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5-15)

“不耻下问”是孔子治学一贯倡导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在回答子贡提问时便直截了当地讲到这个方法,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孔文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yǔ),辅佐卫灵公。“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敏,聪敏、勤勉。
下,地位比自己卑下的人。
【译文】
子贡问:“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为人聪敏而爱好学习,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孔文子是卫国的大夫。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冬,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她的妹妹随嫁。后来子朝因故逃出宋国,孔文子就让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随后把自己的女儿孔姞嫁给了太叔疾。可是太叔疾却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诱出来安置在“犁”这个地方,并为其修建一所宫殿,就好像是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大为恼怒,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得到消息立即劝说孔文子打消念头,最后孔文子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转嫁给太叔疾的弟弟遗。由此可见,孔文子作为臣子,因私犯上作乱,明显不符合儒家理念,而且随意将女儿嫁来嫁去,也与儒家伦理纲常相悖。
孔子与孔文子有过很长时间的交往,并对其有过相当高的评价。而按照当时的社会伦理,孔文子是个颇有争议的人,或许这个卫国大权的操持者本身就是希望借与孔子之交而沽名钓誉。因此,子贡对此很不理解,特别是对这样一位具有极不合礼行为的人,死后居然被授予“文”这一谥号,更是大为不解,从本章提问的质疑语气可以看出子贡的满心疑惑。
孔子认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正是孔文子之所以为“文”的优良品行,这也和孔子本人的治学态度完全契合。孔子有“敏而好学”的态度。春秋时代,物质、文化均十分匮乏。曾经有人问孔子为什么能够学到那么多知识,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并非一生下来就知道这么多知识,而是因为我不断学习古人传下来的这些经验,通过勤奋的追求而获得知识。孔子就是认真学习古典文献,从古人的知识里汲取智慧,然后不断加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逐步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孔子有“不耻下问”的品行。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经常向自己的弟子们请教,边教边学,边学边教;同时,还善于向普通百姓学习,更是做到以万物为师。
所以,我们不仅要虚心向老师、长辈求教,用心聆听教诲,而且还要虚心求教于地位、知识、家庭处境等都不如自己的人,而不以这样做感到可耻。那些看似低微卑贱的人,并非一定缺少伟大理想、真知灼见和高尚品德。放下所谓的身份,放下所有的虚荣,向生命中能够遇见的所有人学习,才是正确为人处世的大学问,才会永远保持安身立命的精气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