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游为武城宰(6-14) 2024-08-03 09:50:40 治国安邦,人才为要。孔子非常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招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治国理政的有用之才。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春秋末期吴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与子夏、子张齐名,小孔子45岁,孔门十哲之一。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宰:官职名称。春秋各国均设置宰官,太宰为朝廷大臣,总管内朝事务和财务。古代卿、大夫的家臣、地方县邑长官都称“宰”。焉尔乎:三个字都是语助词。澹(tán)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39岁,七十二贤之一。径:小路,引申为邪路。偃:言偃,即子游,这是子游自称其名。 【译文】子游做武城宰。孔子说:“你求得人才了没有?”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不走邪路(做事符合正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游胸襟宽广,博览群书,位列文学科第一,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任武城宰时,尊崇孔子的儒学思想,倡办教育,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孔子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我门下有了言偃这个弟子,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言偃因此被誉为“南方夫子”。 澹台灭明师从于孔子还有一段传说。《大戴礼记·五帝礼》记载,澹台灭明投师孔子门下,孔子见他相貌十分丑陋,不愿收其为徒,担心因其形像不好而玷辱师门,但又碍于自己“有教无类”的主张,勉强收为弟子。后来发现澹台灭明品德高尚,学风端正,孔子由衷地感慨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我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澹台灭明尊师重道,尊崇孔子教诲,刻苦用功,终于取得很大成就,到吴国讲学时门徒达300之众,仍然诚敬孔子为宗师,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师。 “行不由径”,“径”是小路。周朝实行井田制,将一块田画出九个方块,大约每一块一百亩,“井”字正中那一块是国家的公田,外面八块是私田。井田以外的大路叫“路”,里面的那个“井”字状路叫“径”。按照周礼,除非是私田的主人或是在那里从事耕种的人,其他人不能进入私田,即使路过也只能走外面的“路”,不能走里面的“径”,抄小路、走捷径的行为不合周礼。澹台灭明行不由径,走路严守周礼,充分表明他是一个讲求礼制、重礼守戒、遵守规矩、做事正道、光明磊落、不搞歪门邪道的人。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澹台灭明跟子游师出同门,子游为官以后,如果不是公事,澹台灭明就不会去造访子游。这进一步表明澹台灭明品行端正、严守本分,绝不因为自己与子游的同门关系而图谋私利,或寻求攀缘,始终坚持廉洁正派、大公无私。 子游认为,不走捷径、同上级官员只谈公事的人就是为政之才。因为只有具备这种品德,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度,时刻注重维护国家现有秩序,真正把治国理政当作头等要事,国家才有希望,百姓才有盼头。这是选拔为政之才的两条重要标准。 从师徒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野上下,礼制已成一纸空文,走后门捷径已是司空见惯,巴结上级求得升迁已是主要渠道,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国家根基渐被掏空,衰败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鲁国走向衰亡已经不可避免。 子游当官,孔子不问政绩,却只问是否得到了人才,看似与为政无关,实则问得恰如其分,问到了为政的关键。从生活细节去辨别、发现真正具有良好品德的为政之才,是识人的诀窍。现实社会中,仍有极少数为政者动辄走后门、拉关系。有人形象地说,无论有事没事,还是公事私事,白天往领导办公室跑,晚上往领导家里跑。假如这些现象为孔子所见所知,一定会给予一顿“儒”骂。 赞 (0) 相关推荐 【第132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3章》孔子和子游判别贤才的标准对我们有何启示?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3章>孔子和子游判别贤才的标准对我们有何启示? 6·13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 ... 再读《论语》:雍也第六.14 雍也第六 十四 子游为武城宰(1).子曰:"女得人焉耳乎(2)?"曰:"有澹台灭明者(3),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5)." [注释] (1) ... #每日学论语#6.13【2016-11-17】 #每日学论语#6.13[2016-11-17] [原文] 子游为(wéi)武城宰.子曰:"女(rǔ)得人焉耳乎?"曰:"有澹(tán)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 ...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二) 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二) 《论语》卷6雍也篇第六诗解2文质彬彬直道自乐 题文诗: 孔子喟曰;回也贤哉,其一箪食,一瓢饮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贤哉回也,不改其乐. 冉求叹曰:吾非不悦,孔子之道,力不足也. 孔子乃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自划. 子谓子夏:为君子儒,毋 ... 论语日课134:走大路,不找捷径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6.14) 武城,是鲁国的公邑,在山 ... 沧桑澹台墓 兴隆庄镇历史悠久,古风蔚然,古韵犹存.在众多的特色村庄中,澹台墓村是以先贤墓地命名.千年的风风雨雨,无数个春夏秋冬,无数个日光流年,这个村巍然屹立着,传承着先贤的侠义道骨,布道着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 视频·每日读论语季氏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季氏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 [原文]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翻译] 国君的妻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 ... 【第301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4章》孔子因何把勤奋和忠诚视为当政者应有的主要品德?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14章>孔子因何把勤奋和忠诚视为当政者应有的主要品德?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 ... 【每天读论语】子张19.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子张19.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原文]19.14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翻译]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视频·每日读论语·宪问14.37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宪问14.37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原文]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qu ... 【第276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4章》孔子因何以升堂而未入于室比喻子路弹瑟? 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4章>孔子因何以升堂而未入于室比喻子路弹瑟? 11·14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瑟&quo ... 【荀卿庠每日学论语】泰伯8.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荀卿庠每日学论语]泰伯8.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原文]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 【每日学一句论语】雍也6.14女得人焉尔乎 [原文]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翻译]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qu ... 诗化论语150首(14——15)《子夏问孝》和《孔子论察人》 子夏问孝 子夏问孝道,孔子曰色难. 有事服其劳,酒食先生馔. 是以为孝乎?其意实不然.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