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谷水注》洛阳宣阳冰室、灵台、明堂等考略

B4

谷水又东,迳宣阳门南,故小苑门也。皇都迁洛,移置于此,对阊阖门,南直洛水浮桁。故《东京赋》曰: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者也。夫洛阳考之中土,卜惟洛食,实为神都也。门左即洛阳池处也,池东,旧平城门所在矣,今塞,北对洛阳南宫;故蔡邕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洛阳诸宫名》曰:南宫有謻台,临照台。《东京赋》曰;其南则有謻门曲榭,邪阻城洫。《注》云:謻门,冰室门也;阻,依也;洫,城下池也;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故《说文》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矣。謻门即宣阳门也,门内有宣阳冰室。《周礼》有冰人。日在北陆而藏之西陆,朝觌而出之。冰室旧在宣阳门内,故得是名,门既拥塞,冰室又罢。

宣阳门,汉魏洛阳城的南垣上有四座城门,自西向东依次为津阳门、宣阳门、平昌门、开阳门。谷水先流经津阳门…..从津阳门往东,谷水又流经宣阳门。宣阳门以铜驼街与宫城正门阊阖门相连,在诸城门中地位尊贵。这里有宣阳冰室,西晋陆机曾在《洛阳记》中称,冰室在宣阳门内,恒有冰,天子用以赐王公大臣。《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太社南有凌阴里,即四朝时藏冰处也”。过了宣阳门,谷水流经灵台北[1]

宣阳冰室, 考古工作者认为在洛阳市东郊金村南偏西约200米处,汉魏洛阳城内西北部,西距宫城西墙约65米,有一方形夯土台残迹,当地老乡称之为羊塚;后该村兴修水利取土,将夯土挖掉,露出一圜状砖墙;考古人员对此遗迹进行了清理。鉴于中间有一砖砌小圆池,四面有收分的斜面,由此可知是不怕潮湿,可盛积水之用的冰室。《永乐大典》载东汉、曹魏、西晋雒阳城图载有冰室,大约是消暑用冰的贮藏窖——凌阴。遗址出土有砖、瓦,推知台壁有包砖,台上有建筑设置,有可能是藏冰向上散发冷气的管道工程。北魏宫城西路即有清暑殿一座,此殿有避暑降温的设施。这座冰室有可能连接大殿,使之成为皇室人员夏季避暑用的殿堂[2]

谷水又迳灵台北,望云物也。汉光武所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世祖尝宴于此台,得鼮鼠于台上。亦谏议大夫第五子陵之所居,伦少子也,以清正称。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寄止灵台,或十日不炊。司隶校尉南阳左雄、太史令张衡、尚书庐江朱建、孟兴等,故颉所举孝廉、功曹,各致礼饷,并辞不受,永建中卒。

灵台,东汉时,汉光武帝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曾在洛阳南郊(现今河南傻师大郊村附近)建造了一个灵台(相当于现代的天文台)。灵台所在的范围占地约四万四千平方米,东西各有墙垣,墙垣内的中心建筑是一度方形高台,即灵台。灵台高大约20米左右,台基长宽大约50米见方。台的四周有上下平台两层,平台间有坡道(或路道)相连接,以便供工作人员行走,两层平台内各建有房屋10间以上。灵台顶部是观测天象的场所,四周的建筑则是观测人员处理观测资料的办公地点。全台总计四十三人,其中灵台丞一人,主持全台的T作,下设候昆十四人,候日二人,候晷影三人,候钟律七人,还有候风的三人,候气的十二人以及勤杂人员一名。可见,灵台的规模庞大,项目齐全,有明确的分工和专人负责。不论黑夜、白天,工作人员都辛勤地工作着,为我国汉代天文学的发展作了宝贵贡献。据史料记载,洛阳灵台在曹魏和西晋时期还一直沿用,到北魏时,灵台被废弃不用,而且在台子上边建造了砖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汉时代的天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 ,从公元115年(元初二年)  至120年(永宁元年)和公元126年(永建元年)至133年(阳嘉二年),曾先后两次担任太史令,直接领导了灵台的观测工作。他还亲自动手大搞试验,设计并制造了浑天仪和世界上第一台记录地震用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并写出了《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不朽的天文学著作,留传至今,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的珍贵史料。设备完善的灵台正是张衡进行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从发达的汉代天文学和张衡的许多杰出建树可以联想到张衡领导下的灵台,生气勃勃,兴旺发达。1974年冬季至1975年春天,我国有关部门进行发掘时,可喜地发现灵台用夯土筑成,遗存的台基仍然高出地面8米有余。这是现存古代天文台遗迹之一。尽管灵台已经毁坏了,台上使用过的天文观测仪器也早巳散失,但是,作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发达的象征,洛阳灵台仍然是十分宝贵的天文古迹。[3]

1974年冬到1975年春,中国有关部门进行发掘时,发现灵台遗存的台基仍高出地面8米多。尽管灵台因年代久远已被破坏,灵台使用过的观测仪器早已散失,但作为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和古代文学发达的象征,灵台仍然是非常宝贵的天文古迹。(摘自精彩洛阳公众号,2015-4-10)

谷水又东,迳平昌门南,故平门也。又迳明堂北,汉光武中元元年立。寻其基构,上圆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於其下为辟雍也。

平昌门,汉魏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南面东起第二门。汉名平门或平城门,魏晋改为平昌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汉刘聪遣将呼延晏寇洛阳,攻平昌门,克之。即此[4]

明堂,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于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就东汉明堂废址重新建起了明堂。其形制,未按东汉九室,而由孝明帝裁决为五室形制。从遗址来看,没有恢复东汉的28根大柱,而是按照圆台基前沿柱向台内侧补充新柱,而作成梯形平面的木骨版筑墙,用以隔成较小的十二堂(图三O三)。在圆台基上的中央方台上,依通天台四壁每面布置一室,转角由巷相连,从而构成重隅。通天台上设太室,略如东汉时的形式;登台踏阶梯保持东汉原状(图三O四)。这样看来,北魏洛阳明堂在外观上与东汉明堂无显著区别[5]

北魏时代洛阳明堂是当时洛阳的一大型建筑,在设计之时,拼方形高台建筑,其东、南、西、北四面各建四门上部为重檐庇门,庇门上下檐状头,施用三重直斗,用以表现其宏伟的场面。中心是一个方形砖台,台上为第二层作太室,太室每面为四间,周围设栏杆,腰顶为四坡水,檐下施斗拱为一斗三升拱。第三层每面做四间,柱头用人字拱,基上为上檐柱头,再施用直斗。这样使明堂达到金碧辉煌的效果[6]

 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平城的明堂、辟雍、灵台是合于一处的;而北魏洛阳明堂、辟雍、灵台则是分开的。【详《水经注》卷十三㶟水(如浑水条):(如浑水)又南迳藉田及药圃西,明堂东。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碧,仰象天状,画北道之宿焉,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下则引水为辟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大和中之所经建也。

北魏平城明堂复原全图


[1]张广英:《“两赵”争锋西阳门,宣阳门内曾藏冰》,《洛阳网-洛阳晚报》,2019-07-09

[2]洛阳汉魏故城圆形建筑可能是古代冰室,《考古》1990年第3期(李强)

[3]崔振华 徐登里编著,中国天文古迹,科学普及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第15页

[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杨鸿勋著,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版,第348页

[6]张驭寰著,古建筑的重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1,第62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