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的孩子,为什么懂事得让人心疼?
从小隐藏自己需要的女孩,在感情中会更被动。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薇,因为感情的困扰找到我。
令她难以忍受的是,自己总是掉入一个感情的怪圈——有人追求,她觉得也可以接受,在一起之后,又莫名的别扭,觉得还是不够喜欢对方,于是开始冷战,一直到对方举手投降,对她说分手。她才会松一口气。
我问她,每一次都是对方主动跟你分的吗?你想过主动提分手吗?
她说,想过,但说不出口,那样太残忍,比起拒绝对方带来的内疚感,我宁愿再忍受久一点。直到憋出内伤,她才意识到自己哪里不对劲。
小薇小时候,父母远在外地打工,她先后在不同亲戚家借住,多的时候一天得被带到2个家庭里寄养。她早早地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大人们。面对每个规矩不同的家庭,她摸索出最好的生存哲学——隐藏自己的需要,大人说啥便是啥。
后来,上小学后她被放到祖母那里照看,祖母是当地的优秀退休教师,还会带一些孩子来家里补习,家教自然很是严格。加上小薇又是父母流产4胎后的独生女,家人自然看重她。
她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小时候自己跟朋友约好了放学后一起去文具店买东西,祖母在其放学后没接到她,愣是报了警,到处寻她,那时候她面对着一脸怒火的祖母,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从那以后,她被禁止一个人外出,上下学必须接送,这样的状态持续到了初三。
她说,她永远记得,当年住在姨妈家,被逼着吃下一块肥得掉油的红烧肉那股恶心反胃的感觉,他们还说这是为了她好,饮食均衡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她不敢说拒绝,还装作很爱吃的样子,担心惹他们生气。因为如果姨妈打电话给她妈妈,她又会被送到另外的亲戚家,她早已厌倦了适应不同的亲戚。
她慢慢压抑自己的喜恶,只是听从他们的指令,这样最容易活下来。
寄人篱下的孩子,只有遵从大人命令和规则才能活下来,是可悲的。
理想的情况下,如果孩子拥有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客体(一般指父母),母亲会先于孩子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回应,帮助孩子逐渐确立自己的内部感受,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内外一致的情感体验系统,能够感受开心和难过,也能够表达和接受这些情绪,慢慢地形成对于“自我”的认知。
科学的自我认知模型
可由于父母不得已的苦衷,寄人篱下的孩子倘若没有遇到一个足够稳定的、抱持的、接纳的养育者,为了生存,他将不得不放弃“自我”的正常发展,把真实的情感隔离在外面,假装自己“无所谓”,转向一种越来越理性和目标导向的人际关系策略,比如讨好型。
感受不到快乐,越来越无聊和沮丧,因为对他们来说,做一件事,很难说是出于自己喜爱而选择,更多的时候是被动选择开始或结束一段关系,一份工作,至于为什么做这件事,选择这个工作,他们的答案多是以“别人”开头,仿佛这些与自己无关。
心理学家曾用“空心病“形容这一类人,强烈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价值观缺失。
这类人的特点是什么呢?
1.在情绪状态上看起来像是抑郁症,长期低落的心境,兴趣减退,社交活力缺失,如果去精神科医院,大概率会被诊断为“抑郁症”,但问题是药物根本不起作用。
2.有强烈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是最乖的、听话的好学生,他们会有强烈的自杀意愿,但不是为了摆脱痛苦,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下去,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3.其核心的问题就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正如小薇那样,“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你是谁?在哪里?想要什么?
跟小薇十几次的咨询之后,直到一种“诡异”的感觉越来越明显,我停了下来,询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说:“我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感谢她带我深切地走进了她一直以来所处的困境——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想要什么。
仿佛变成了20年前那个寄居在亲戚家的小女孩,她感到害怕,又渴又饿,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吃东西还是想喝水,只好一边硬撑着一边等外面的亲戚能够敲敲门看看自己。
一个人从完全依赖于母亲的胚胎期后,再进入到物质和情感上依赖于周围大人的童年阶段,如果没有一个理想的妈妈帮自己确立自身边界和喜恶,就像被抛弃到一座孤岛上生存,早早体会到无所依托的孤独,经常感受到危险和威胁,也会有强烈的无力感和焦虑。
著名的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在《存在心理治疗》一书中说:“成长的过程是分离的过程,自主的过程,自我依靠的过程,自立的过程,个体化的过程,成为自己的过程,是独立的过程。”
我对小薇说:“你愿意说一说你理想中的咨询师吗?”
她犹豫了很久很久,终于带着很抱歉的微笑说,“可能会比你年纪大一点,从业资历再老一点。”
她说完后,我们都松了一口气,那股“诡异”的感觉消失了,此时此刻,我们都感受到一股暖流淡淡地流淌在关系里。
寄人篱下的孩子,该如何放下过去,选择更好的未来?
1. 放下对父母的 “忠诚” 。
他们内心会认为:父母都过得如此艰难,我不应该过得比他们更好。
或者,早早地让童年里那个弱小的自己所写下的人生脚本给限制:他们对我如此糟糕,一定是我有罪,我不够好,我不值得活下来。
越是早一点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生活里有选择权和主动权,内心的力量会越来越充足。
2. 发现 “寄人篱下” 带给自己的好处 。
听起来很荒谬,谁会想要“寄人篱下”的悲苦和无奈?
不过先别急着否定,想一想有过这些经历的你,是否在察言观色的能力上更突出,当有人遇到困难或需求时,你总是先于别人一步作出反应,遇到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你总有办法更快地面对“不确定”。
3. 学会接受爱,给予爱,感受爱 。
逐渐培养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能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需要,也值得你为自己的争取和表达。
自由,就是愿意乘风破浪的同时,也明白其危险和拥有应对的魄力。
如果曾经有人抛下过你,你可以把真实的自己努力找回来,带不带着恨意都可以。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到,就像人的骨头承受压力和紧张会变得更加强壮,谣言或暴乱在有人试图压制它们时会变本加厉一样,生命中的许多事物也会受益于压力、混乱、波动和不确定。
作为成年人,我们都需要在人生的种种不确定当中找寻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