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游为武城宰(6-14)

治国安邦,人才为要。孔子非常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招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治国理政的有用之才。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春秋末期吴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与子夏、子张齐名,小孔子45岁,孔门十哲之一。
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宰:官职名称。春秋各国均设置宰官,太宰为朝廷大臣,总管内朝事务和财务。古代卿、大夫的家臣、地方县邑长官都称“宰”。
焉尔乎: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澹(tán)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39岁,七十二贤之一。
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偃:言偃,即子游,这是子游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武城宰。孔子说:“你求得人才了没有?”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不走邪路(做事符合正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游胸襟宽广,博览群书,位列文学科第一,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任武城宰时,尊崇孔子的儒学思想,倡办教育,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孔子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我门下有了言偃这个弟子,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言偃因此被誉为“南方夫子”。
澹台灭明师从于孔子还有一段传说。《大戴礼记·五帝礼》记载,澹台灭明投师孔子门下,孔子见他相貌十分丑陋,不愿收其为徒,担心因其形像不好而玷辱师门,但又碍于自己“有教无类”的主张,勉强收为弟子。后来发现澹台灭明品德高尚,学风端正,孔子由衷地感慨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我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澹台灭明尊师重道,尊崇孔子教诲,刻苦用功,终于取得很大成就,到吴国讲学时门徒达300之众,仍然诚敬孔子为宗师,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师。
“行不由径”,“径”是小路。周朝实行井田制,将一块田画出九个方块,大约每一块一百亩,“井”字正中那一块是国家的公田,外面八块是私田。井田以外的大路叫“路”,里面的那个“井”字状路叫“径”。按照周礼,除非是私田的主人或是在那里从事耕种的人,其他人不能进入私田,即使路过也只能走外面的“路”,不能走里面的“径”,抄小路、走捷径的行为不合周礼。澹台灭明行不由径,走路严守周礼,充分表明他是一个讲求礼制、重礼守戒、遵守规矩、做事正道、光明磊落、不搞歪门邪道的人。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澹台灭明跟子游师出同门,子游为官以后,如果不是公事,澹台灭明就不会去造访子游。这进一步表明澹台灭明品行端正、严守本分,绝不因为自己与子游的同门关系而图谋私利,或寻求攀缘,始终坚持廉洁正派、大公无私。
子游认为,不走捷径、同上级官员只谈公事的人就是为政之才。因为只有具备这种品德,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度,时刻注重维护国家现有秩序,真正把治国理政当作头等要事,国家才有希望,百姓才有盼头。这是选拔为政之才的两条重要标准。
从师徒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野上下,礼制已成一纸空文,走后门捷径已是司空见惯,巴结上级求得升迁已是主要渠道,社会秩序混乱不堪,国家根基渐被掏空,衰败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鲁国走向衰亡已经不可避免。
子游当官,孔子不问政绩,却只问是否得到了人才,看似与为政无关,实则问得恰如其分,问到了为政的关键。从生活细节去辨别、发现真正具有良好品德的为政之才,是识人的诀窍。现实社会中,仍有极少数为政者动辄走后门、拉关系。有人形象地说,无论有事没事,还是公事私事,白天往领导办公室跑,晚上往领导家里跑。假如这些现象为孔子所见所知,一定会给予一顿“儒”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