肖子杨《“挖鼻孔真好玩”读后感》指导老师:孙寅

    <挖鼻孔真好玩>读后感 文清外国语学校一年级 肖子杨 周末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由达尼拉,库娄特写的<挖鼻孔真好看>的绘本,有趣极了! 绘本讲述了小象.小老鼠.小青蛙都觉得挖鼻孔真 ...

  • 【原创】配乐散文《 翟家大院》  作者:翟志秀

    NO:859 [原创] < 翟家大院>  作者:翟志秀     夕阳年岁时间富足,于是参加了老年大学文学班.学员全是退休干部和职工,唯有我是纯粹种地的农民."你知道翟英吗?&qu ...

  • 每一种品质都有来历:读书兴家——胡家家风家训漫谈

    "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文章,目前已经有75000粉丝.本公号发表的教育.服装等广告,都经由胡老师的认真审查.眼下,网络授课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课外学业的一部分,大家可酌情尝试.即使广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传承好家风,弘扬家文化/廖延竹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家族是社会最稳定的基层单位.家族的形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称之为部落和氏族,比如炎帝部落.轩辕氏族.到了周朝出现姓以后,就有了姓氏一说,慢慢地也就有了以亲属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大家 ...

  • 静水流深,血脉传承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唐 杜牧 前言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 一如每年的清明节,今年我们 ...

  • 林欢‖藏在“老人言”的家风【客都原创】

    藏在"老人言"的家风 文/林欢 最近学习林院长"爱自然生命力"的家风建设课程,对我启迪很大.他走遍中国,探索名门望族兴旺发达的秘密,其中,"家风&qu ...

  • 家风小故事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教,而家风更是重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我们家也一样,现在我就来谈谈我家的那些家风小故事吧.     我每次在家, ...

  • 家·春秋丨爷爷的晚年奶奶的伴

    用爱书写,用情记忆--家·春秋 这是家·春秋的第02篇推送. 爷爷的晚年奶奶的伴 老年人的时光,不是按年月来计算的,是按小时来计的.也许衰老来的太快,以至于他们已经连自己都没能察觉到.突然间,行走不便 ...

  • 家·春秋丨三句半老爹

    用爱书写,用情记忆--家·春秋 这是家·春秋的第03篇推送. 三句半老爹 有一种感情虽然无声却有温度,它有时静谧,有时微妙,有时让人又感念万千!这就是父子情. 很少与老爹面对面交流,不是没话,而是不知 ...

  • 家·春秋丨我的母亲马玉花

    用爱书写,用情记忆--家·春秋 这是家·春秋的第04篇推送. 我的母亲马玉花 --记母亲辛劳罹病后的难忘时光 捧腹十月育儿难,儿长欢声家欣然. 身躬践行真情传,十年风雨而立逝. 草长莺飞辞母过,异乡遐 ...

  • 家·春秋丨思念母亲

    用爱书写,用情记忆--家·春秋 这是家·春秋的第05篇推送. 思念母亲 这个母亲节,我想对远在天堂的母亲说说话. 母亲已永远地离开我们快三年了. 我不敢看她的照片,不是不想,而是怕往日的点点滴滴立刻会 ...

  • 邻居八家之三:爷爷奶奶成了打工仔

    编者按: 做为编辑,很欣喜收到国印老师的赐稿!他笔下朴实的语调.鲜活的人物.温暖的情感总是能勾起人浓浓的乡愁.文中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幅满是时代气息的深长画卷:是一种时光很慢.车马也很慢.邻里之间亲密友 ...

  • 爷爷奶奶的遗产,孙子为什么不能直接继承?丨家理律说

    "含饴弄孙"是许多人期望的老年生活,眼看着自己的人生即将走到终点,而眼前这个小家伙延续了自己的血脉,生命顿时变得鲜活起来,这是一件多么奇妙和温暖的事情.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爷 ...

  • 【诗情画意】石和平丨童话里的爷爷奶奶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石和平,垣曲住建工程师  ,大学文化,垣曲县志编辑,75年发表<学军>短篇小说一一山西人民出版社. ...

  • 红色家风亲人讲述〡“红船卫士”王会悟之孙女李典:我替爷爷奶奶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

    家庭小传 王会悟,1898年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府桐乡县,她年少时追求新思想,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是中共早期妇女运动的先驱之一.中共一大召开时,她负责会议的会务和保卫工作,由此被称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