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老猫屋檐睡,上辈传下辈
这是村庄物语第227篇原创推送
前些年,有个《妈妈,洗脚》的电视公益片。那小帅哥的妈妈,用热水给她的妈妈洗脚:“妈,用热水烫烫脚,对身体有好处”。随即,小帅哥也端了一盆热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家老父亲就说,这就叫“老猫屋檐睡,上辈传下辈”啊。
过去,普通人家都养有一只猫。它是老鼠的天敌。据说猫的叫声,对老鼠有着巨大的恐吓效应。皖北人家也是这样。他们称幼猫为“小猫咪”、“咪咪”,成年猫为“老猫”。毛茸茸的小猫咪是孩童的最爱。它与他互相逗着玩,是乡间孩子百玩不厌的游戏,也是彼时乡村生活的常见场景。
一定意义上,小猫小狗,是很多皖北人家的“标配”。但比较起来,人跟猫的关系,要亲近得多。它性格温顺,也听话,又有着活泼可爱的一面。不像狗,具有相当的攻击性,一不小心惹着它了,乱咬人。
我的记忆中,至今还残存着这样的斑驳影像:冬天里的中午,暖洋洋的阳光。祖父坐在门口晒太阳。他的脚旁边,一只老猫趴着,呼呼睡;一只小猫咪,依偎在老猫的边上……我们从旁边走过,小猫咪张开眼,“喵喵”地叫几声,一副懒洋洋的模样。祖父看着我们这些晚辈,像是跟我们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老猫屋檐睡,上辈传下辈……
别以为这是我祖父随口说出的顺口溜。“老猫屋檐睡,上辈传下辈”的话,简直就是皖北老辈人面对小辈,嘴边前的话。它关乎家教、家风,是长辈在晚辈面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生动体现。
平常日子里,长辈总是做到勤劳节俭。天刚麻糊亮,父母就都起床了。母亲打水烧水,做着烧锅做饭的准备。烧水的工夫,还得扫院子。房前屋后,都扫个遍。同时,一遍一遍地喊儿女起来。父亲呢,扛锹把,或者扛锄头,下地。吃喝花销上,长辈更是榜样。他们的衣裳,通常都是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买一件新衣裳,都非常郑重。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赶街上集,从来都是空着肚子回家。偶尔买回一个烧饼,也是带给孩子解馋的。耳濡目染中,皖北人都在勤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此之谓身教。
小辈也有不懂事的时候。邻里交往中,他会有言差语错;小事小情上,他可能做得出格。老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背后少不了数落他: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事不能做;人情过重,大面局要顾得上;说话做事之前,要细思量多掂量,不能头脑一热……不厌其烦地反复唠叨,皖北人说成“碎嘴子”。这就是言传。
古往今来,清颍长淮在皖北大地上缓缓流过。恰如憨憨厚厚的皖北人,“老猫屋檐睡,上辈传下辈”一般,一代一代传承着朴实的基因。今天这个时代,他们走南闯北,也都承袭着“上辈传下辈”承袭来的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