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禁止出境文物(一)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
如果你在2020年的形势下,还为公司抢占了一大块市场,创造了大量利润,当年会上老板大大表彰你时,你是不是很热血沸腾。然后,老板又大声说,新一年的形势会更严峻,因此要吸取竞争对手被打垮的教训,特别要提防那些有能力破坏公司的人。于是,所有人都看向你。这时你会不会默默唱起那首歌,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别以为没人会这么愚蠢,三千年前就有一位国王这么干过,还把心里话刻在一个大鼎上。当然,作为回报,十年后他的王国就灭亡了。
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陵一号墓西库,通高51.5厘米,口径42厘米,腹径65.8厘米,重60千克,铜身铁足,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战国时期铜铁合铸器,而且鼎外壁刻有77行铭文,共计469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青铜器。铁足铜鼎铭文记述了中山国和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弥补了史书中对中山王世系缺失记载的遗憾,还印证了史书中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记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因此于2002年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
至少在西周时,人们已经清楚铁更坚硬更有韧性,用于制造兵器不易折断,用做农具更耐磨好用。到战国时已经掌握了相当冶铁工艺技术,知道铁的熔点要到1535摄氏度,有能力制作出更先进的铜铁合铸器,中山王铁足铜鼎就就是当时技术工艺进步的代表。铁足铜鼎为祭祀宗庙的礼器,圆腹圜底,腹部稍鼓,中部有一道凸弦纹,口内敛,两侧有一对附耳,上有覆钵形鼎盖,盖顶有三环钮。整个鼎采用了鼎身和附件分别铸造的方法,鼎身为青铜铸造,三只蹄形鼎足是铸铁材料。
铜体铁足的铸造技法十分罕见,1986年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楚国的环钮铁足鼎,比这件铁足铜鼎要小很多。但不得不遗憾的说,现在河北博物院展厅里看到的是复制品。据2010年时对铁足鼎进行的X光成像探查,发现铁足外表面锈垢十分疏松,局部形成腐蚀膨胀开裂,已经存在较深裂隙,有断裂可能。因此,除对铁足鼎进行修复加固外,最好的保护就是让它呆在恒定的库房里,估计也没有可能拿出来展览,所以只能看复制品了。
当然,这件铁足铜鼎能列入禁止出境文物名录,除了工艺上的代表性外,更在于器表镌刻的469个铭文,关联到2000多年前一个曾经重要却在史书中记载不多的国家,这就是被称为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汉成帝时编成的《战国策》列出了秦、齐、楚、赵、魏、韩、燕这七个万乘之国,还列出东西周、宋、卫和中山这五个千乘之国,并明确说正是因为这几个国家的争权,所以称为战国,这也是战国这个历史时期名称的由来。
更早的《左传》中,还记载了中山国的祖先,他们不同于中原诸侯,不属于华夏族,而是由北方少数民族白狄,进入中原周边建立的国家。史书还记载,公元前323年前后,中山国同燕、韩、赵、魏五国共同称王,丢掉使用了几百年的或侯或公的国君头衔,名义上成为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了。
可见中山在战国时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诸侯国。不过,在以华夏族为主体叙事的史书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时断时续,后人关于中山的历史文化所知甚少,直到通过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才慢慢揭开这个以山为徽的神秘国家。
1974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当时的平山县三汲公社进行调查发掘,发现一处古城遗址,还发掘春秋战国时期几十座古墓,包括一号、六号两座王级大墓。一号墓规模最大,但最核心的椁室上有两个大盗洞,至迟汉代就已被盗,还用火焚烧灭迹,因此没剩什么,只有一件废铁被扔到角落里,这就是著名的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但中山国墓的构造不同于其他先秦墓,墓室除了椁室外还有附库。这种超出历代手艺人知识水平的构造,使得三个附库没被发现,大量珍贵文物保存下来,特别是有三件刻满铭文的铜器。一件是东库出土的中山王子姿圆壶。
圆壶刻有205字,记述了中山国末代国君和臣僚们的重要史料,文字本身也是研究战国文学及书法的珍贵资料。
一件是西库出土的中山王厝夔龙饰铜方壶,有450字,记载中山国伐燕后用所获铜器熔铸此壶,颂扬了中山国征燕的战绩,还记叙了中山国君世系,填补了史料空白。还一件就是西库出土的有469字的中山王厝铁足铜鼎。
这三件铜器上的铭文,直接说明了平山地区就是战国中叶中山国的都城灵寿所在,这些大墓都是中山国的王陵,一号墓是中山王厝的墓。这位王的名字从未在史书中出现过,因此湮没已久的中山国得到重新发现和认识。现在,这3件被称为中山三器的重器,在河北博物院古中山国的一号展厅中并列展出。
中山国是由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他们原是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后逐渐迁徙至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平原地区,之后建城安邦,并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特别是在政治制度上基本模仿了周代礼制。在一号墓的西库里,就出土了大量礼器,当年应该都是供奉在宗庙之中,后随中山王陪葬,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套九件升鼎,其中最大的首鼎就是刻满铭文的中山王铁足铜鼎。
鼎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食器和礼器,在商周时期是贵族等级身份的重要象征,特别是天子要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西周后礼崩乐坏,诸侯普遍僭越礼制,而且中山国已经自封为王,王墓中自然有九鼎陪葬。而且战国以前,中原流行无盖鼎,存世和出土的一些著名商周鼎器都没盖,而进入战国后,除了偏于西陲的秦国因为文化封闭而继续用无盖鼎外,东方国家都开始流行有盖鼎了,也影响到积极与诸夏靠拢的中山国。
不过,这九个升鼎形制不一,第三、五、七、九号鼎有刻铭,从刻看制作的时间不同,工匠也不一。从器形看,第七、八号鼎盖顶较平,其他鼎盖呈缓圆形隆起,因此应该不是同时制作配成一套的。当然,最特别的,就是最大的九号鼎是一个铁足鼎,而其他鼎都是铜鼎。
更有意思的是,考古人员在铁足铜鼎内发现了一些咖啡色干成结晶状的肉羹涪,化验后发现羹内含有马的微量成分。《周礼》对升鼎内所盛放的食物也有严格规定,首鼎只能盛放牛肉,而且华夏贵族的食谱里也没有马肉。但中山王的首鼎却盛放不属于九鼎肉食的马肉,说明努力中原化的中山国,仍然保留了一些自己民族的生活习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铁足铜鼎外壁的那些铭文。活动能力盖环纽以下至鼎身足部以上,刻有铭文77行,每行6字,末行为1字,盖上有两2字,腹部凸弦纹以上有3字,以下有1字。另有重文10字,合文2字,全器共469字,是目前已知战国时期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根据铭文可知,这件鼎是在王厝十四年,大概是在公元前313年左右,为庆祝中山伐燕胜利而铸,并做铭文纪念。
铭文是在鼎铸造好后,用刻刀在表面镌刻上的。铭文采用悬针体手法所作,字体纤细修长,笔法刚劲洗练,构图均衡规整,是一篇极具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而且铭文字体结构分布均匀,体式纵长简洁,用笔粗细一致,说明所有笔画都是一刀刻成,在刻画过程中没有停顿。要达到这种流畅笔划,除了刻工技艺高超外,还需要硬度很高的锐利器具,应该是使用已经达到钢的水平的刻具了,这也说明中山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铭文的内容非常丰富和重要,主要记述了中山王厝的成长经历,颂扬了相邦司马赒的忠诚劳苦,宣扬了伐燕的胜利,最后告诫并警示后人。王厝在史书中记载不多,从铭文中可以得知,他是中山国最为强盛时期的一位国君,童年非常坎坷,继承王位时不超过10岁,不过很庆幸有了相邦司马赒的教导与辅佐,他一步步成长,国力也进入全盛。
铭文记过了燕国子之之乱的历史,印证了史书中关于燕国内乱的记载。不过铭文中记述了中山国军队在司马赒率领下,趁机伐燕,扩大疆土数百里,占领数十座城池,这段历史在史书没有记载过的。 铭文中还提到吴越两国争强互相吞并的历史,说“越人修教备信,五年复吴”,印证了史书中关于越国先亡后复的记载。《史记》记载楚国在公元前432年前灭越,而其他史书说楚怀王在公元前306年左右才灭越,通过鼎文可知,至少在公元前314年越国还存在,因此证明楚怀王灭越的说法更准确。
王厝在铭文中高度颂扬了相邦司马赒辅佐自己的贤明和伐燕开疆的功绩,但反复强调要以燕王哙让位于子之、最终遭致国破身亡之事为教训,告诫后世要警惕在中山国发生燕国的事情。这种一边高度表扬臣子,一边又要让后世子孙提防臣子的不臣之心,表面上是说不要骄傲,实际上是对警惕臣子反臣为主,更直接的就是对位高权重的相邦司马赒不放心,害怕燕国的事件在中山国重演。这王厝的情商简单太低,要么就是他已经被中山国的全盛冲昏了头,本来都挺好的事,一下子让上上下下都闹心。
中山国的地缘位置和战略环境并不好,处于南边赵国的心腹之中,赵国一直处心积虑要吞掉它。伐燕之后,又与北边的燕国成了世仇。本来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在险恶的战国时代生存,现在却造成自己的内耗,让有识之士都只能用无为来保平安,国内文恬武嬉之风就不断高涨。于是,王厝去逝后十年,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就打了过来,把中山王子姿赶到齐国,然后废掉傀儡中山王尚,把这个战国第八雄彻底消灭了,古中山国自此成为了历史,只在史书中留下了寥寥几笔。真是最爱的人伤我最深。
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