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念奴娇.赤壁怀古
290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诗】杨春林
大江浩荡东流去,
巨浪淘尽千古雄。
人说西边故垒旧,
周瑜鏖战赤壁红。
陡峭石壁冲天起,
惊涛拍岸雪千层。
山河绮丽美如画,
一时涌现豪杰众。
遥想当年周公瑾,
绝代佳人小乔情。
春风得意豪气在,
英姿奋发吴国兴。
头戴纶巾摇羽扇,
谈笑之间敌船泯。
神游故地多善感,
笑我过早白发生。
人生犹如一场梦,
洒酒祭奠江月明。
【赏析】杨春林
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词是贬官黄州后的作品。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阕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接着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苏轼以此超越现实。
【增补说明】
清人朱孝臧(上彊村民)以大词学家的眼光审视宋词,精善兼容,遴选词人八十余家,词作二百八十四首,编成《宋词三百首》,实为诸种宋词选本之善本,广为流传。
上彊村民先生是诗词大家,但难免为时代及个人艺术嗜恶所囿,选本也难免有遗珠之憾。他竟然漏选宋词豪放派代表作东坡先生的“大江东去”等名篇,另外他偏好长调慢词,对个别词人词作也漏选了佳品。名为《宋词三百首》,却只有284篇。看来上彊村民先生给后人留下了增补机会。
为让读者全面窥探研究赏析宋词,本人在遴选多家版本基础上补选宋词大家范仲淹一首、晏殊两首、欧阳修一首、苏轼三首、秦观一首、周邦彦一首、贺铸一首、陆游两首、辛弃疾两首、李清照两首共十六首,放在《宋词三百首》全书最后,补足三百首。是否得当,还请读者批评。